咖啡|咖啡的中场战事( 二 )


隅田川的创始人林浩与咖啡结缘则比铁皮来得更早。2000年林浩赴日留学,在东方的咖啡消费大国日本,林浩习惯了喝咖啡,这也被他视作赴日经历所带来的最大改变。留学期间与咖啡有关的场景,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可能发生在一家西餐料理店的后厨。店里的总厨长在备菜时,习惯在边上放上一杯咖啡。林浩直到今天依然记得,总厨长一手端着咖啡,一手端着洁白的托盘的样子,看起来很酷。
2008年林浩回国,开始咖啡创业,他的初衷很简单,在中国方便地喝到一杯美式咖啡。挂耳咖啡次年被林浩引入中国,这一产品原学术名“滴滤式咖啡包(Drip coffee bag)”读起来颇为拗口,因此他给滴滤式咖啡取名“挂耳咖啡”,希望更接地气。
2014年左右的杭州,喝咖啡并不算很流行。在林浩的印象中,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咖啡市场被以“星巴克”为代表的欧美系咖啡和以“漫咖啡”为代表的韩系咖啡等占据。当时,中国的咖啡市场也还没有“国产的老大”。但他看好这个市场。中国庞大的人群规模让咖啡爱好者即使占比不高,依然拥有不可小觑的购买力。到这一年,挂耳咖啡在国内共卖出了100万杯。次年林浩创立了隅田川。
与他同样看好市场的还有三顿半的创始人吴骏。2008年吴骏从北京回长沙开了一家咖啡馆,经营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均价38元一杯的咖啡无法为门店带来稳定的盈利。他开始琢磨为门店带来流量的其他办法——晚上把咖啡馆改造为清吧,做酒水生意,同时又在线上开了一家烘焙工具店。到2015年,他意识到把线上电商和咖啡生意结合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三顿半成立了。
已经很难说清2014到2015这个时间节点,中国的咖啡消费形势是否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质变,才让一大批从业者在此时纷纷选择咖啡创业。在一个习惯饮茶的国度,来自海外的新兴消费品类咖啡最初的主导者无疑要靠外来巨头。经历了二十几年欧美咖啡文化的熏陶后,中国本土的咖啡创业者们出发了。
02、扩大消费场景随时随地喝到一杯品质不错的咖啡,几乎是当下品质零售场景的创始人们共同的创业愿景。
这个看似简单的需求并不那么容易实现。
类现磨的挂耳咖啡被当成是对现磨咖啡的替代,一些创业者最初的解决方案是推出挂耳产品。
永璞创始人铁皮解释了原因,在企业比较小的时候活下来是第一位。以永璞为例,创业之初他们只有30万启动资金,挂耳是世面上已有的相对成熟的单品。正是通过大量联名款挂耳咖啡的开发,永璞解决了企业早期活下来的问题。
在做挂耳类产品的时候,铁皮发现,挂耳的痛点也很明显——它只能热水冲泡,冲泡出来就是一杯比较淡的黑咖啡,比较难往里面去加牛奶去喝一杯拿铁的。而国内市场大众的需求经常是及时喝一杯加牛奶的咖啡。
这款产品还有明显的季节性,到了夏天,大家对挂耳咖啡的热情就会降低。因为冲泡只能用热水,想喝冰需要另外加冰块,整体口感会变淡。
永璞在这时注意到,星巴克开始在国内推广冷萃咖啡。那是2016年的事,作为一个在精品咖啡馆已存在好几年的单品,星巴克的推广让这款产品很快从小众尝鲜走向全国覆盖。铁皮发觉它能解决一些挂耳的痛点,摆脱场景覆盖率的一些局限。他开始思考把冷萃咖啡变成浓缩液装在一个小袋子的可能性——让消费者更方便携带,无论加奶加冰加气泡水都十分便利。
2017年永璞找到了一家青岛的工厂,2017年年底永璞的冷萃咖啡液面世,在国内开创了便携咖啡液这个品类。这款新品大大扩展了喝咖啡的场景和便捷度,一推出就非常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