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观点|踏入万亿级蓝海市场,智能网联汽车玩家如何“吸金”?| 轻舟智航( 三 )





财智观点|踏入万亿级蓝海市场,智能网联汽车玩家如何“吸金”?| 轻舟智航
文章插图

破除智能网联汽车“空窗”,谁将率先登顶?


智能网联汽车被业内视为汽车产业颠覆性的技术革命,特点主要在于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等。现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也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不过,要实现更大规模商业化的应用,还有诸多问题亟须进一步解决。

第一,安全问题成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新珠峰”。

当汽车进入智能网联时代,汽车安全的概念开始“野蛮生长”,加上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数据安全和驾驶安全成为汽车安全的重头戏。

“智能网联汽车有不同的阶段,开放道路环境下的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尚处于研发期,当下很难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落地。当前阶段,我们不一定要让汽车完全的自动驾驶,通过自动驾驶感知层及控制层技术辅助驾驶人驾驶,提高行车安全性,是当下汽车安全问题关注的重点。”清研微视的创始人兼CEO张伟解释称。

所以他们以安全作为切入口,把这些自动驾驶的技术渗透进去,这样就可以形成大的商业化落地场景。汽车有两大需求,一是便利性的需求,二是安全性的需求。公司主要以安全性需求作为落足点来进行产品的市场导入。

一方面,驾驶安全是基础。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特征之一的自动驾驶技术,有时候并没有那么“聪明”,目前技术虽然无法将驾驶安全率提高至100%,但对驾驶技术更高的要求一直是各方不懈的追求。

对于驾驶安全问题如何解决,魔视智能创始人兼CEO虞正华的观点是:“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交通事故的情况,而我们的产品技术恰恰就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对前向的危险、对疲劳驾驶、对盲区等进行干预,采取这些技术就可以使得整个系统从驾驶角度越来越安全。”

思博智能也对驾驶安全问题给出了自己方案:“首先在自动驾驶架构和算法的设计中将安全相关策略和功能放在最高优先级,其次无论是无人车的‘大脑’自动驾驶部分,还是‘小脑’底盘线控部分,公司均采用冗余热备设计,确保软硬件系统功能的完备性。”思博智能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杨国栋说道。

财智观点|踏入万亿级蓝海市场,智能网联汽车玩家如何“吸金”?| 轻舟智航
文章插图


轻舟智航的创始人兼CEO于骞也以公司的无人小巴为例,介绍了其在安全方面进行的各种尝试。

首先,尽量不去选择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应用场景,要将自动驾驶做到人畜无害,即便出事也不会出现重大交通事故。其次,尽量选择相对中低速、固定区域场景,例如不要选择北京全覆盖的区域。

在某一个区域内就可以保证充分的测试,保证极度的安全,当然这个区域会逐步扩大。最后,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轻舟智航的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多传感器的冗余、计算单元的冗余、车辆的线控冗余,以及无盲区的设计等,都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

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智能网联汽车当前已经拥有了极强的数据搜集能力,堪称“移动的间谍站”。如何合理规划与管理车载传感器的工作条件与能力边界,是业内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的重要议题之一。

从个人安全风险层面来看,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包含车主或乘客的个人信息,如车辆的轨迹数据、车载电话数据、车内摄像头的影像数据等;在社会安全风险层面,如果有车辆向智能交通系统恶意发送虚假信息,就会造成大面积交通堵塞,若这样的攻击点分布较广、时间密集,将造成整个城市交通体系的瘫痪;从国家安全风险层面来看,经纬度数据、车载摄像头的影像数据、车辆的远程控制数据都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