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孤勇者——走过漫长依旧灿烂

有人说 , 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有很多方面 , 制程、设备、资金……但是半导体拼到最后拼的是人才 。 近年来 , 半导体行业迅猛发展 , 人才需求高涨 , 清华大学魏少军教授说道“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 也是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 ”
新生代的力量固然重要 ,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的半导体“老人”坚守在岗位 , 他们的半导体职业生涯漫长却步履维艰 , 风雨兼程但是每一步都给半导体事业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
张汝京:冰雪交加 , 依旧热血沸腾
半导体孤勇者——走过漫长依旧灿烂
文章图片
自中美贸易战开始 , 从中兴到华为 , 我们始终有一个疑问:我们自己的芯片 , 到底行不行?我们都在提问 , 但是张汝京的一生都在试图给我们答案 。 74岁的高龄 , 如今依然在一线战斗……
2000年中芯国际
2000年4月 , 张汝京来到上海创办中芯国际 , 目标是成为一流水平的晶圆代工厂 , 张汝京已经带领中芯国际在上海盖了3座8英寸晶圆厂 , 又买下摩托罗拉在天津的一座8英寸厂 , 另外 , 在北京的一座12英寸晶圆厂也已经投产 。
2003年 , 中芯国际的营收为3.65亿美元 , 虽然与行业龙头的差距甚远 , 但高达6.3倍的年营收成长率 , 使其成为全球成长力道最惊人的晶圆制造公司 。 2004年上半年 , 中芯国际的营收已达4亿美元 , 超越其2003年全年的业绩 。
2004年3月在香港和美国两地挂牌上市时 , 根据研究机构IDC的研究报告 , 在2004年第三季度 , 中芯国际产值已经超越新加坡特许半导体 , 晋身为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
但是在和台积电的官司中 , 中芯国际败诉 , 并且要求张汝京3年内不得再从事芯片相关工作 。 于是2009年张汝京在说完一句“我对事情负责” , 叮嘱了同事“不要被打趴下”之后 , 这位61岁的老人 , 离开了为之奋斗了9年的中芯国际 。
2014年新昇半导体
2009年离开中芯国际后 , 正式进入LED研发制造及LED相关应用产品领域 , 短短3年不到的时间内 , 已经在国内投资了4家LED企业 , 涵盖LED上游衬底材料、芯片和下游照明应用领域 , 投资金额超过35亿元 , 致力于环保与健康领域 。
2014年 , 张汝京创办了新昇半导体 。 这是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 , 同样工艺条件下 , 300mm硅片可使用面积是200mm硅片可使用面积两倍以上 , 成本也就随之降低 。 应用在智能手机、云计算等高端领域的芯片主要都是来自300mm的硅片 。 2017-2018年 , 新昇顺利通过客户40nm-28nm大硅片的认证 。
此后 , 张汝京又将新昇公司交给了硅产业集团继续经营管理 , 自己则投入下一段创业 。
2018年芯恩半导体
2018年5月18日 , 张汝京再次创办了芯恩 。
2018年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 , 张汝京作为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宣布开工 。
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性芯片短缺 , 主要缺的是8英寸和12英寸成熟制程的产品 , 特别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需求主要集中在8英寸(200mm , 0.11微米及以上)和40nm/28nm及以上的12英寸(300mm)上 。
芯恩在2021年开年后有新进展 , 8英寸芯片厂的动力厂房、研发、设计、办公楼六栋单体完成主体施工 , 于二季度投产 , 12英寸成熟工艺也于第三季度时生产 。
2022年不只积塔半导体
今年5月 , 张汝京在芯恩半导体的使命已经告一段落 。
2017年积塔半导体在上海正式成立 , 是中国前十大IC设计公司华大半导体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 其专注于特色工艺的芯片制造 , 是国内最早从事汽车电子芯片、IGBT芯片制造企业 , 在模拟电路、功率器件芯片代工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 伴随着张汝京的到来 , 这对于积塔半导体的下一步发展无疑将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