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脱钩”与互联,谁代表未来?( 二 )



2020年3月 , 为了对抗新冠疫情的蔓延 , 美国启动《国防生产法》 , 3M被要求生产N95口罩 , 并遵循“美国优先”停止出口口罩 。 但3M拒绝只为美国提供口罩 , 最后的妥协方案是 , 既增加对美国的口罩供应 , 也不限制出口 。
进入后疫情时代 , 全球产业链“断链”亟待修复 , 将出现新调整、新布局:产业链的断裂危机 , 将“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致命性尽显无遗 。 为避免链条过长、分工过度的全球化所带来的断链风险 , 再加上国家主权意识的崛起 , 国家和企业会尽量降低对单一经济体的依赖 , 逐步向母国靠拢 , 产业链朝更短、更本地化的趋势调整 。
世界正在颠覆以传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形态 , 由竞争导向更多地转变为合作导向 , 这甚至加剧了产业集群区域化和次区域化的崛起 。 正如IMF战略、政策与检查部副主管塔明·巴约米所言 , 未来 , 为了应对“普遍开放贸易”存在的很大不确定性 , 供应链及贸易“一定程度的区域化几乎不可避免” 。 在全球引力与斥力的相互对冲之下 , 以区域互助、各类产业“抱团取暖”为特征的产业“区域集群”或将照进现实 。 总之 , 世界产业链断裂后的修复 , 核心在“生态” , 谁能率先建立起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 谁就能抓住产业未来 。
“脱钩”与互联 , 谁代表未来
世界一步步向“脱”的方向走 , 尤其是自英国公投“脱欧”和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 , “脱钩”这个词的出现频率就越来越高了 。 2020年 , 在新冠疫情肆虐 , 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遇到阻断 , 国际经贸活动锐减的背景下 , 从政治到经济 , 各国逐步走向封闭 , 一个愈加“脱钩”的世界呈现于世人眼前 。 且不说大疫之下 , 各国“闭关锁国” , 不约而同地对全球产业链硬脱钩 , 组建本土产业链 , 重创原本正在退潮的全球化 。 更别提美国在“退群”、废约成瘾的同时 , 加速与中国“脱钩” 。 “脱钩”正在流行 , 互联开始动摇 , 这不禁让人疑惑:世界的主旋律到底是互联 , 还是“脱钩”?

在很多人看来 , 世界更加开放、更加互联才是一种进步——而不是更加封闭 。 但纵观历史长河 , 人类绝大多数都处于相对封闭、保守的状态 。 这一状态直至全球化才得以被完全打破 , 尤其是“二战”以来 , 全球化进入全面加速期 , 发展至今 , 各国经济贸易深度黏合在一起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联结和渗透程度相当深刻 。
然则 ,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 能够推动生产力大发展 , 却不能带来公平 , 甚至会引起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失衡:不仅带来国家失衡(在国内 , 衍生被产业转移抛弃的“铁锈地带” , 传统产业日渐衰落;在全球范围 , 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地区得势 , 而一些国家、地区被边缘化) , 而且加剧阶层失衡(发达国家中的中产阶级衰落 , 发展中国家中出现边缘人群 , 被排挤出全球化的进程) , 还有“第三者插足”(跨国企业享受着全球化红利 , 却让国家承担失业、税收流失等代价 , 进而导致国家原有关系和格局的失衡) 。
更严重的是 ,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度空前加强 , 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非常高 , 有的甚至达到60% , 以致危机的扩散性传染避无可避 。 恰如疫情之下 , 全球化程度越高 , 受到的外部冲击就越大 , 叠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复式危机全面爆发 , 进一步将国家间和国家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顶在杠头上 。 最终 , 全球化带来大失衡、大隐忧 , 合作已经无法双赢 , 实用主义占了上风 , 过去共同致富的路子逐渐被关闭 , 越来越多的孤立主义开始冒头 , 各国忙于自组联盟 , WTO、WHO(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名存实亡” , 开始走向崩溃 。 “天下熙熙 ,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 皆为利往” , 全球性失衡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 合作互联的旧秩序开始坍塌 , “脱钩”强势登上历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