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上的名人 每一位都流芳百世

【山东历史上的名人 每一位都流芳百世】 山东,古为齐鲁之地,历史悠久,在中华文明的发祥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重要贡献,山东省历史上名人辈出,不胜枚举,最广为人知的是孔子及其的儒家思想 。
1、舜(约公元前2277—约公元前2178),姓姚(一说妫姓),名重华,字都君,颛顼帝的六世孙 。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 。出生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为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的官,治都蒲阪 。为五帝之一,奉为华夏至圣 。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 。
2、圣人孔子
孔子(公元前544年9月28日―公元前478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 。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不管一个人的出身如何,只要交上束修,都可以做他的学生 。孔子教育目的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 。”认为学生学习是为了“干禄” 。他把“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把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排斥在教学之外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他主张治学先要立人 。他重视温习的作用,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 。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有的放矢,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注意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在言教的同时也注重身教,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3、亚圣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
孟子一生的言行由他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成《孟子》一书 。全书共7篇,261章,约3万5千字 。书中集中地记述了孟子游说各国诸侯及有关学术问题的回答与论争,反映了孟子的政治、哲学、伦理诸方面的思想,特别是记载了孟子的教育活动和主张,包括教育的作用、目的,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教与学的方法等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封建社会的重要教材,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4、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 “登峰造极”的高度 。究其成因,与王羲之信奉道教,书籍、道合一有很大的关系 。土生土长的道教,很早就产生 。
5、爱国诗人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南归之后,辛弃疾再也没有机会奔赴彊场,为国尽忠 。既然英雄没有用武之地,他被迫将手中的利剑换成了软笔 。英雄情结一直在他心中熊熊燃烧,让他不能自己 。不管在何处为官,他都不停地给朝廷上书,在各种微信群唠叨收复中原那些事儿 。
他也一直在准备上前线,在当湖南安抚使的时候,尽管这个职务跟军队一点沾不上边,他还是创办了2500人的“飞虎军”,当他披上铠甲,似乎又回到了热血的少年时代 。事实上,随着光阴飞逝,他已不再年轻,白发众生 。无奈郁闷之时,他开始写词 。宋朝已经有了苏轼、柳永、李清照这三位巨咖,写词,纯属自寻死路 。可是,勇武的辛弃疾,硬是在无路之处,砸开一条大道 。就如后人对他的评价,“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他自由挥洒,大大扩展了词的题材范围 。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 。开禧三年,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
6、兵家至圣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滨州惠民县)人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
至于孙武到底是战后归隐了,还是在淮澨之战中阵亡了,史无明文,大可见仁见智 。这场吴楚战争,终以吴国先胜后败而结束 。几十年后,越灭吴,又过了上百年,楚灭越,将原吴国疆土尽数纳入版图,而自那以后,江东子弟,皆以楚人自居,助项羽破釜沉舟,竟灭强秦……
这其中的兴衰成败,正应了《司马法》那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7、匡扶汉室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在五丈原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
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成都有武侯祠 。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
8、女诗人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
李清照不管是少女时“却把青梅嗅”的聪慧羞涩,抑或婚后的相思缠绵,还是老年后的凝重悲伤,都把古典诗词的精髓连着一颗心揉进了作品,凭艺术的美感浸入人心,勾住人的魂魄 。
9、常胜将军吴起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说菏泽市定陶区)人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在楚国时,曾主持“吴起变法” 。后因变法得罪贵族,遭其杀害 。有《吴子兵法》传世 。
中国历史上将星云集,家喻户晓的将军说上三天三夜都未必能说完,但是中国历史上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一生无败绩的将军却只有一人!
吴起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吴子兵法》 。在《吴子兵法》中,吴起主张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废 。在政治、军事并重的前提下,吴起更重视政治教化,用道、义、礼、仁治理军队和民众 。吴起还从战争起因上将战争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质,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 。
10、门神秦琼
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 。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 。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 。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 。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 。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民间过年时贴门神的习俗由来已久,即在过年的时候在自家门上贴上秦琼与尉迟恭的画像 。据传,唐朝开国年间,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 。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 。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 。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 。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 。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 。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 。太宗应允 。那一夜果然无事 。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其中执锏者即是秦琼 。执鞭者是尉迟敬德 。这个典故是小说西游记里的重要情节 。
11、爱国名将张自忠
字荩忱,189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早年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天津政法学校读书时就加入了同盟会,后投笔从戎 。
1940年4月,日集中七个精锐师团近30万兵,分三路向鄂北的随县、枣阳进犯,在此紧急关头,第五战区长官急令张自忠出兵截击敌人,为及时有效地灭敌,张自忠将指挥和防务交由副司令冯治安负责,自率司令部仅有的一个特务营和正在训练的两个团于1940年5月7日夜晚冒雨由宜城的赤土坡出发,从窑湾渡汉江迎击强敌 。8日、9日、13日连续与日军进行遭遇战从宜城的新街打到襄阳的峪山 。此间,又接到向枣阳南下之敌进攻令 。遂转战枣南,侧击南逃之敌,击毙日军两名高级军官,斩获日军甚众 。14日在对敌司令部追迁中,因敌大队援兵赶至,将军所部在新街的南瓜店遭敌包围,万余日军以猛烈的炮火将南瓜店炸成一片火海,张将军在左臂负伤的情况下,率两个团的官兵顶着炮火在长山脚下与五倍于己之敌展开殊死拼杀 。长山脚下尸横遍野 。16日下午4时许,日军突破防线,张将军自负七伤,腹为之穿,殉国于南瓜店 。时年49周岁 。同时将军所率的近两千官兵也全部遇难 。为纪念这位抗日名将,次年5月,将军的部下,在长山的次峰修建了“张上将自忠纪念碑”,山脚下修建了“同难官兵公墓” 。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举国上下哀痛,国共两党领袖,各界要员和社会名流纷纷题诗作词,书写挽联盛赞将军“忠义之士、壮烈之气 。”国民政府为将军举行国葬,并于1946年6月颁发《荣哀状》 。为告慰英烈,表彰将军在抗战中的丰功伟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1982年4月16日,追认张将军为“革命烈士” 。
12、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
13、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今山东济南)人,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房玄龄病逝,谥文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