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又名澪渠、零渠、秦凿渠、明清时期称陡河 。民国年间,又称为湘桂运河 。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 。由于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从而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自秦代至民国两千余年来,成了岭南和中原唯一交通孔道 。
灵渠开凿于哪一年,历史没有记载,人们只能按史实推断 。据史料,秦始皇于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最后灭齐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在此之前,不可能开凿灵渠 。统一六国后,才向岭南遗发50万大军 。就算秦军作了充分准备,发兵时间,也不致早于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 。据刘安《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坛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持饷 。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人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在这里,刘安已记述得很清楚,五十万秦军分为五路,分别指向五夷山、大瘦岭、骑田岭、都庞岭、越城岭的五处 山口,向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进军 。但向广西、广东进军的秦军并不顺利,迂到了越人的顽强抵抗 。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粮饷也没法供应,因而才“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 。
我们认为秦始皇于二十七年向岭南发兵,打了三年以后再决定凿灵渠,那开始凿渠的时间应在秦始皇二十九年以后 (公元前218年) 。至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的开挖将近用了四年时间 。
以秦朝庞大的兵力,用四年的时间,开凿灵渠,基本上可以成功 。因此,我们认为灵渠的开凿时间,应为始皇二十九年至三十三年 (前218一前214年) 。
秦始皇为什么要开挖灵渠?上面的史料已经说得很清楚 。就是为了给士卒运送粮饷 。灵渠未开凿之前,秦军的粮饷靠人力肩挑背运,就算用车载,岭南山高水险,道路崎岖,一车又能运多少?加上运送人员在长途搬运中自己的消耗,能运到前线的粮食就更少 。在当地筹粮嘛,当时岭南地区人烟稀少,耕作靠刀耕火种,产量很低,而且越人皆逃人深山老林中,与禽兽为伍,秦军到那里去找粮?没有粮食,又那敢轻敌深入?战争只有旷日持久了 。所谓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原因就在这里 。
灵渠凿成以后,秦军有了充足的粮饷,因而一鼓作气,勇往直前,当年即统一了岭南 。占领岭南后,派兵戍守,也有保障 。通过灵渠,秦代还由中原往岭南大量移民,加快了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岭南经济的开发,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祖国的边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后人说灵渠“通三江,贯五岭”,意义之重大,对后世功用之奇伟,是不言而喻的 。除此之外,单就水利建筑上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仍放射出灿烂的光彩 。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条运河,它的水利工程建筑,创造了古代几个世界之最,具有很高的科学内涵,让我们感到自豪 。
一、最理想的选址
渠是在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凿的运河 。综观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哪条运河的条件比灵渠更早的了 。
位于桂北地区的兴安县,层峦叠嶂,河川纵横 。在兴安县东南,耸峙着五岭之一的都庞岭 。其南部则蜿蜒着海阳山 。兴安县西北,雄踞着越城岭 。因此,兴安地形就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东南部是南高北低,西北部则北高南低 。在兴安县腰部,形成为一个海拔仅二百米左右的低地,这就是有名的湘桂走廊 。这里历来为湖南进入广西的一条交通要道 。由于兴安地形上的这一特点,自然形成了水系上的特征 。流往湖南的大川湘江,发源于诲阳山,从南往北流至兴安县城附近,沿湘桂走廊,经全州进入湖南,注入洞庭湖 。广西著名的漓江,发源于越城岭主峰猫儿山,往南流至兴安溶江,经灵川、桂林、在梧州汇人西江.至广东注入南海 。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两江流向相反,故而兴安谚云:“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非常形象地概括厂兴安地形和水系特点 。
二、最科学的大坝
大小天平是指建筑在兴安县城东 1.5公里海洋河上的一道拦河坝 。是用来拦蓄和提高水位,以便将水通过渠道引向漓江 。是灵渠的枢纽工程 。习惯上称大小天平以上为海洋河,以下为湘江 。
大小天平距离灵渠进入始安水处为 4.215公里 。这就使人产生疑问,由湘江高塘村至始安水的距离最近,只有2公里,为什么不在高塘村筑坝引水,而要舍近求远页在215公里处筑坝,经过测量方知,原来湘江在高塘村的海拔206.66米,而灵渠汇入始安水海拔211米 。反而高出湘江4.34米 。如果直线怯成渠道,只能把始安水引向湘江 。始安水的水量又实在太少,上距它的发源地只有1.6公里,集雨面不到三平方公里,根本无水可引,有一点水也没法行船 。而要将湘江木引向姑安水,则至少要在湘江上修建一座五米多高的大,并形成一个湖泊 。
在二千余年前,要在大江大河上修建五米多高的大坝而不被洪水冲垮,在技术上和建筑材料上都难以做到 。网而只好舍近求远,将坝址往上延伸,选择在今分水塘(又称美潭)筑坝:分水塘海拔212.10米,高出始安水1.10米,在这里只需筑一个矮坝,湘江水就可顺利地引向始安水,再流往漓江 。在坝址的选扦上,设计师舍近求远的道理就在于此 。
三、最精当的铧嘴
铧嘴是指建在大小天平顶端向江中延伸的一道石堤 。其基础也是用松木打桩,外围用条石砌筑,中填砾石和泥沙:因它“前锐后钝”,形似犁铧之嘴,故称铧嘴 。现在我们看到的铧嘴,由大小天平交汇处至嘴端长 90米 。其最前端部分北边41米,南边长38米,宽22.8米,高约3米的平台,俗称分水台 。分水台雄踞于分水塘中,真不愧为中流砥柱 。
原来的铧嘴还不止这么长 。据清末人陈夙楼的《重修兴安陡河碑记》:光绪11年(1885)发生一次特大洪水,将铧嘴冲毁,故重建时下移三十丈 。铧嘴比原来的缩短了三十丈 。勘探的结果,这一事实得到了确认 。1988年11月兴安水电局与兴安博物馆合作,沿着现在铧嘴南侧边线,往上游勘探和开挖探沟 。于现铧嘴上游73至80米处挖出了原铧嘴基础,该基础淹埋在沙滩二米以下,已挖出松木桩三根,长条石一部分 。这证明原来的铧嘴实比现存的要长三十丈 。即长达186米 。这个问题从乾隆年间鄂昌所旺“分水亭”三大字碑也可得到旁证 。现碑仍立于湘江南岸龙王庙山脚,碑正对原铧嘴的顶端 。
四、最灵巧的南北渠
- 广西柳州历史简介
- 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 广西陆川啀戏
- 广西桂林喝酒行令习俗
- “天下第一滩”广西北海银滩
- 广西省会为何是南宁却简称桂
- 广西富川秀水“状元村”
- 罗汉果的来历传说
- 广西桂林山水
- 江西横峰兴安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