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
甘丹寺
甘丹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57公里 。它是由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派的祖寺 。它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合盛时期有近4000僧侣 。
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 。可见该寺僧侣信奉“弥勒净土” 。1419年,宗喀巴在甘丹寺圆寂,寺内现尚存宗喀巴的肉身灵塔 。宗喀巴修行的山洞位于寺庙东边的制高点上,这也是一处著名的古迹 。山洞下面是宗喀巴的寝宫,宫内尚存有宗喀巴的经书、法衣、印章等遗物 。
甘丹寺的最高管理者称为甘丹赤巴,意为甘丹寺法台 。因为甘丹寺是格鲁派的祖寺,所以甘丹赤巴也是整个格鲁派的管理者 。目前,甘丹寺内还保存着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90余座 。
甘丹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50多座建筑组成,主要有大殿、札仓、康村、米村及佛堂僧舍等 。
哲蚌寺
哲蚌寺位于拉萨市郊约8公里的根培乌孜山的南山坳,由宗喀巴弟子降央却吉·扎西班丹于1614年始建,其门下7位弟子分别住持寺中7个扎仓(经院) 。此寺为历代达赖的母寺 。寺中的甘丹颇章(宫)为二世达赖根敦嘉措主持修建,掌领西藏地方政教大权 。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该寺也是一座名僧大德辈出之寺,五世达赖长期驻锡在此,直到受清朝皇帝册封、布达拉宫扩建以后才搬到拉萨城内 。解放前,实际住寺僧人达10000多人,成为西藏规模最大、僧人最多的寺院 。
哲蚌寺内珍藏着佛教经典-甘珠尔和佛教注疏-丹珠尔各100余部,有宗喀巴三师徒所著的几百部佛教经典的手写本,这些都是价值倾城的历史资料和宝贵文物 。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全称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简称扎什伦布寺 。位于日喀则城西北的尼玛日山南坡上,依山而筑,宫殿毗连错落,雄伟壮观,也是后藏格鲁派最大寺院之一 。
该寺是由格鲁派的祖师宗喀巴的著名弟子根敦珠巴(即第一世达赖喇嘛)主持兴建的 。根敦珠巴诞生于西藏古墨一牧民家中,从小刻苦学习钻研佛法,后拜宗喀巴大师为师,成为著名人物 。
1447年,在当时的后藏大贵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琼杰巴·索朗班觉的资助下,兴建扎什伦布寺,前后历时12年始建成 。根敦珠巴任第一任法台 。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寺堪布时,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 。四世班禅是第一个被册封的班禅,从此扎什伦布成了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 。以后,又经历代班禅的不断修缮、扩建,遂有今日之规模 。全寺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僧人最多时曾达到4000余人 。
扎什伦布寺共有四大扎仓(僧院)、62个米村(依僧人来源的籍贯而定),佛堂和灵塔祀殿近60座 。寺中心为殿堂区,建有措钦大殿、四大扎仓、班禅拉章、强巴大佛殿、班禅灵塔祀殿等 。
扎什伦布寺除了藏有价值连城的佛像、佛塔、唐卡等外,还有手写的贝叶经和用金粉抄写的《甘珠尔》、《丹珠尔》 。此外还有明清时代的各种瓷器、珐琅器、玻璃器等 。所有这些都是研究西藏各个历史时期政教和社会发展的无价之宝 。
另外,扎什伦布寺的壁画也很有特色,其形式变化万千,色彩鲜艳夺目,用笔细腻工谨,是佛教艺术的又一杰作 。
色拉寺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由宗喀巴弟子降钦却吉兴建于公元1419年,成于宣德九年(1434) 。后绛钦却杰应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 。回藏后将钦赐经像等珍藏于寺内,至今仍存 。
色拉寺是继哲蚌寺、甘丹寺后建成的又一座格鲁派寺院之一,寺内有结巴、麦巴、阿巴三札仓(经院) 。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规模略次于哲蚌寺 。
寺内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工艺品,如释迦益西从北京返藏时带回的皇帝御赐的佛经、佛像、法器、僧衣、绮帛、金银器等 。其中释迦益西的彩色丝像,长109cm,宽64cm,虽经500余年,但色彩仍很鲜艳 。藏在措钦大殿的200余函《甘珠尔》、《丹珠尔》经书全用金汁抄写,十分珍贵 。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省籍城市西宁26公里 。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金塔 。据说宗喀巴大师诞生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了一株白旃檀树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宗喀巴母亲按儿子来信所示,在信徒们的帮助下,以这株白旃檀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塔内藏物,砌石建塔,这也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 。
塔尔寺自建立之日起,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的寺院宗教组织,寺院政治组织和寺院经济来源,文化生活等体系 。其中最能体现塔尔寺各类组织完善的属寺院庙会了 。庙会既是僧侣们学经的好机会,又是他们娱乐的极佳时间 。藏语称“根本贤巴朗”, 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 。
塔尔寺总占地面积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 。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 。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 。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 。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 。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09年,后经历代嘉木样修建,现在已经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 。
拉卜楞寺现任寺主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活佛,1948年生,青海省冈察县人,1951年由十世班禅大师认定,1952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坐床 。1957年开始担任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以后又担任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青联副主席,甘肃省政府协副主任,甘肃省人大副主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常务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员等职位 。除寺主嘉木样活佛外,该寺尚有著名的的“四大色赤”活佛系统,即贡唐仓、萨木察仓、霍尔藏仓、德哇仓 。
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 。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 。
拉卜楞寺下设六大学院,其中一个显密学院,五个密宗学院 。分别为闻思学院(属于显宗)、时轮学院、医学院、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续部下院 。拉卜楞寺将一年划分为九个学期(四年大学期、二年中学期、三年小学期) 。大学期,每学期为一月;中学期,每学期为二十天;小学期,每学期为十五天 。
拉卜楞寺的绘画包括壁画和唐卡画,壁画内容包括佛本生、佛经故事、佛像、历史人物、医学图解等,色泽鲜艳,充满生活气息 。唐卡画即卷轴画,绘在布幄上,十分精致 。拉卜楞寺的堆绣艺术亦堪称一绝,用各种色彩的绸缎剪成所需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鸟兽、山水、花草、虫鱼等,绣在布幔上,底部垫以羊毛等物,有着强烈的立体感 。拉卜楞寺的造型艺术坛城、雕塑、酥油花等,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民族特色 。
拉卜楞寺还保存着清朝光绪皇帝给第四世嘉木样的封文、民国政府给第五世嘉木样·萨木察活佛的封文、国民党政府褒扬第五世嘉木样令、清道光赐给第三世嘉木样的印鉴、民国政府颁给第五世嘉木样的印鉴等,另有金、银、铜、象牙、石、木等大小印鉴21枚 。
拉卜楞寺藏经楼内存放着浩如烟海的藏文古籍,1958年前拉卜楞寺藏书达22.8万余部,后来损失严重 。现存经籍仅占原藏书的39.6%,计有6.5万余部,1.82万余种(复本书和《甘珠尔》、《丹珠尔》除外),包括医药类、声明类、工艺类、天文历算类、修辞类、书信类、历史类、传记类、全集类和各种佛典 。近来甘肃省成立了“甘肃省拉卜楞寺藏书研究所”,1988年改为“甘肃藏学研究所”,展开了对拉卜楞寺的研究 。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 拉卜楞寺可以说是安多藏区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现今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出昔日所未有的异彩 。
- 藏传佛教禁忌
- 中国年画四大流派
- 西藏拉萨甘丹寺 格鲁教派的祖寺
- 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徐志摩
- 明清七大木雕流派
- 中国禅宗历代祖师
- 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碧霞祠
- 福建惠安南派布袋戏
- 湖北荆州名菜
- 徽派版画:镌印艺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