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南派布袋戏创建于清咸丰年间 , 流行于闽南地区 , 以泉腔演唱 , 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 。惠安南派布袋戏早先以涂寨为中心 , 后逐渐流播 , 遍及全县 。
南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地区 , 是由“说书讲古”曲艺形式发展而来的戏曲型木偶剧种 , 其渊源可追溯到晋代 。清中末叶 , 惠安南派布袋戏以涂寨为中心 , 后逐渐流播 , 遍及全县 , 计有 60 多台 , 第一代布袋戏名师骆智(又名运头智) , 在嘉庆年间 , 曾到厦门与当地名班“金泉安布袋戏”对棚(演对台戏) , 引起轰动 。清咸丰年间 , 以涂寨印石吴肃创办的“焕新成”、净峰山后邱国创办的“新玉兴”和涂寨宣妙叶铜创办的“玉春楼”为代表的惠安家族型布袋戏班 , 传承有自 , 是历史较为悠久的布袋戏班社 , “吴、邱、叶”木偶世家技艺 , 代代传承 , 在闽南及周边地区影响很大 。1951—1954 年 , 惠安县文教科组织戏改 , 以“吴、邱、叶”木偶世家为主 , 先后组建惠新、惠艺布袋戏剧团 , 1958 年两团合并为惠安县布袋戏剧团 , 1978 年定名为惠安县掌中木偶剧团 。
惠安南派布袋戏表演风格、音乐唱腔独特 , 传统剧目丰富、题材多样 , 其中部分剧目抄本至今仍保存完好 。剧目可分为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两大类 , 解放后 , 创作产生了不少新编剧目 。音乐唱腔依附于当地的戏曲声腔剧种 , 包含傀儡调的成分最多 , 还引进梨园戏音乐 , 属于泉州弦管(南音)音乐体系 。其行当角色体制 , 属于傀儡戏、梨园戏的混合体 , 传统的角色多达 230 余种 , 分工细致 , 有别于其他剧种 。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 , 角色形象栩栩如生 , 表演细腻逼真 , 动作准确传神 , 技巧性特强 , 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惠安著名的木偶世家吴、邱、叶三家的艺术传统 , 并博采众长 ,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
惠安南派布袋戏传承脉络清晰 , 历史悠久 , 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 及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 其表演细腻 , 动作传神 , 艺术风格独特 , 木偶雕刻形神兼备 , 保留了诸多闽南民间文化精华 , 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 是我国古老稀有剧种之一 , 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惠安南派布袋戏流传于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 , 对促进闽台两岸和对外文化交流 , 增进两岸的文化认同感 , 具有积极的意义 。
南派布袋戏基本特征
南派布袋戏的历史悠久 , 是福建木偶戏种类中的主要代表剧种之一 。它以泉腔(南曲)演唱戏文 , 并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 剧目方面大量吸收提线傀儡戏和梨园戏的传统剧目 , 音乐唱腔以闽南傀儡调为主 , 吸收了梨园戏和南音的部分曲牌 。从这一点来说 , 南派布袋戏的地域传统文化特征相当的明显 , 与当地的民众文化生活关系密切 。
南派布袋戏行当角色分工相当细致 , 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 , 角色形象栩栩如生;表演细腻逼真 , 动作准确传神 , 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南派布袋戏继承了晋江著名的木偶世家“李家班”的艺术传统 ,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 , 博采众长 ,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剧种基本特征大致归纳如下:
1、以讲古说书形式表演 , 有利于传播文化知识
历史上 , 布袋戏深受古代民间说唱艺术的影响 , 表演上明显带有“讲古说书”的痕迹 。布袋戏传统剧目非常丰富 , 其中多为历史题材 , 它以说书形式的表演方式 , 使老百姓从中了解历史 , 对传播和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起了桥梁作用 。对当代的布袋戏表演也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 如编演历史小故事、成语、寓言等 , 非常适合儿童观众欣赏 , 使小观众不但欣赏到布袋戏的精彩表演 , 而且也从中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 。
2、布袋戏表演模仿性强 , 容易吸引观众
布袋戏木偶的表演善于模仿生活动作 , 如日常生活里常见的饮酒、吐水、抽烟、喷火等动作 , 被模仿后搬到木偶舞台上去 , 成为可欣赏性较高的特技 。观众在欣赏其表演时 , 可暂时离开剧情 , 单独欣赏木偶人如何举杯饮酒 , 提壶酌酒的动作 , 品味演员操纵木偶人的技巧 , 惊叹“木头人居然也能做到 , 实在不简单”!布袋戏演员善于迎合观众的好奇心理 , 达到了预期的“真戏假做”、“假戏真做” , 及两者交替使用的艺术效果 , 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 同时也体现出木偶在表演上具有真假两重性的特点 。
3、布袋戏的动作性、技巧性特别强
布袋戏讲究舞台效果与剧场效果 , 它特别注重舞台表演的动作性和技巧性 。布袋戏一种动作性特强的艺术 , 动作是一种生命 , 动作就是舞台语言 , 是一种“可视的语言” 。布袋戏的操纵即“戏弄” , 它的技巧性特强 , 闽南俗谓布袋戏演出为“掌中弄巧” , 指的就是布袋戏的演出技巧性 。布袋戏木偶不是静态的观赏品 , 它属于一种“动态”的运作品 , 但它必须依靠技艺灵巧的演员来操作 , 来体现布袋戏偶人的“生命存在” 。
4、布袋戏行当角色齐全 , 分工细致
南派布袋戏的行当角色品种齐全 , 各行当角色分工相当细致 , 传统的角色多达230余种 , 每种各有其名称 , 无一雷同 , 有别于其他木偶戏剧种 。布袋戏的角色类型有多种 , 多数角色具有特定的人物形象特征 , 有的是专用的角色形象 , 如包公、郑恩、程咬金、关公等 , 角色有名有姓 , 不能互相串用 。布袋戏的角色众多 , 有利于角色本身形象的外在体现 。而戏曲的行当角色最多只有几十个 , 差之远矣 。
5、布袋戏偶头造型独特 , 形神兼备
布袋戏的舞台是个“小人国” , 木偶头像是偶人造型的主要构件 。由于布袋戏偶人无法直接向观众表达感情 , 只有通过角色的直观形象来告知观众 , 以表示自己的身份及贵贱 , 这就涉及到布袋偶人的形象雕刻 。南派布袋戏的偶人雕刻特点是角色种类众多 , 形象栩栩如生 , 有利于观众识别和判断 。南派布袋戏的木偶雕刻以著名木偶雕刻家江加走为代表 , 他所雕刻的角色形象各异 , 造型独特;形神兼备 , 且极具夸张性 , 可谓呼之欲出 。在雕刻工艺上又非常讲究精致性 , 因此 , 布袋戏的角色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 。
6、木偶形象预制 , 舞台调度速度快
布袋木偶人物形象是预制的 , 根据演出需要 , 一个人物可预制几个不同形象 , 便于舞台上人物的交替更换 。当某一人物下场后 , 剧情要求他马上又上场 , 从演出角度来说 , 用另一人物及时上场有利于舞台快速调度 , 有了立式的大型表演区 , 这一人物就不必要去后台绕个圈子 , 只要另一演员套着同样的人物 , 在指定的地点上场就是了 。这样有利于快速调度 , 只有布袋戏舞台才能做到 。人物形象的预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其假定性强 , 可塑性大 。比如戏剧演出要找个三岁的“童角”很难 , 而布袋偶人可以通过预制来解决 , 这是人戏所无法做到的 。它不仅可以根据需要来造型 , 而且能够符合文学剧本所规定的要求 , 又能够满足后台演员在操纵上的需要 。
7、布袋戏行头携带轻便 , 有利于流动性演出
【福建惠安南派布袋戏】 布袋戏的所有行头道具用一个口袋就可以装下 , 具有简装轻便的特点 。既经济又实惠 , 便于流动性演出 , 演出费用低 , 各地雇请者都乐于接受 。因此 , 数百年来始终赢得闽南地区广大观众的青睐 。
- 福建泉州东西塔
- 福建惠安传统木雕工艺
- 福建泰宁梅林戏
- 福建长泰岩溪镇特色民俗:三公下水操
- 福建宁德霍童古镇
- 福建宁德霍童支提山华严寺
- 福建柘荣马仙信俗
- 福建龙岩新罗区东肖庙会
- 华硕|618轻薄本如何选择?综合对比华硕、联想、惠普新品后告诉你
- 福建连城进公太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