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枕文化

枕为荐首之物,凡夜寐小憩不可或缺,自古而然 。大致枕有软硬两类,古诗中所谓“花枕”、“沉香枕”、“丁香枕”之类,当为以织物填充香料或植物之软枕,因实物难存,其源起渺难考证,而硬枕则往往历经历史淘洗而犹有遗物或遗迹可寻 。
新石器时代山东大汶口遗址墓葬中发现的人骨90%以上枕骨扁平,其枕部变形绝大部分属于轻微程度,即所谓的“枕型”,应该是人类长期枕睡硬物所致 。
《诗经》中有“角枕粲兮,锦衾烂兮”的描述,说明先秦时代已有角制或以角为装饰的硬枕 。
此外,历代诗词中提到的各种“琥珀枕”、“水精枕”、“石枕”、“瓦枕”、“金枕”、“玉枕”、“瓷枕”等也都是硬质的枕头 。而历代留存或考古发现的硬枕中,则以陶瓷的质地为最多见 。
陶瓷枕的最早烧制使用源于何时,目前尚没有明确可寻的记载 。但河南安阳隋开皇15年张盛墓出土的明器中有长仅3.9厘米的瓷枕模型表明至少在隋代瓷枕已经开始使用 。唐代是陶瓷枕开始流行的时期,实物遗存不少 。
唐诗中虽未见到关于“瓷枕”的记载,但提到“玉枕”处不下40余次 。唐代瓷器最著名者为越窑青瓷,有“如玉”之誉,而瓷枕清凉却暑,亦有如玉之美,故可推测文献中所谓“玉枕”者,有不少其实是瓷枕 。
这一现象在宋代诗词中也有反映,如欧阳修《玉楼春》描写“云垂玉枕屏山小”,林季仲《选冠子》“正连山玉枕,回波瑶席”,描写枕上花纹有云垂连山之象,显然是画有山水的瓷枕了 。
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产地遍及全国,可谓繁盛,形制和装饰手段也最丰富 。明清以降瓷枕制作不再流行,但据丁文江《漫游散记》记载,他1911年5月在广东旅次,尚可见客店中“放着一小瓷枕头”,则直到清朝末年,瓷枕还是被人日常使用的 。
几何形枕和象生形枕
古代瓷枕的造型大致可分两大类:几何形枕和象生形枕 。
几何形枕是最古老原始的枕形,一般都以泥胎捏成各种类型不同的枕面、枕底、侧墙,然后黏合起来,成为一个中空的匣子,故又称“箱形枕” 。其外形呈各种不同的几何形状,如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束腰形、如意形、叶形等 。
象生形枕则仿照人、兽、家具或建筑物等造型作为枕,又分枕面另接和直接以枕背为枕面的两型 。
象生枕是古代瓷枕中艺术性最强的品种 。其主要类型有兽形枕、人物枕和建筑枕三类 。兽型枕最多见的为虎形枕,古人以为虎有驱邪功能 。
《风俗通义》:“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 。”故而虎形枕出现很早 。唐代虎形枕多以虎头或整个虎身为枕座,上覆各种枕面,至金代则多直接以卧虎背作为枕面 。金代虎形枕发展到极盛,与其肇兴于关外,常与老虎搏斗的生活经历有关 。
枕的人物与建筑
人物枕中最著名的为孩儿枕 。这类枕多以一个胖墩墩的小儿俯卧或侧卧于榻上作为枕座,俯卧的童子枕多是直接以人物背部作为枕面,侧卧的童子则塑一身上覆盖一荷叶作为枕面,童子玩莲有“莲生贵子”之意,也是唐宋以来七夕节供奉“磨喝乐”童子以求化生习俗的反映 。
建筑枕,以建筑物为枕座,上接枕面作顶,建筑物之中往往饰有人物、器具,制作较为复杂 。此种枕于五代时已经出现,至宋元而盛行,建筑多表现为雕梁画栋的宫殿式样,其中人物则有宫人、神仙、优伶等,或简或繁,表现宫廷、月窟、民间演剧等诸种场景,体现宋元以来世俗化艺术的流行 。
无论哪种类型,陶瓷枕的形体都是由小向大发展的 。唐枕以娇小著称,一般在15厘米左右,唐代晚期、五代时期尺寸稍增,达到20厘米左右 。
宋金时期枕的长度在30厘米左右,到了元代有很多达到40厘米以上 。这种变化的趋势表明了随着瓷枕的日益普及,其造型向越来越实用,满足大众需求的方向发展 。
彩绘?划花?堆塑
从实物的演变历程看,陶瓷枕的造型由单一走向丰富,然后又趋向单一 。
隋唐时期基本上以长方形枕为主,唐代晚期出现了圆角长方形枕、如意形枕、束腰形枕、元宝形枕和兽形枕等 。宋金时期除了沿袭唐代的各种类型,又新增加了许多种类,如多边形枕、马鞍形枕、兽形枕、人物枕、建筑枕等,可说是陶瓷枕种类最为繁多的时期 。入元以后,枕的造型又趋于单一,以体积较大的长方形出檐枕为主 。
除了丰富的造型,古代瓷枕的装饰手段也极为丰富 。早期单以釉色为装饰,比较突出的有唐代的三彩釉枕和绞胎枕 。绞胎瓷枕是将双色陶泥搅拌制作成为胎体,或以绞胎陶泥切片贴饰枕上再施透明釉后烧制,形成一种自然天成的韵味 。三彩釉则利用釉料在高温下的自然流淌和融合构成出人意表的装饰效果 。
彩绘装饰在唐代长沙窑瓷枕中已经运用,到宋金时代的磁州窑器物上则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准,举凡山水、人物、花鸟均能入画,作风写实而随意,自然而活泼,体现了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和民间艺人生机蓬勃的创造力 。此外,书法装饰也是宋元以来瓷枕上的主要品种 。
划花、模印等装饰技术从五代以来就运用于瓷枕的制作 。同时,从唐代金银器制作中借鉴而来的剔地、珍珠地装饰手法则大为流行,使平面的图案具有隐约的浅浮雕效果,是瓷器装饰中格外特别的手法 。
堆塑、圆雕等手法是象形枕造型的主要手段,汲取唐以来雕塑艺术写实化、生活化的养分,所制生动逼真,情态俱全,历来为瓷枕中的上品 。而宋元以来景德镇窑出土的多件影青建筑形枕,能表现多人场景,制作精致,细节写实,无疑是对当时建筑、服装、风俗等各种历史现象进行考证的重要实物遗存 。
上述的各种装饰手段并非完全单独的出现,往往一枕之上并用数种,如唐代的三彩虎形枕、金代的白地黑花虎形枕等都是采用复合装饰的瓷枕精品 。(作者:陈燮君)
为什么古时候的人要睡瓷枕
其实古人也是有布料软枕的,不过是冬天用的,不易保存,难以流传下来,所以很少见 。我们去博物馆参观时,都会发现古人枕头基本上都是又冷又硬的石枕、玉枕等;在内地农村生活过的老一辈,也领教过石枕的滋味,想软一点的可以选择藤制枕,但也偏硬 。古人对瓷枕的喜爱,非常令人不可思议:瓷枕这么硬,古人真会用来睡觉吗?
其实,瓷枕真正的使用方式并非直接将后脑勺枕于其上,而是把脖子枕在上面,或者以手支颐,斜靠在瓷枕上,也是一种不错的休憩方式 。古代人为什么喜欢睡硬邦邦的瓷枕呢?其实有很多史学家对此也进行过研究,其中有三个原因 。
第一个原因乘凉的工具:瓷枕真正的出现是在隋代,古人一般在夏天的时候用瓷枕,陶瓷枕头是古人度夏的必备神器 。瓷枕的枕面长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四周能透气,由于瓷器表面有一层冰凉的釉面,很快成为古人夏季首选的寝具 。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其中的“玉枕”即是青白釉枕,这也印证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 。
第二个原因跟古代的女性有关:我们要知道古代女性的发型有很大的讲究,而且说一个发型要好长时间,如果在中午休息的话,很可能会把自己的发型给弄乱了,但是此时用这样的枕头却可以保护自己的发型,避免再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整理自己的发型 。而有了这样一个高度,就可以将自己的头发垫起来 。
第三个原因寄托情感:其实在古人的眼中,枕边物有很大的寓意,这也是一种寄托情感的物件,因为可以在这样的瓷枕上画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图案,而这些图案也能够反映自己的心理状态 。但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在上面刻一些图案,这样就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思绪都寄托在这样的枕头上,这也是一种感情的寄托 。
从战国时的青铜枕至明清瓷枕,其中元代的陶瓷枕,高度有20公分 。古人枕这样的枕头,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以现代医学的观点;这种枕头很可以诱发颈椎疾病,可是没有任何医学文献记载古时颈椎病高发 。
【古代瓷枕文化】 目前流行一种说法;古人爱睡硬枕,是中国儒家礼仪文化的体现 。古时文人认为,睡硬枕、硬床,则骨头硬,风骨硬则身板硬,才能立于天地之间!
除了这些又高又硬的枕头,其实古人也是有布料软枕的 。
从考古发现来看,枕头在各个时代发展出了各异的姿态,材质和形状各不相同 。主要可以分为硬枕和软枕两类:硬枕除了瓷枕,还有玉枕、金银枕、铜枕、漆枕、竹木枕、水晶枕等 。软枕以布、绢、毛皮等制作而成,内部填充布头、草叶、粟谷等物,以刺绣或者彩绘装饰,我们熟悉的“绣花枕头”就是这种软枕,只不过那是冬天用的,不易保存,难以流传下来,所以很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