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对联

中药名对联 , 是将药名巧妙的融入对联中 , 这列对联出联容易 , 对联难 , 不但要求思维活跃 , 知识广博 , 还要求对海量的药名有一定的熟悉度!
【中药名对联】 相传唐代诗人杜甫 , 老年多病 , 贫困潦倒 , 开了一间中药店 , 对联是:
独活灵芝草;当归首乌身 。
由四个药名联成 , 寓意深邃 。还有一副长联:
白头翁持戟跨海马 , 与木贼草寇战百合 , 旋复回朝 , 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 , 此牡丹芍药胜五倍 , 苁蓉出阁 , 宛若去母天仙 。
上、下联共用药名18个 , 对伏非常工整 , 令人耳目一新 。
药名亦可入谜 。明代文人祝枝山聚宴赋诗 , 乐不思归 , 深夜仆人迎接 , 手提灯笼 , 他触景生情 , 吟成一首诗:
淡竹枳壳制防风 , 内藏红花在当中 。熟地不须用半夏 , 生地车前伏此翁 。
既是药名诗 , 也是药名谜 , 道出了谜底"灯笼"的结构、用途 , 可谓工巧神奇 。
更有把药名写入戏曲者 , 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第五本有一典写道:
裙染榴花 , 睡损胭脂;钮结丁香 , 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 , 泪湿香罗袖 , 杨柳眉颦 , 人比黄花瘦 。
共用了7个药名 , 构思厅特 , 含而不露 , 道出了张生眼中的莺莺形象 , 及张生对莺莺的衷情 。
我国中药药名多达数千种 , 不少医家以中药为素材编出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来 , 颇为有趣 。
1、有位中医 , 善用中药名做对联 , 一天 , 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灯笼 , 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医生笑对道:“鼓架架鼓 , 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
客人在院子里坐下后 , 又出一联:“玫瑰花开 , 香闻七八九里 。”医生不假思索地应道:“梧桐子大 , 日服五六十丸 。”
客人看了病 , 告辞出来 , 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 , 不认生地熟地 。”医生对道:“春风来时尽著花 , 但闻霍香木香 。”
2、张氏父子在外地行医 , 因医技高超 , 求医者不绝 , 生意兴隆 , 财源滚滚 。可是 , 他们却遭到本地一名医霸的百般刁难 。为此 , 父子俩决定返回故乡 。临行之前 , 他们在店门口贴了一副对联:“生地人参 , 附子当时” 。横批是“茴香” 。然后 , 他们悄悄离去 。
次日一早 , 病人见到门前对联 , 都为张氏父子的遭遇鸣不平 , 同时也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惋惜 。
3、某地一位客人 , 慕名前去拜访善作“药联”的名医 。客人进门见竹 , 不由赞道:“烦暑最宜淡竹叶 。”名医从容笑答:“伤寒尤妙小柴胡 。”
进入堂屋 , 此人想难倒老中医 , 便出了一长联:白头翁 , 持大戟 , 跨海马 , 与木贼草寇战百合 , 旋复回朝 , 不愧将军国老 。老中医胸有成竹 , 坦然答应:红娘子 , 插金簪 , 戴银花 , 比牡丹芍药胜五倍 , 苁蓉出阁 , 宛如云母天仙 。
此人闻之 , 不禁被老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医药、文学功底所折服 。此联妙就妙在将十余种中药名自然编入联中 , 对仗匹配工整 , 意境诙谐生动 , 实乃杏林千古绝对 。
4、在著名中药店“仁和堂” , 门两侧红漆抱柱上悬挂着一副楹联:熟地迎白头益母 , 红娘一见喜;淮山送牵牛国老 , 使君千年健 。此联巧妙地将熟地、白头翁、益母草、红娘子、一见喜、淮山、牵牛子、国老、使君子、千年健十味中药名串联成句 , 一迎一送 , 对仗工整 , 搭配巧妙 , 语意幽默 , 生活气息浓厚 , 读后乐趣无穷 。
5、还有一中药铺门前写有:携老 , 喜箱子背(贝)母过连桥(翘);扶幼 , 白头翁拾(时)子到常山 。此联共嵌入六味中药 , 不仅构思奇妙 , 且暗指医生要有救死扶伤 , 普救众生的高尚医德 。语意双关 , 令人拍手称绝 。
6、古时候 , 有一穷秀才 , 在过年的时候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 , 这副对联的上联是:“二月兰、三白草、四叶参、五味子;下联是:六神曲、七叶莲、八厘麻、九里香 。”读后令人拍手称快 。为什么?联中用了八味中药 , 而且都是用数字命名的中药 , 但是唯独没有用“一”和“十”开头的中药 , 也就是说缺一少十 。
细品之 , “一”和“衣” , “十”和“食” , 不是谐音吗?此联的寓意正是在此 , 揭露了当时社会“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的黑暗 。全联对社会的黑暗不着一字 , 但是却揭露得入木三分 , 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
无独有偶 , 清朝末期 , 某地有一姓陈的药贩子 , 靠走街串巷贩药赚了不少钱 。有了钱他就想权 , 很想过一下官瘾 , 可无奈腹中墨水太少 , 他知道自己走考状元之路 , 是万万行不通的 。于是他挖空心思 , 花了几万两银子 , 从朝廷里买了个“五品官”头衔 。虽有名无实 , 但一有热闹的机会 , 他就穿上天青色的“五品服”向众人炫耀 。
有一年春节时候 , 他请人为他写一副春联 。写春联的人知道他的底细 , 提笔一挥就写成了“五品青天服 , 六味地黄丸” 。陈某不知是讥讽 , 反而认为写得惟妙惟肖 , 便堂而皇之地贴在门前 , 邻里见之无不哑然失笑 。
为什么?肾是人的“先天之本” , 六味地黄丸恰恰是滋补肾阴的中药 。“肾”与“身”正好是谐音 。肾虚意即身虚也 。由此可见 , 这副对联妙就妙在 , 用对比、相承、谐音的手法 , 毫不留情地讽刺挖苦了这个“五品官”的虚荣心 , 暗中寓意先天不足 , 腹内空空 , 不学无术 , 巧妙地剥开了“青天服”包裹中的灵魂的卑微 , 所以是一副很有讽刺意义的中药数字对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