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啥意思】 俗语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通俗易懂,还包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从古至今,俗语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因其简练、生动形象,所以备受人们喜爱 。古人虽然创造了俗语,但是很多俗语却被人们会错了意 。
下面这首诗,很有名气也很有哲理,虽然讲的是劳动,但如果真的当成是劳动,那就大错特错了 。
《绝句》 唐 贺亢
有客来相问,
如何是治生 。
但存方寸地,
留与子孙耕 。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句话已经成为农村的一句俗语 。通俗的理解就是:土地是农民的根本 。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一块土地给子孙后代,这样他们才不至于没有了依靠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启示人们,做事情一定要有底线,不要丢了根,没有了退路 。
但实际上,这两句诗与土地和劳动没有关系,只是一种借喻 。
作者贺亢,是唐末人,据传已得道成仙 。据苏东坡的《送乔仝寄贺君六首》诗序说:以前听说唐末五代的贺亢得道升仙,不知真假 。章圣皇帝,也就是宋真宗,于1008年登泰山东封 。当时有人在路旁拜见,自称是“晋水部员外郎贺亢” 。应当是五代时,后晋的官员 。宋真宗不认识他 。贺亢走了以后,宋真宗让人一查,大惊失色 。如果真的是贺亢,那么他的年龄至少已经100多岁了 。而到了四帝仁宗即位时,贺亢又派弟子喻乔来祝贺,送了佛像仙图 。这离上次贺亢拜见宋真宗,又已经过去了15年 。
到了宋哲宗时期,元佑初,贺亢的弟子喻乔来到了京城 。当时,苏轼刚刚度过“乌台诗案”的风波,被重新启用,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喻乔见到了苏轼,并对他说:师傅贺亢在泰山看到了你,非常欣赏你 。于是,苏东坡便写了《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其中,“仝”即“同” 。由此来看,这应该是苏轼的亲身经历,可信度比较高 。
讲这个故事,主要是为了便于理解这首诗 。此诗开头两句,其实就有了预示 。“有客来相问,如何是治生” 。有客人问我,如何才能谋生呢?我的回答是: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方寸,特指心脏 。一寸见方的地方 。意思是说,要告诉子孙后代,如何修身养性 。要把培养心性,当作毕生的劳作,当成谋生的根本 。
由于贺亢是得道之人 。这首诗其实也是在告诉人们,如何得道升仙的方法 。如果单单是种地谋生的话,试问,只要不是傻子,谁不知道去种地呢?所以说,这首诗,虽然表面上是在讨论谋生,实际上是在讲悟道 。养的是方寸之地,耕的是长生之道,何愁生计乎 。正如苏轼的朋友张大亨所论:
方寸平田便有余,
子孙无复废耕锄 。
已将不死为嘉种,
更向无何筑隐居 。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把正直的心地留给子孙后代耕种,耕种更多的是德、是心!因为心地善良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德行高尚的人,财富也跑不了 。同时方寸之间自由天地,也是希望子孙能有更加长远的目标,不拘于一隅 。
古人有言:“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方寸地”指的是心田,若求儿女贤,先须种心田 。
- 广东翁源旧时“撵祸猫”习俗
- 用户|“618”线上购物谨防消费陷阱 消费投诉指向这些问题
- “卷”或“不卷”,让中老年博主自己说了算
- 河北冀州冯氏“六相”
- 俗语“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啥意思
- 中华|昆虫界“国宝”的成长史:“贪睡”的中华虎凤蝶睡醒了
- 中华民俗中的度 “坎儿”
- 俗语“雨淋棺穷三代,雨打墓辈辈富”啥意思
- “衣冠禽兽”原意并非贬义
- 初唐四杰的骆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