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曲子”是流行于四川西北高原九寨沟县(原南坪县)一带汉族(含少数回族、白马藏族)自弹自唱的民间艺术,曾经说被成为“南坪琵琶弹唱” 。在清朝雍正、嘉庆年间,由陕、甘移民迁入而流行 。目前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九寨沟县原称南坪县 。九寨沟县志记载,早期的南坪被称为“扶州城”,老扶州城因匪祸及洪水被毁,另选城址于扶州之南、西山之麓的南坪坝,至1729年筑成 。1953年建立南坪县,1998年更名为九寨沟县 。
九寨沟地处川甘交界处,从青甘方向过来,翻越弓杠岭即到达川西北重镇松潘,进而进入成都平原;顺白水江而下,可到百里外的陕西或四川广元 。九寨沟文化研究者田瑞泽认为,正是这样的便利,让南坪成为汉族与藏羌等民族交融的地方,各地的文化、民间音乐也自然进入南坪,南坪文化呈现不同于陕甘、不同于四川的特色 。
清末民初是南坪曲子形成壮大的重要时期 。清廷曾对九寨沟县进行征剿,其后便鼓励开户和移民,从而形成两次移民涌入的高峰 。长期的藏、羌、回、汉等民族杂居,促进了南坪曲子的发展,也使得南坪曲子从一开始就成为地域文化融合的见证,民族音乐交汇的瑰宝 。
其后,外界高速通达、高铁密布,九寨沟丧失了便捷之利,从交通要道变为闭塞之地,曲子亦百年不变,发音、唱腔、唱词等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
关于“南坪曲子”的起源,通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潜心研究探索,初步确定其为清朝雍正、嘉庆年间,由甘肃人带来了“花调”,陕西人带来了“背工调”,在近两百年的衍移融流中,与川北等地民歌相结合,同时吸收当地藏族、回族、汉族的民间音乐质素,最终发展成今天四川曲艺音乐中的一个独立曲种 。
“南坪曲子”从表现内容上的分类
1、历史传统类 。歌颂历史英雄、发明创造和叙说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这类数量最多,大多为长篇叙事性民歌,有的已具有说唱音乐性质 。如《孟姜女哭长城》、《老爷挑袍》、《伯牙碎琴》、《孔子哭颜回》、《相子出家》、《杜康造酒》和《洛阳桥》等 。
2、爱情类 。抒发男女恋爱、婚嫁及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有反封建的思想因素 。如《二姑娘》、《情歌》、《月儿落西下》、《送郎》、《绣荷包》、《女寡妇》和《南桥汲水》等 。
【四川九寨沟南坪曲子】 3、劳动生活类 。反映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 。如《庄稼曲》、《摘花椒》、《摘葡萄》、《男鳏夫》、《回娘家》、《劝世文》和《骨碌子耍钱》等 。
此外,还有一类篇幅短小的抒情小调,如《采花》、《木莲花》等 。
南坪曲子的基本形式为弹唱,常配以瓷碟、碰铃等打击乐器加以伴奏,歌词内容广泛,包括爱情生活、农耕生活、历史传说故事等题材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对唱、一领众和、齐唱等;南坪曲子”唱腔独特,语言朴实 。大体上可分为单曲体和联曲体 。背工调以叙事为主,花调以抒情见长,一刚一柔,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具有高亢粗犷中又见柔美的艺术风采;“南坪曲子”的演奏乐器琵琶也很特别,形状呈柳叶开,张弦三根,其中内弦同度,与外弦成五度关系,音高由演唱者自行决定,横抱琵琶,用拨子弹拨,颜色多见于朱红色,也可用本质本色 。
“南坪曲子”在群众性演唱的基础上,曾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人 。以米老汉、白凤云、黄金文、王玉元为代表的老艺人在解放前后把“南坪曲子”推向了艺术的高峰 。八十年代著名歌唱家朱明瑛演唱“采花调”,《采花》再次流传全国 。
事实上,在九寨沟风景被开发之前,九寨沟县就是因“南坪曲子”而闻名的 。《采花》曾风摩全国,周总理曾建议“东方歌舞团”把它作为出国保留节目 。
“南坪曲子”是九寨沟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她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人们不仅流连于世界顶级的九寨美景,更可欣赏到九寨人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四川文化的典范——“南坪曲子” 。
- 四川福宝高腔山歌
- 四川阆中巴象鼓舞
- 四川大邑西岭雪山 成都第一峰
- 四川小金县四姑娘山 东方的阿尔卑斯
- 四川通江银耳的来历传说
- 四川彭山甜皮鸭的传说故事
- 四川成都著名小吃蛋烘糕的传说
- 四川峨眉山报国寺
- 四川剑门蜀道
- 四川泸定海螺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