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古镇,而其中窑湾古镇则是苏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 。当地人善于利用特有的淤泥烧制黑陶,制作陶缸、陶罐盆等生活器皿,在这个湾子里,分布着方圆达20余里的窑群,这就是窑湾地名的由来 。
窑湾古镇位于新沂市西南边缘,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相连 。
窑湾历史上溯于春秋,建镇于唐朝初年,已有1300多年历史 。窑湾古镇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为南北水运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镇上钱庄、布庄、当铺、商铺等各种店铺作坊360余家,故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小上海”之称 。
窑湾历史上又是军事重镇,韩信点将台、楚王城楼、关羽马槽等遗迹见证了窑湾的古代战史 。军事建筑也是窑湾古镇的特色建筑,古镇建有城墙、城门,设有军事哨楼18座,过街哨楼7座,护城河上建有吊桥,四面城墙设八处炮台,到处是高墙深巷,外地生人白天入街都会迷路 。清道光年间,窑湾人臧位高、臧纡青在窑湾还建造了砖石结构奇门遁甲八卦迷宫阵,防犯太平天国军队进攻 。
窑湾古镇古建筑遗产是运河文化的象征,在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上独具风格,街区规划为一个中心区,二条放射状古街道 。建筑特点既不同于北方的四合院,也不同于江南的小桥流水,体现出街曲巷幽、宅深院大、过街楼碉堡式等特色 。窑湾古镇古民居、古街道、古店铺、古码头、古遗存,铸就了窑湾古镇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内涵,是古运河文化在民间传承的真实写照 。古镇三面环水,碧波粼粼,景色秀丽;街巷独具一格,院舍青砖灰瓦,楼阁亭台交错,房顶飞檐翘角,形胜之美称于江淮 。
窑湾古建筑群体现出明清时期的南北交融风格 。山西会馆和山东会馆庄重宏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传统标准模式 。福建、江西会馆在南方园林布局结构上注入了新的活力,富丽豪华,生动活泼 。山西人住房布局结构严谨,呈现山西古建筑特色——“天井院”;福建住宅仿南方园林式建筑,整体砖木结构,青砖小瓦,院落宽大,吴家大院有四进院落,是古镇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宅院;江西、福建、苏镇扬人住宅多注重室内装饰,多悬挂家乡名人字画 。此外还有大户人家所建北京四合院构造、欧州宫殿式小洋楼,天主教堂则为典型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在战争期间受到一定损毁,但到上世纪80年代,仍有834间得到较好保存 。
岳飞、朱元璋、史可法、乾隆皇帝等历史名人曾在窑湾留下足迹 。爱国将军张华棠三年驻军,淮海战役首战窑湾,也为窑湾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 。抗日战争爆发后,窑湾古镇的商业逐渐萧条,解放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窑湾古镇的建筑和历史遗存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仍然是苏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 。改革开放后,窑湾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古镇的建筑和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普查和保护,确认古镇现存明清建筑群813间,建筑风格精巧,具有地方特色 。数百年繁荣孕育的历史、民俗、饮食、商业文化得以传承 。骆马湖湿地风光秀丽独特,湖产丰富,所产湖蟹、青虾、银鱼等远近闻名 。
窑湾出土的清代圣旨石碑石刻、壁画字画、刺绣瓷器等大量珍贵历史文物,存留下来的古商会馆、古庙、古桥、古槐等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码头之一,窑湾至今仍保留有传统的早市—夜猫子集 。窑湾古镇地处运河中段,过往船只一般需在这里停靠,晚上停泊早晨起航 。船家商贾需要在夜里购买生活必需品,长此以往形成夜集 。星夜赶集,黎明结束,也不耽误白天的农活,因此被百姓称为“夜猫子集” 。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描绘了“夜猫子集”的热闹场面:“梆打三更满街灯,恭候宾客脚步声 。四更五更买卖盛,十里能闻市潮声 。”
窑湾除了夜猫子集外,另一特色要属“窑湾三宝”,即为绿豆烧酒、窑湾甜油、窑湾桂片糕,以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
窑湾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也形成自己的特色菜肴——窑湾船菜 。所谓窑湾船菜,顾名思义就是在船上制作,船上食用的菜肴 。只是随着水运的衰退,船菜的制作地点也逐渐由水上转移到了陆地 。窑湾船菜主要取材于骆马湖的特色时鲜,如鳜鱼、毛刀鱼、银鱼、白米虾、蟹、藕、菱角米等 。丰富的食材铸就了繁多的船菜种类,其中尤以鱼胜 。如清蒸白丝、虾仁鸡头米、银鱼抱蛋、尖椒小干鱼等;汤羹类如富贵鱼头汤、湖蚌马蹄汤等 。
窑湾古镇有哪些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呢?
1、吴家大院
吴家大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71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窑湾古镇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宅院,也是古镇里的主要景点之一 。吴家原籍福建,主要靠经营烟丝发家,当时拥有房屋500余间,共有五处产业,拥有资产白银三十余万两,号称“吴半街” 。
明朝末年,福建沿海被清兵占领,当地明朝官员不肯降服清兵而遭缉捕 。清康熙十年,皇帝大赦一批沿海官员 。其中吴姓大户,原是明末海税官,被发配到窑湾落户 。定居窑湾后,因比较了解海上贸易,就做起了烟草生意 。吴家在窑湾一共经营了五处烟丝店,其中最有名的是“吴洪兴烟丝店” 。
现存的吴家大院共有四进院落 。第一进院为烟草展示厅,主要介绍烟草的起源与发展,用人物塑像、实物、壁画等手段展现了从采烟到最后装烟成品的过程;第二进院复原为吴家厨房、粮仓、佣人房所在地;第三进院场景再现了当时吴家的第三代子孙吴保廷行衙办案的场景 。当时吴保廷在京城官至四品,曾奉旨来窑湾赈灾,就把行衙临时设在了吴家大院;第四进院为吴家主人生活区,通过古旧家具摆设复原了当时情景 。在当时大户人家对于他们的住房和建房都是非常讲究 。东面住的是公子,西面住的是小姐,后屋住的一般都是家中长辈或者有身份地位的人 。
吴家大院沿袭了南方沿海的建筑风格,房屋构造全部采用明式的砖木结构,具有防台风防暴雨防盗的功能 。墙基比较厚实,具有防寒避暑的作用 。吴家因是窑湾大户,房屋高低自是讲究 。整体院落前高后低,这样出门的时候就要向上迈,也就寓意着步步高升 。
2、赵信隆酱园店
赵信隆酱园店始建于明熹宗三年(公元1623年),距今已有380多年历史 。这是古镇“前店后坊”布局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 。其酱、甜油产品自清乾隆时期一直作为御膳房的上等佐料,并因此而声名远播 。院内的酿造作坊沿袭了传统的工艺流程 。展室内详尽地介绍了酿造全过程 。该店于200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3、山西会馆
窑湾古镇山西会馆位于窑湾西大街,原为唐代关帝庙,院内有棵千年古槐 。
清康熙年间,清兵在山西施行“圈田令”,将地主土地夺去,将他们赶到苏鲁地震灾区荒无人烟地区开荒生产 。一批山西财主来到窑湾,看到古槐和关帝庙,便在此住了下来,关羽是山西人,他们希望关老爷能保护同乡难民平安,安居乐业,便集资在关帝庙建山西会馆 。清乾隆年间,尊孔敬儒,山西会馆主事闫一忍,在关帝庙建孔圣殿、岳王殿,在院中建钟鼓楼 。正中门楼书写“心印尼山”四字,钟鼓楼右边两块石碑刻记建会馆捐款人名单 。左边一块是建会馆事记,另一块是唐代建关帝庙事记 。
古槐树下有汉末时关公喂马槽和关公磨刀石 。会馆大院地面青石板铺地,院东西两边各建5间花厅 。正前门3间楼,正中大门上方石板刻“山西会馆”四字 。前门楼北面就是戏台,东西两边花厅楼都能观赏戏楼演戏,前门楼两边还有厢楼各一座 。
1920年,山西会馆改为邳县第二小学校,1949年改为新安县窑湾区小学本部,1958年改为新沂县抗美小学 。现保存东厢楼5间,后改为绿豆烧酒厂 。
【江苏新沂窑湾古镇】 4、大清窑湾邮局
窑湾的邮政业兴办于1874年,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最早出现邮政的城镇之一 。窑湾邮政最早为清前邮政,先后更名为大清邮政、民国邮政、新沂邮政局窑湾邮政所等 。至今窑湾邮政所仍正常处理邮政业务 。
- 江苏淮安韩信故里
- 世界文化遗产 江苏扬州个园
- 江苏镇江肴肉来历传说
- 江苏镇江金山的来历传说
- 江苏盐城 中国第一个海洋世界自然遗产
- 江苏苏州退思园
- 江苏苏州虎丘塔 东方比萨斜塔
-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东方天书
- 江苏镇江宝华山及其传说
- 江苏南通大圣借狼山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