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 江苏扬州个园

个园坐落于扬州市郊的东关街 , 前身是清初的寿芝园 。嘉庆、道光年间 , 两淮盐商黄至筠购得此园并加以改建 , 因种竹多 , 得名“个园” , 其意有挺直不弯 , 虚心向上之意 。
个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 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 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 , 以遍植青竹而名 , 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 。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
清代扬州曾有“园林甲天下”之誉 , 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 , 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 , 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 。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世界文化遗产 江苏扬州个园】 个园由清代嘉庆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 。园虽不大 , 但处处体现出造园者独具匠心之处 , 值得一提的是个园的叠石艺术 , 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 , 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
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 。从住宅进入园林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洞形园门 。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 , “个”者 , 竹叶之形 , 主人名“至筠” , “筠”亦借指竹 , 以为名“个园” , 点明主题 。园门两侧各种竹子枝叶扶疏 , “月映竹成千个字” , 与门额相辉映;白果峰穿插其间 , 如一根根茁壮的春笋 。主人以春景作为游园的开篇 , 想是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意吧!透过春景后的园门和两旁典雅的一排漏窗 , 又可瞥见园内景色 , 楼台、花树映现其间 , 引人入胜 。进入园门向西拐 , 是与春景相接的一大片竹林 。竹林茂密、幽深 , 呈现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
夏景位于园之西北 , 东与抱山楼相接 。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 , 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 , 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 , 叠石多而不乱 , 远观舒卷流畅 , 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 , 似峰峦、似洞穴 。山上古柏 , 枝叶葱郁 , 颇具苍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 , 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 。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 , 叮咚作响 , 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 , 静中有动 , 极富情趣 。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 , 洞之幽深 , 颇具寒意 , 即使炎热的夏天 , 人们步入洞中 , 顿觉清爽 。盘旋石阶而上 , 登至山顶 , 一株紫藤迎面而立 , 游人悠游其间忘却了无尽的烦忧 。
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 , 园之东部便是气势雄伟的秋景 , 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 。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 , 山势较高 , 面积也较大 。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 , 有“江南园林之最”的美誉 。黄山石呈棕黄色 , 棱角分明 , 如刀劈斧砍 。整座山体峻峭凌云 , 显得壮丽雄伟 。进入山腹 , 如入大山之中 , 险奇之处随时可见 。中峰高耸奇险 , 下有石屋 , 可容十几人 , 内设石桌、石凳、石床 , 通风良好 , 四季干燥 , 颇具生活意趣 。沿腹道攀援而上 , 至山顶拂云亭 , 顿觉心胸开朗 , 满园佳境 , 尽收眼底 , 正所谓秋山宜登者也 。尤其是夕阳西照 , 使整座山体洒上一层黄金 , 这时你才能领略造园者将此山面西的道理 。
造园者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 , 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 , 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 , 地面用白石铺成 。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叠 , 石质晶莹雪白 , 每块石头几乎看不到棱角 , 给人浑然而有起伏之感 。造园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假山堆叠得如一群狮子 , 远观似一头头雪狮欢腾跳跃 , 憨态可掬 。南面高墙上有二十四个风音洞 , 后面的巷风袭来 , 时而发出呼啸之声 。造园者不光利用“雪色”来表现冬天 , 还巧妙地将“风声”也融合到表现手法中去 , 令人拍案叫绝 。山侧的几株腊梅烘托出冬天的严寒 。正当人们面对端庄、静穆的冬景 , 感叹一年终了之时 , 蓦然回首 , 发现西墙上有一洞窗 , 露出了春景一角 , 似乎在向人们招手 , 暗示春天又将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