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道与独木桥的来历


阳关道与独木桥的来历

文章插图
阳关二字在国人的印象中再熟悉不过了,有很多古代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的诗词里面都出现过,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这些古代文人的诗词中,阳关却常常少不了给人一种荒凉悲怆的感觉,皆源于西域的茫茫大漠,如“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
生活中两个人闹了矛盾,不想再彼此往来,就会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意思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互不妨碍或影响 。“独木桥”很好理解,那什么是“阳关道”,为什么这两者之间不搭界呢?
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汉唐通往西域的交通门户 。
阳关较之玉门关更靠近中原,据《阳关赋>“阳关之雄,磐踞于龙首山前,横卧于古董滩间 。西出敦煌凡一百四十里 。南依党金山而险凭祁连、昆仑;北扶马鬃山而阻借合黎、天山 。经途所亘,狭长四千余里 。”可见为通西域的必经之路,汉唐时期由于商业的繁荣,往来商贾如云,所以逐渐形成大路 。
今日尚存的阳关大道宽约三十六丈,可知当初的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

阳关道与独木桥的来历

文章插图
阳关道由于地处西部内陆,风沙弥漫,河流经常干涸无水,自然无须架桥开路 。所以走“阳关道”和“独木桥”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独木桥不适于大江大河,唯江南水乡小道用之 。
一个向西,一个向东,自然难以扯上关系 。现多比喻二者毫不相干,没什么联系或必然的利益冲突;也指和别人脱离关系,不再来往或交流 。
阳关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关城,在如今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约75公里的地方,不过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后,如今只剩下遗址和残存的烽火台 。在敦煌西南南湖乡的古董滩,发现大量汉代古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陶片等,据此考古和历史学家分析,古阳关应该就位于古董滩附近,掩埋于漫漫黄沙之下 。北面墩墩山上的烽燧是残存的烽火台 。
汉武帝时赶走匈奴,将河西走廊地区纳入版图之中,设置河西四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在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和西域交界之处设置玉门关和阳关两关 。玉门关设置在先,阳关设置在后,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 。
玉门关和阳关一北一南直线距离约50公里,而且有长城相连 。二关互为犄角,扼守着河西走廊西端,是汉代西陲最重要的两座关口,也是古丝绸之路中重要的关隘 。西汉时曾设阳关都尉,阳关为治所 。南北朝后魏(北魏)时曾设置阳关县,北周时废 。唐朝曾设寿昌县,县治在阳关以东约3~5公里处,即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 。据《沙州地志》记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 。这里的“步”并非现今人们走一步的距离,唐朝时“步”为长度单位,一步约为5尺 。唐朝时的一尺约合现在30.7厘米 。换算下来,阳关城东西宽约31米,南北长约41米 。

阳关道与独木桥的来历

文章插图
汉唐时期,国力强盛,东西方交流频繁,丝绸之路作为连通西域、欧亚的商贸要道,非常繁忙 。丝绸之路到敦煌后分成南北两条路,北线出玉门关,南线出阳关 。南线就是阳关道,阳关相当于后世的海关,出入关是需要通关文牒(也叫度牒或关照)的 。相传玄奘取经后从西域返回长安就是走的阳关道,《西游记》中有一个情节大家一定有印象,唐僧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换通关文牒 。
如今尚存的阳关大道,宽约36丈(120米),就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也是非常宽的路了,可以想象古代人们看到阳关道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难怪称之为“阳关大道”了 。
阳关是何时毁坏的呢?据史料记载应可追溯至唐代,《沙州地志》记载当时“今见毁坏,基址见存” 。至于阳关为何会毁弃,却无人得知 。
【阳关道与独木桥的来历】 关于古董滩,当地有种说法:“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意思是古董滩古董很多 。
相传唐朝和西域于阗睦邻友好,将公主下嫁于阗国王,陪了很多嫁妆,金银、珠宝、玛瑙、玉器、首饰等应有尽有 。结果途经阳关休整的时候,晚上一场风暴来临,黄沙肆虐了七天七夜,所有的一切都被埋在黄沙之下 。流沙是不停移动的,后来人就捡到各种古董,据说曾有捡到金马驹的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为未可知,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就是阳关的废弃应该是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中原势力对这里的影响力减弱 。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西域的掌控,河西走廊被吐蕃侵占 。到了北宋时,这里又成了西夏的势力范围,丝绸之路也被中断,阳关不再受到重视,就慢慢废弃了 。
明朝再次将河西走廊纳入掌控,在嘉峪关以西设置七个卫所(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将势力范围西扩至哈密一线 。不过,关西七卫属于羁縻性质,真正的核心防线收缩到嘉峪关一带,阳关不再是关注的重点 。清朝时火力全开,将西域彻底掌控,自然没有重建阳关的必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