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唐经幢:上海最古老的建筑

松江唐经幢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地面文物,为石灰岩材质,幢高9.3米,现存21级 。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序,以及建幢铭 。各级分别以托座、束腰、圆柱、华盖、腰檐等形式叠成姿态优美的经幢,每级大部分作八角形 。整个建筑高大美观,雄伟秀丽,雕刻细腻,线条洗练圆熟,人兽以至花卉均有丰满之感,极具大唐艺术风格 。1962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石幢上所刻铭文记述了它的来历 。该石幢为松江笃信佛教者于公元859年(唐大中十三年)所发起建造的,幢身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用来为他们已故的亲人超度亡魂,以及让在世者消灾去病得福——由铭文可知,发起造幢者为乐安蒋复和吴兴沈直轸,前者为其亡母苏州朱氏、亡故的二弟和多病的幼子超度造福,后者为其亡父母超度——后由政府官员将其“立于通衢”(唐武宗会昌灭佛,毁寺院和其它佛教建筑,10余年后,松江人怕再毁佛寺时波及经幢,故不将经幢造在寺院内,而建于通衢) 。建幢之事得到了众人的支持,参与捐款捐物者逾150人,其中有官职者13人,女性30余人,所捐物品有裙、被、帐、黄衫子、绢绸、罗水、精珠等 。这些缘由在幢身所刻的建幢铭中有说明,捐助者名单与捐助物列表亦事无巨细地刻于其下 。
因千年来沉降物堆积,加上长期无人管理,到上世纪60年代,经幢已近一半埋在土中,仅可见到幢身及以上十级屹立于土墩上 。地面上各级均显倾斜,最大偏距为23.93厘米 。幢身及各级雕刻被风雨侵蚀严重,多处龟裂断残,幢上勾栏部分完整的仅剩八分之一 。土墩内情况不明 。
1962年,经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批准,拨专款对唐经幢进行修缮,由上海博物馆研究室专家作技术指导,文物修复工场负责具体修复 。首先清理土墩及经幢四周100平方米范围3米深的土层,发现在墩内幢身以下连底座尚有10级,底座旁围条石并筑约3米高的围墙,墙外再以石块和泥土堆成土墩 。在离地表1.6米处,发现石幢的宋代砖砌地面 。根据清理的情况,推断宋以后至明代,此幢风化及倾斜日趋严重,遂逐步采取围条石、筑围墙以至堆成土墩的方法以防止经幢坍塌 。清理中,还掘出有雕刻的石块残片6块,原是幢上之物,因损坏而落下的 。
同年,修复工作开始 。先将在地面的经幢各级拆卸下来,然后发掘地下各级 。挖至最底层一级后,发现幢基周围有唐代式样的砖砌铺地散水地坪 。边挖掘、拆卸,边对各级石构件标上方位、级次,进行拓片、摄影与研究,制定修复方案 。采用钻孔工艺将风化的石构件连结,委托给上海光明玉模厂施工,结构加固用不锈钢材料及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 。1963年5月,对经幢上部较小的雕刻部件进行试胶合,经多次试验实践成功,8月,21级石构件全部加固胶合完毕 。9月,开始复原安装 。为解决古代地面过低容易积水问题,决定在地下埋砌厚1.60米的条石基础,使经幢基础略高出周围地面 。基础地面按发掘考证资料铺设唐式砖砌散水地坪 。然后将21级石构件依次保持水平吊装拼接,在每级之间用古钱状铜板填塞空隙,调整水平位置 。1963年10月,复原安装施工完成后用硅橡胶喷涂经幢表面,以防青石吸水,延缓青石表面的风化 。1964年11月修复完工 。
今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这座经幢体态端庄而稳重,气势雄伟而秀丽,造型和谐而优美;各层的组合,束腰的配置,地面的铺设等十分得体,颇具观赏价值 。
自下而上,在青石的底座和台阶上,第一级为海水纹座,刻波涛卷浪,线条细腻 。第二级圆形盘龙束腰,刻群龙穿凿于洞窟,因严重风化,有部分残缺、无依据处不补 。第三级莲瓣卷云台座,分上下斜面和中间侧面,刻卷云、佛山及殿宇、单瓣仰莲 。石窟寺隐于山峦起伏间,建筑门枋,佛龛造像,刻于咫尺之石,极其逼真,系取材于北方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石窟寺庙 。
第四级,蹲狮浮雕,八面束腰每面一狮,前足挺立,突胸,雄健有力,面部皆残缺 。第五级唐草纹仰莲座,上斜面阴刻花草缠枝牡丹,下斜面刻莲瓣 。第六级菩萨浮雕束腰,八面每面镌如意头式壸门,门内有半结跏趺坐或全结跏趺坐的菩萨雕像,神态自若,面型圆满 。第七级叠涩,无雕刻 。第八级勾阑幢座,每角立望柱,两柱间镌勾片纹的石阑板 。
第九级与第十级为幢身,像粗大的八面形石柱 。第九级幢身下段,直径76厘米,高46厘米,刻捐助钱物人姓氏 。第十级幢身,上段直径76厘米,高177厘米,正西南起刻陀罗尼经序,每面10行,第二面第六行起刻经文,是唐周罽宾国沙门佛陀波利的译本,最后六行为建幢铭 。
第十一级狮首华盖,八角每角上有狮首,口含璎珞 。第十二级联珠,双半球,刻莲花和如意纹 。第十三级卷云纹托座,仰盘式,镌卷云 。第十四级四天王浮雕,东南西北四面各刻横眉怒目的天王像 。第十五级八角腰檐,翼角翘起,角端雕如意纹 。第十六级蟠龙圆柱,第十七级仰莲托座,刻莲瓣盛开状 。第十八节底座,上下叠合 。第十九座“礼佛图”浮雕,刻佛像、菩萨、供养人等十六尊 。第二十级八角攒尖盖,分上下两层,均有翘角 。第二十一级棱形平盖,素面,无雕刻 。
经幢整体雕刻不但层次清楚,而且相互呼应 。从经幢下面看去,基石上刻有海水波纹,线条细腻、柔和,观其正面清波涟涟,侧面似波浪溢出石外 。水纹座上为山龙束腰,八面刻有山岩云窟,云窟中有一条长长的蛟龙盘旋于山岩之间,时隐时现,充分显示了龙的威力 。将石幢海水波纹及龙表现为地下龙宫;以山岩、束腰表现为地上人间 。接着在山岩上出现了莲瓣卷云台座,台座外侧四周刻有山崖石窟及佛寺、佛像,上斜面刻有宝饰莲花,表现为云外天堂 。三层特征鲜明的实物图案,形象地组成了地下龙宫、地上人间、云外天堂的完整景观 。由此可见,经幢在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其风格、技艺、造型、布局,堪与唐代石窟雕刻媲美 。
【上海松江唐经幢:上海最古老的建筑】 唐幢流云是松江的十二景之一,有诗云:流云衬托唐经幢,丽日映绿树繁花中的唐经幢[5]出宫样状 。亭亭玉立幽静里,楚楚动人好风光 。日光晶晶时,在流云映衬下,幢身上的神仙和凡人,水族和走兽,微澜和鲸波似乎都活动起来了:礼佛的郡主及其随行人员虔恭地俯仰于菩萨庄严的莲花宝座之下;鳞光闪闪的蛟龙跃跃欲试,好像要穿石幢,腾飞到白云飘浮的蓝天上去;蹲狮翕动着它们的鼻翼,仿佛可以听见它们轻轻的鼻息;鱼虾在波涛滚滚的海水里缓缓游动……如果仰卧在草坪上,景色就更神异,经幢上的莲花卷云台和基座上的云朵同天上的流云融为一体,在和煦的清风中轻盈地飘荡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