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兴民俗古村:文子洞

文子洞古村落位于马田镇和平村 , 坐北向南 , 地形南北狭长 , 是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 。据村中客厅石壁记载 , 其刘氏先祖系板梁刘氏后裔 , 嘉庆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由板梁迁徙此地 , 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
文子洞新庄兴建于清末民初 , 由刘世焜所建 。古村落的修建历时数载 , 先由南门大厅开始修建 , 最后一栋建于1934年 , 墙砖有清晰的纪年记载 。占地面积16771平方米 , 建筑面积10959平方米 , 由6个大厅 , 70余间民房组成 , 村内建有朝门、晒谷坪、私塾、碉堡、仓库、牲畜栏、围墙 , 水塘、水井等配套设施 。
从朝门而入 , 首先看见晒谷坪 , 然后才是前后两排大屋 。前排是3栋独立却又相连的小院 , 当地人称这些小院为厅 。每个厅结构一致 , 内有4间民房 , 可住4户人家 。厅中有一个天井 , 用来采光透气 , 中间有一条2米宽的小巷 。巷内开有小门 , 可以连通整座村庄 。沿小巷拾阶而上 , 大约2米的高度 , 就是后排连体大屋 。一条麻石长街横亘在村中间 , 把村庄一分为二 。
后排的布局和前排基本一致 , 也是由3个大厅并列而成 。厅堂居中 , 两翼伸展 , 两侧厢房对称 。大厅共有12个房间 , 二进式结构 , 房内上下两层 , 地面泥土铺就 , 凉爽舒适 , 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二楼清一色木板楼面 , 透气舒适 。一架厚实的木梯连接楼面和地面两个空间 。
中间大厅是祭祀祖先的地方 , 廊檐庭阁 , 曲径通幽 。从大厅的最南端走到最北端 , 晴雨无碍 。厅内开着5个天窗 , 采光通风 。大厅中庭 , 左右两翼共有5扇大门 , 只要把大门一关 , 里面就是一个独立的空间 。整个村庄大门之中套着小门 , 户户独立 , 却又家家相通 , 既能相互照应 , 又可守望相助 。
壁上的彩绘 , 檐下的木雕 , 墙角的石雕 , 窗棂的花鸟 , 丰富多彩 。古村落的美渗透在青砖灰瓦 , 雕梁画栋、飞檐飘脊中 。屋顶高高翘起的马头墙 , 异彩纷呈 , 成为古村落独特的建筑景观 。
文子洞古村落具有完善的防御措施 , 坚固如磐 。据说 , 村庄前后曾修建了两座碉堡 , 3米高的围墙把整个村子围得严严实实 。土匪盗贼休想入村一步 。前后朝门 , 石街两端 , 都设有防护门、瞭望孔、枪眼 。大门一关 , 里面就是一个安稳的世界 。每有危急 , 四扇大门派专人守护 , 村里人外出挑水 , 劳作回来 , 守护人员从瞭望孔观望后才可开门放入 , 防范之严密可见一斑 。如今太平盛世 , 围墙、碉堡已不复存在 。
【湖南永兴民俗古村:文子洞】 抗日战争时期 , 文子洞曾遭受过战乱 。1944年 , 2000多名国军抗日官兵伤员驻扎在马田镇和高亭司一带 , 文子洞也驻扎了一部分伤员 。1944年冬天 , 村庄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 。村头的马头墙倒了半边 , 墙角至今还留有斑斑弹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