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民俗:都天庙会

旧时兴化城三班大会的概况
据有关资料记载,自清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起,兴化县府为顺应民间对水文化和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拜与信仰,同时为推进地方商贸业的繁荣、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将民间自发而松散的小型庙会予以融合,规定每年一度以商贸界(同业公所)为主体,牵头组织三班民间庙会,即农历五月十二日举办“城隍会”、五月十六日举办“都天会”、五月二十日举办“龙王会” 。此外还有“小龙王会”和只供不迎的“东岳会”、“蚂蚱会”、“斗香会”,以及规模较小的西城外鸭行业从业人员举办的“观音会” 。
为此,兴化城十个规模较大的行业同业公所(公会)组建了十班大会,即蔬菜行业的“万福会”、米业行业的“积福会”、估衣行业的“多福会”、南货行业的“降福会”、柴草行业的“接福会”、竹业行业的“庆福会”、京广绸缎行业的“增福会”、布业行业的“锡福会”、酒业行业的“普福会”和典当钱庄行业的“聚福会” 。所有大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人员情况,配置各俱特色的迎会所需锣鼓、乐器、旗帜、盖伞、木牌、亮牌、面具、宫灯、服饰、香亭、香炉、抬阁等行业道具,并拥有固定的议事和保管存放迎会用品的场地 。
目前,兴化城尚完整地保存两座同业公所建筑,为省内外所罕见 。其中蔬菜行业的同业公所“万福会所”,座落在东城外大尖米市河东侧,该建筑为清建民(民国)修,三进两厢庭院,占地约一千平方米 。另一座竹业公所会址,位于东城外竹巷拐弯处,门额砖刻“竹业公所”四个隶书阳文大字清晰可见 。出会期间,兴化城其他各行业如茶社、酒楼、脚班(搬运)、鱼行、银楼、木业、酱业、医药、理发、浴室、旅馆、犁木、手工作坊、戏班剧团、书场、小商小贩、手艺人等及儒、释、道、大德、居士、信徒和市民中的文娱骨干等三百六十行人士都以不同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内容参与庙会行列之中 。接二连三的三班庙会连续举行的十多天时间里,兴化城主要街区张灯结彩,焚香点烛、祭坛林立;数十条街巷人如潮涌;上千家商行店铺商品琳琅、顾客盈门;几十座寺、庙、观、堂香客不绝、烟雾缭绕;南北四门几十家茶社、酒楼、客栈、浴室欢声笑语、人满为患;“更新”、“新民”两大戏园、“瑞芳”、“裴福兴”两座书场,以及“都天庙”、“三官堂”、“城隍庙”里的戏楼等公共娱乐场所好戏连台、座无虚席 。西城外大小教场里、东城外“法轮寺”文峰宝塔一带广场,拉洋片、唱鼓儿书、吹糖人、捏面塑、猴把戏、耍杂技、摇碗、套泥人、算命、打卦无所不有;传统民间风味小吃、汤圆、糖粥、五香螺蛳、馄饨、豆腐脑、凉粉摊、热粽子应有尽有 。城内南北、东西市河及城外四周河边泊满了来自本县和周边县镇到兴化城看会、观光、买卖、敬香、求医问药、探亲访友的大小商船、帮船、运输船、住家船和农用杂船等,一时兴化城空前繁荣昌盛,恰似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
兴化每年农历五月中旬,亦为一个比较清闲的时日 。广大农村里的三麦、油菜籽均已收割进仓,秧苗也已栽插完毕 。三班大会选择此时举行十分适宜 。进入四月,各行业同业公所为迎会早作准备 。一是备好迎会经费(经费大都来自行业内部从年营业总额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厘金 。如鸭行业,每卖一只鸭子,抽取二厘)和一套执事,即仪仗队所需的各种牌、伞、旗、幡、锣鼓、抬阁、化妆品等 。二是确定人员组织分工有关“约驾”、“朝庙”等事项 。三是指导、布置落实出会路途中的祭坛摆设和浮桥的架设(即搭建北闸桥南侧、南上河边通向北上河边之间的一座浮桥 。东城外大码头通向大尖的一座浮桥 。后街通向大尖“天一池”浴室旁的一座浮桥,以及南闸桥东侧一座沟通南北公路的浮桥 。)道路的修整和一些宣传发动工作 。四是举行同业公所(公会)负责人及有关老板、绅士、名流、僧侣代表会议,协调行业公会出会次序,布置“城隍庙”、“都天庙”、“龙王庙”进行内外及周边环境整洁事宜 。以上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举办庙会的日子也就来临了 。
一是“约驾” 。五月十六日举办都天会,前一天晚上,即五月十五日晚上,兴化城主要商行店铺的大老板、十班大会(即同业公所)负责人以及地方上有名望的绅士、名流等,一个个身穿礼服盛装前往都天庙去举行隆重而庄重的“约驾”仪式 。届时,庙里道士列队迎候贵宾光临 。“都天大帝”神像前三牲供奉,香烟缭绕、爆竹声声、烛光冲天、钟鼓齐鸣、颂经一片 。一些前来“约驾”的老板穿上判官袍服,戴上判官面具,双手执笏,跪拜“都天大帝”,并祈祷明日午时请驾出巡,保一方平安富贵 。
二是“朝庙” 。五月十六日临近中午,各行业出会人员根据分工,化妆后备好各种道具,其他与会人员穿上各俱特色的服装 。有的穿隐黄色夏布大袜头上衣,白府绸裤子,有的穿竹布大褂子,有的穿横罗麻纱,一个个头戴斗蓬,列队到都天庙广场庭院集中举行“朝庙”仪式 。会董及各会负责人、装扮判官的人,都在“都天大帝”神像前上香、焚黄元、三跪九拜 。届时又是一阵鼓乐齐鸣、鞭炮声声 。
三是神像入座仪式 。“都天大帝”所坐的出巡神轿,为用红木精雕细刻、四柱盘龙、轿顶用琉璃制成,上置“五岳朝天”琉璃灯,轿盖四周围有绣着龙凤图案的绸缎短幔,轿底盘上安放一把龙凤太师椅,椅前书卷式长条供桌上置放黄布包裹的一方大印及香炉、烛台、茶碗、风灯、文房四宝等物 。神轿前后左右一门三窗均为敞开式,供游人瞻仰“都天大帝”宝像尊容 。待十班大会相继“朝庙”过后,神像入座仪式也就按道教有关规程举行,丝毫不能差错 。神像入座后,神轿左右两边,插上用黄布包裹的轿杠,同时在前后两边系好四副抬杠,八名差役打扮的轿夫和八名换杠轿夫,列队于神轿两侧,待命抬驾出巡 。在此之前,还举行“马弁”穿锥仪式 。
四是出会 。“都天会”出会时间一般定在午时,即中午11点至13点之间 。如遇大雨,则顺延 。队伍出发前,大会总指挥发出指令,一皂衣马夹差役打扮、手执京锣的汉子,快步沿出会路线“清街” 。他边走边敲锣,告示夹道观会人等让开道路,退居两旁、迎接仪仗到来 。随后,由四面直径约为120厘米的头锣开道 。四面头锣排成两行,每锣由一清代士卒打扮的壮汉挑着 。杠前为锣,杠后为黄布袋(内装石砂,为平衡用) 。走在队伍左侧的敲锣人用右肩挑着,锣脐朝外,左手执锣梆 。走在队伍右侧的敲锣人,用左肩挑着,锣脐朝外,右手执锣梆 。
“都天会”为13梆锣(“龙王会”也为13梆锣,而“城隍会”为11梆锣,亦说9梆锣,原因是“都天”和“龙王”皆为王位,“城隍”亦侯位) 。四面头锣同时按13梆一个节奏敲响,其音苍劲、粗犷、雄浑、悠长,哐哐之声给人以无比的震撼,方圆一、二里之外的深街背巷皆能入耳 。头锣身后是四人(另有四人随队而行,准备换杠)抬着一座用高级木料精制而成的高六尺、分上下两层、重檐亭阁式“香亭” 。亭内置双耳铜质大香炉一尊,内焚香气浓郁的大香 。“香亭”过处,观会人等纷纷向亭内投掷铜元、铜钱等香火钱 。接着为五把黄缎大伞 。用黄缎围就的伞盖周围两至三道圆形伞幔上,分层次密密麻麻地用毛笔正楷写满成千上万与会人员,以及对迎会作出贡献人员的姓名,故名曰“万名伞” 。
【江苏兴化民俗:都天庙会】 “万名伞”后是由两名壮汉名挑着一副木质花篮状的“茶担子” 。“茶担”上摆着古式有盖茶碗、插花瓷瓶等物 。其后伴随一支有二胡、笛、笙等乐器组成的乐队缓缓前行 。“茶担”过后,四人各执一面小京锣边走边敲 。四名身着不同色彩绸衣绸裤、头扎红绸竖式辫子的童男子(十七、八岁的未婚男青年),每人一手提着一尊烧大香的小铜香炉,一手执小芭蕉扇不停地朝小香炉里煽风 。两尊香炉后边是两少年各抱一只盛满大香的木质香筒,随时随地准备为香亭和香炉供香 。接着是红、绿、黄各两面长条形旗帜,六面旗帜分三排对称行走 。三色旗后为八名大小“判官”组成的方阵 。双手执笏的两个小判在前,一手提斗笔、一手握“生死簿”的大判在后 。每个判官戴着不同颜色、不同胡须的面具,如青紫色、大红色、深红色、绿色、墨绿色、粉红色、白色、金色等 。所有判官一律身穿大红、后背带兜、腰束玄色宽带,脚登皂靴 。判官过处,若有观会人员或店铺燃放一串小鞭,判官们便边走边表演“背剑”、“托魁”、“开门”等舞蹈,以示谢意 。判官方阵后为一队看了使人毛骨悚然的“丫叉小鬼”……再后面的是一副“锣鼓担子” 。
“锣鼓担子”是兴化城庙会中特有的民间文艺形式 。它用粗细不等的竹子扎成,外形酷似一顶长方形硕大花轿 。轿顶和檐四周均用彩色绸缎围就,四根柱子构成一方空间,挑担人站在其内,肩担一支长一丈有余的扁担,扁担两头伸出担外二尺多长 。扁担前边伸出部分上挂一面京锣,担右置放一只堂鼓,担后置一板鼓 。敲板鼓者一手执板鼓键,一手执响板 。担左右两侧各为两把“二胡”、两支“竹笛”、一“琵琶”、一“三弦”、一“小堂锣”、一“扯钵” 。“锣鼓担子”连同十一、二人组成的乐队连成一体,边行、边轮番演奏“苏武牧羊”、“梅花三弄”、“行街”、“八段锦”、“满江红”、“卖油郎”、“孟姜女”等几十首民间乐曲 。锣鼓配丝竹,既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又婉转悠扬悦耳动听 。
“锣鼓担子”后边为两个“抬判” 。“抬判”亦称武判,与阵前的“走判”即文判大不一样 。抬判身穿背后插着四面绣有龙凤鸟兽图案、带有飘带三角小旗的“长靠”,脚蹬粉底皂靴,红脸、黑色长须,威风凛凛地站在由四人抬着的长杠抬阁之上 。抬阁中间绑着一张曲背太师大椅,椅背、椅腿及抬阁长杠上都用红布包裹 。出行时抬判叉立在椅前,双手半握拳左右摇晃,名曰“甩摆” 。如过城门瓮、牌坊、瓦卷时,则坐在椅子上 。如遇寺、庙、观、庵及桥梁、祭坛时,则双手合抱、躬身下拜 。如遇商行、店铺放一串小鞭,抬判则在抬阁上表演“跌叉”、“渔翁撒网”、“鸭子淘食”、“风卷残云”、“黄鹤亮翅”等倒立、翻滚惊险动作 。此时,观众纷纷往抬阁上撂赏钱、赏物(纸扇) 。抬判过后,十班大会仪仗陆续而过 。如菜行业的“万福会”,白天迎会,会前为九把黄罗盖大伞,随队人员手提、肩扛上书“万福会”字样的红灯笼、三角黄旗和亮牌 。
晚上则改为五把琉璃(后又改为玻璃)大伞 。琉璃伞为六角立体形状,六个组合灯箱内可点燃六支蜡烛照明,十分好看 。伞后为十多人组成的“銮驾” 。文武执事均用鼎铜锡打制,其刀、枪、剑、戟十八般武器和飞禽走兽金瓜形杖头惟妙惟肖,十几面百脚幡彩色龙凤旗迎风招展,好不威武 。“銮驾”身后紧跟有头套面具,身着兰色“Y”字领滚边褂子、兰灯笼脚裤子,腰束红色飘带、手执长柄大荷叶和身着红色“Y”字领滚边褂子、红灯笼脚裤子,腰束兰色腰带,手捧内藏一只半遮半掩的“三脚蟾蜍”果盒,边走边扭的“和合二圣” 。有“二十四孝” 。二十四个老子,按顺序排列为:“孝感动天”的舜帝、“亲尝汤药”的汉文帝刘恒、“啮齿痛心”的孔子学生曾参、“单衣顺母”的孔子学生闵子骞、“为亲负米”的孔子学生子路、“鹿乳奉亲”的郯子、“戏彩娱亲”的老莱子、“卖身葬父”的董永、“郭巨埋儿”的郭巨、“涌泉跃鲤”庞氏、“拾椹供亲”的蔡顺、“刻木事亲”的丁兰、“怀桔遗亲”的陆绩、“行佣供母”的江革、“扇枕温衾”的黄香、“闻雷泣墓”的王裒、“恣蚊饱血”的吴猛、“卧冰求鲤”的王祥、“扼虎救亲”的杨香、“哭竹生笋”的孟宗、“尝粪忧亲”的庾黔娄、“乳姑不怠”的唐夫人、“弃官寻母”的朱寿昌、“亲涤溺器”的黄庭坚 。二十四个孝子(女),所处的时代不同、装束打扮亦不相同,令人叫绝 。
此外还有“刘海戏金蟾”、“济公活佛”、“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张仙送子”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出现在迎会队伍之中 。最为精彩的为高跷长阵 。八个不同体态特征的汉子,分别装扮成“铁拐李”、“兰彩娥”、“韩湘子”、“吕洞宾”、“曹国舅”、“汉锺离”、“何仙姑”、“张果老”八个仙人,其人物造型皆与传统图画中的八仙一模一样,叫人称奇 。
他们一个个腿绑长短不等的高跷(最高的六到七尺,最矮的四尺有余) 。每副高跷都有两个护卫,上下拱桥、过城门瓮、牌坊都由护卫人员托着或抬着过去 。京广绸缎行业的“增福会”除了銮驾仪仗外,还有由四人抬着、风车式内坐六名儿童,不停地上下翻转的“秋千” 。竹业“庆福会”和柴草业“接福会”的大伞为“竹子伞”(一人撑着,另一人托着行走) 。除了十班大会组成的出会仪仗外,各城门还有“内班会” 。其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小商小贩、闲杂人员等 。他们有的扮演丫叉小鬼、有的装扮文武判官、有的敲锣打鼓、有的吹拉弹拨、有的杠伞打旗、有的饰衙役、有的做犯人、有的当轿夫、有的作“马弁”,掺和在各会里“跑龙套” 。待十班大会游行队伍陆续走过,最后为“都天大帝”菩萨驾出巡 。“都天大帝”菩萨驾仿照帝王出巡圣驾:四面仓锣、四面黄旗、一把巨型遮阳黄罗盖伞、銮驾仪仗、宫灯、薰香炉香案和上书《睢阳太守》、《开元进士》、《御史中丞》、《都天大帝》、《江淮保障》、《代天巡狩》以及《肃静》、《回避》等字样的木牌、亮牌 。
其后为八人抬着的都天大帝入座的神轿 。轿后为几十名来自本城“天妃宫”、“东岳庙”、“华神庙”、“开元观”、“关帝庙”、“龙王庙”等道观,身着各种鸟兽花卉图案彩色道袍、各执唢呐、笙、箫、笛、管、琵琶、三弦、镗锣、点鼓(怀鼓)、大扯钵道士组成的乐队 。他们边走,边轮番演奏唐宋时代的道教古乐《浪淘沙》、《采莲子》、《清平乐》、《醉太平》、《虞美人》、《一剪梅》以及南昆乐曲《昭君出塞》、《十面埋伏》、《回营打围》、《雨打芭蕉》等 。此外还吹奏一些苏北及里下河一带流行的《下盘旗》、《芦江怨》等美妙动听、令人神怡、如入仙境一般的民间小调 。会的尾声为一群“磕拜香”的人 。他们每人备有一张用红布包裹着的小板凳,板凳上绑着小型香炉烛台,膝腿盖上绑着干粽箬和红布(当护膝用)身背包袱、雨伞 。逢桥、逢巷、逢寺庙庵堂、祭坛都要下拜磕头 。整个大会从头至尾长约两华里 。将它说成是一个民俗文化展示的流动大舞台,实不为之过分 。
自清嘉庆年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一百六十多年中,兴化每年都要举办迎神赛会(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因特大水灾而未举行) 。各行业十班大会队伍都是陆陆续续地出发,并不十分连贯 。而为庆祝兴化城解放两周年,1951年举行的迎会,是统一集合、统一出会,九班大会一齐出(因当时钱庄典当行已不存在,故其“聚福会”也就无法出会) 。加上刚从解放区“引进”的“秧歌舞”、“挑花担”、“荡湖船”、“跳毛驴”、“小放牛”、“打莲湘”、“打腰鼓”、“舞龙”、“舞狮”以及“洋鼓洋号”等文艺表演形式,而使兴化庙会更加别致、新颖、热烈、活跃,令人耳目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