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东雷上锣鼓

陕西合阳县城东40里的伏六乡,有个村子叫东雷 。村子南北是大沟,东面靠着黄河 。据老年人迷信的说法,村子是扎在“五鬼头”上,每年正月春时如果不给神热闹热闹,村里就不得安生 。现在自然没人信这种话了,但由此而形成的一种民俗——上锣鼓,却流传至今 。
“上锣鼓”一般在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三个晚上 。东雷村过去“上锣鼓”时是按南北两社分开的,现在则分成两队,每队三五十人不等 。所用的大鼓比一般鼓略小些,鼓面直径八九十厘米左右;铙钹却比一般的大一倍还不止,是在外地专门定做的,直径约五十厘米,有七八斤重,敲起来声音洪亮,传得很远,每队都有十多副 。此外还有八九面铜锣和一面小鼓 。
“上锣鼓”开始时,两队各敲各的,锣鼓经叫“排锣”,起着集合人员、统一节奏快慢的作用;接着敲“流水”,花样多,听起来热闹红火,主要为烘托气氛;等到进入“上鼓”阶段鼓点急促,如千军万马嘶鸣,似急风暴雨呼啸,观众站在旁边,仿佛置身于“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阵之中 。
此时,敲锣的人轮番上前,一脚踩鼓边,一脚蹬地,和敲鼓的人同时边敲边围鼓转圈,姿态雄健,动作有力,叫做“上鼓”,最多时有四个人同时上鼓,从高处俯视,有如一朵巨大的莲花有节奏地开合 。更有一名打扮十分滑稽的鼓手 。不时地从上鼓的人中间飞快地跃上鼓面,又急速旋下,若晴蜓点水,令观者胆颤心惊 。因为稍不小心,鼓棰就会打到他身上 。他的动作轻盈而有节奏,绝不会踩坏牛皮鼓面的 。
敲铙钹的站在周围,把饶钹高举在头顶,如众星拱月,敲得越发有劲,情绪十分热烈 。锣鼓声如松涛怒吼,浊浪排空,敲的和看的都觉得心情激荡 。敲到高潮处,鼓点变成“乱刮风”只昕领头的一声尖利悠长的口哨,有一方的棒小伙子扛起鼓便跑,另一方在后紧追不舍 。火铳在前面开路,巨响震耳,硝烟弥漫,火把高举,灯笼争辉,口哨声此起彼伏 。眼看快要追上了,一方便要把鼓摞到他的鼓上,另一方不但不肯让,还想反过来把鼓摞到他的鼓上哩,双方直争得难解难分 。争夺之中难免擦破点皮,流几滴血,但愈是这样大伙儿愈高兴 。因为据说见了血,妖魔鬼怪就被镇住了,来年一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数九寒天,敲的人都光着身子,交叉背着两串马铃,下面只穿裤衩,可一个个汗流满面.敲大鼓的还得有人在身后用小簸箕扇凉呢,但从来没有人感冒过 。敲啊追啊,直到深夜兴尽方散 。
“上锣鼓”的鼓点、气势和热烈场面,充分展现出渭北人民粗犷豪放、刚毅豁达的性格,是一株别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花 。但由于东雷村地处偏僻,一直不为外界所知 。近几年来随着民间艺术普查才开始对外介绍,引起了民俗、民间舞蹈研究工作者浓厚的兴趣 。渭南地区群众艺术馆和《陕西省民间舞蹈集成》编缉部先后来合阳拍摄了录像资料片;1987年春节,在陕西电视台摄制的“大家来祝岁”节目里,“上锣鼓”这一东雷村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才开始和观众见面 。
蒲城东雷上锣鼓
"上锣鼓"是一种较为古老的鼓舞形式,现仅在渭南地区合阳县伏六乡东雷村流传 。东雷村地处黄河西岸,自古是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隘,有"铁码头"、"看船嘴"之称 。旧时,村中的百姓除农耕外,不少人从事驾船摆渡或拉纤摇橹,终年在黄河上劳动生活 。为祈福求神、庆贺丰年,每年正月十五皆在村中修的三官庙前闹社火 。从正月初五清晨起,锣鼓队便挨门依户在群众院落中大敲大擂,俗称"镇穷鬼" 。上锣鼓的表演则是正月十五晚闹社火时的高潮,是最热闹最精彩的活动 。当鼓手们围鼓敲击达到高潮时,便悄不自禁地争先上鼓、边击边跳,因而,群众称其为"上锣鼓" 。
东雷村分南、北两社,以村中小巷为两社的分界线 。表演上锣鼓时,南北二社皆组织锣鼓队,先到对方社界中作挑衅性敲击 。先敲击的客社尽情狂敲乱舞一番时,主社的锣鼓队从各自家中冲出,客队锣鼓队立即向本社界内逃遁,主社锣鼓队急追,如能追上客社锣鼓队,便将自己的大鼓摞在客社的大鼓上敲击,以示压倒了对方,取得了胜利 。往往在客社逃跑、主社追赶时,会发生争斗,甚至酿成流血事件 。这时,有人高声呼喊:"见红了!流血了!"便由两社有威望的长者出面调解,双方一致认为有人流血、见了红,是件大吉大利的事,可以消灾免难、镇妖驱邪 。两社立即言和,锣鼓队合在一起表演,共同抒发节日之夜的狂欢心情 。如果主社追赶不上客社,主社的锣鼓队便在客社地界的广场上敲击表演,如此往返敲击追赶,直至深夜,筋疲力尽之后方得结束 。
表演上锣鼓时,场地四周燃起堆堆篝火,两社群众高擎火把,照得夜晚如同白昼,虽说是天寒地冻、北风凛冽之时,舞者却赤膊袒胸,只穿一条短裤 。每个锣鼓手的脸皆涂成红色、粗眉,有的头插野雉尾,有的头戴草帽壳,还有的戴一副用核桃壳制成的眼镜,也有的胸前戴着护胸罩式的饰物 。这种装饰打扮甚为奇特,仿佛让人们看到原始先民的某些形象 。表演时人数不限,往往是跳累了,立即有人进场替换,反复表演 。场内摆一个高65厘米、直径62厘米的大鼓,表演者围鼓站圆圈,有一人击大鼓,一人击小鼓,数人击大铙、大锣,以及执花环、簸箕者和两个戴大头的和尚 。表演至高潮时,大锣手们面对大鼓左脚踏于鼓帮上,不停地向顺时针方向跳转 。跳转的过程中,时而右脚蹬地纵身蹬住鼓帮,随即向左转身再跳下,如此不停地上鼓跳转,使表演高潮迭起 。
上锣鼓的锣鼓点分三段:首段名为[排锣鼓],演奏时间较短,目的在于招引观众,节奏平稳和缓;第二段为[敲锣鼓],俗称"流水鼓",节奏渐快,气氛热烈;第三段名曰[上锣鼓],又称"刮刮风",节奏强烈,音韵铿锵、动作幅度增大,锣手们开始争先蹬上鼓表演,周围执花环、簸箕者和大头和尚不停扭动,并大声呼喊、吹哨,放烟火者高擎火把,口含煤油,在场中喷放烟火,使表演进入高潮 。
由于上锣鼓的表演形式独特,风格古朴,从其气质、形象、情绪、气氛和审美趣味等方面看,确有原始氏族社会生活的风貌,以及氏族部落成员围着篝火高欢狂舞,纵情欢乐的痕迹,它的发现是研究陕西民间舞蹈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
上锣鼓的渊源
上锣鼓从何时起源的?没有史料记载 。问村里的老人,都说:"从先人手里就是这样" 。
【陕西东雷上锣鼓】 上锣鼓在每年的元霄节进行,一般闹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个晚上,有时候闹热了,也有延续到十七、八的 。东雷村大部分人姓马,按当地的习俗,新年伊始,家族都要举行祭祖活动 。正月初一拜祖宗时在一个祠堂里,称叔喊爷,长幼有序,恭而敬之 。到了元宵节,他们按地盘分成两社,各为其主,行同路人,甚至争胜好强,"大打出手" 。而元宵节一过,一切"争端"又都烟消云散,仿佛不曾发生过一样 。
南北两社对垒
为什么只有在东雷村才会有这种与众不同的上锣鼓呢?村里人有两种说法 。
一是为了祈福 。东雷村村东原先有一座规模很大的三官庙,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三位神灵,东雷村的人对水官礼拜最勤,是因为村子仅靠黄河 。靠水吃水,村里的人自然要祈求神灵保护,四季平安了 。于是出社火前,村中南北两社的"社火头儿"由老者作证,在村中土地庙前烧香祭奠,献上供品,热热闹闹的敲打一番,以此献媚与神,盼望神灵赐福与小民百姓 。
二是为了驱鬼 。东雷村东临大河,南北均是大沟,在黄河魂看东雷,凸出的一块土崖极象一个伸出的乌龟头 。老先人说:东雷村座落在"乌鬼头"上 。在村里的老人的爷爷的爷爷辈上,口耳相传的说法是东雷很邪门,如果一年不敲锣鼓,村里的年轻人便会横死、惨死、暴死 。按照风水上的说法,村子扎在五鬼头上,村外老有那些不安分的鬼魅伺机加害与人,每年开春如果不上锣鼓,不在激烈的争斗中留点血让那些家伙们瞧瞧,镇镇他们,村子便不得安生 。据说有一年元霄节村子里没有上锣鼓,不出正月便连续死了八九个年轻人,和十多条牲口,村里人惶惶不安,赶忙在二月二龙抬头那天上锣鼓,此后村里果然平安了 。
东雷上锣鼓表演的装束都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有的人用核桃皮钻个孔,做成"眼镜",涂的红红的,虽然不带面具,但和面具有同样的效果;也有的光头带个牛笼嘴,上面插一根红萝卜,红萝卜上再插一根鸡毛;很大一部分人用颜色开脸,没有固定形式的脸谱,完全随心所欲,涂绿摸红,不成章法 。
上锣鼓从表演形式到鼓点以及使用的鼓钹和演者的装饰都与周边村庄相异,更与外地不同 。它不讲究鼓的阵势,只使用一大一小两个鼓 。大鼓略比外村常用的鼓小点,鼓面直径约有60厘米,鼓高在85厘米左右 。铙钹要专门到外地去订做,比其他村的大一倍还不止,有七八斤重,用槌击之声音洪亮,可以传得很远 。因为颜色发黑,村民们都亲切地叫它为"黑老鸹" 。
蒲城东雷上锣鼓
"上锣鼓"是一种较为古老的鼓舞形式,现仅在渭南地区合阳县伏六乡东雷村流传 。东雷村地处黄河西岸,自古是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隘,有"铁码头"、"看船嘴"之称 。旧时,村中的百姓除农耕外,不少人从事驾船摆渡或拉纤摇橹,终年在黄河上劳动生活 。为祈福求神、庆贺丰年,每年正月十五皆在村中修的三官庙前闹社火 。从正月初五清晨起,锣鼓队便挨门依户在群众院落中大敲大擂,俗称"镇穷鬼" 。上锣鼓的表演则是正月十五晚闹社火时的高潮,是最热闹最精彩的活动 。当鼓手们围鼓敲击达到高潮时,便悄不自禁地争先上鼓、边击边跳,因而,群众称其为"上锣鼓" 。
东雷村分南、北两社,以村中小巷为两社的分界线 。表演上锣鼓时,南北二社皆组织锣鼓队,先到对方社界中作挑衅性敲击 。先敲击的客社尽情狂敲乱舞一番时,主社的锣鼓队从各自家中冲出,客队锣鼓队立即向本社界内逃遁,主社锣鼓队急追,如能追上客社锣鼓队,便将自己的大鼓摞在客社的大鼓上敲击,以示压倒了对方,取得了胜利 。往往在客社逃跑、主社追赶时,会发生争斗,甚至酿成流血事件 。这时,有人高声呼喊:"见红了!流血了!"便由两社有威望的长者出面调解,双方一致认为有人流血、见了红,是件大吉大利的事,可以消灾免难、镇妖驱邪 。两社立即言和,锣鼓队合在一起表演,共同抒发节日之夜的狂欢心情 。如果主社追赶不上客社,主社的锣鼓队便在客社地界的广场上敲击表演,如此往返敲击追赶,直至深夜,筋疲力尽之后方得结束 。
表演上锣鼓时,场地四周燃起堆堆篝火,两社群众高擎火把,照得夜晚如同白昼,虽说是天寒地冻、北风凛冽之时,舞者却赤膊袒胸,只穿一条短裤 。每个锣鼓手的脸皆涂成红色、粗眉,有的头插野雉尾,有的头戴草帽壳,还有的戴一副用核桃壳制成的眼镜,也有的胸前戴着护胸罩式的饰物 。这种装饰打扮甚为奇特,仿佛让人们看到原始先民的某些形象 。表演时人数不限,往往是跳累了,立即有人进场替换,反复表演 。场内摆一个高65厘米、直径62厘米的大鼓,表演者围鼓站圆圈,有一人击大鼓,一人击小鼓,数人击大铙、大锣,以及执花环、簸箕者和两个戴大头的和尚 。表演至高潮时,大锣手们面对大鼓左脚踏于鼓帮上,不停地向顺时针方向跳转 。跳转的过程中,时而右脚蹬地纵身蹬住鼓帮,随即向左转身再跳下,如此不停地上鼓跳转,使表演高潮迭起 。
上锣鼓的锣鼓点分三段:首段名为[排锣鼓],演奏时间较短,目的在于招引观众,节奏平稳和缓;第二段为[敲锣鼓],俗称"流水鼓",节奏渐快,气氛热烈;第三段名曰[上锣鼓],又称"刮刮风",节奏强烈,音韵铿锵、动作幅度增大,锣手们开始争先蹬上鼓表演,周围执花环、簸箕者和大头和尚不停扭动,并大声呼喊、吹哨,放烟火者高擎火把,口含煤油,在场中喷放烟火,使表演进入高潮 。
由于上锣鼓的表演形式独特,风格古朴,从其气质、形象、情绪、气氛和审美趣味等方面看,确有原始氏族社会生活的风貌,以及氏族部落成员围着篝火高欢狂舞,纵情欢乐的痕迹,它的发现是研究陕西民间舞蹈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
上锣鼓的渊源
上锣鼓从何时起源的?没有史料记载 。问村里的老人,都说:"从先人手里就是这样" 。
上锣鼓在每年的元霄节进行,一般闹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个晚上,有时候闹热了,也有延续到十七、八的 。东雷村大部分人姓马,按当地的习俗,新年伊始,家族都要举行祭祖活动 。正月初一拜祖宗时在一个祠堂里,称叔喊爷,长幼有序,恭而敬之 。到了元宵节,他们按地盘分成两社,各为其主,行同路人,甚至争胜好强,"大打出手" 。而元宵节一过,一切"争端"又都烟消云散,仿佛不曾发生过一样 。
南北两社对垒
为什么只有在东雷村才会有这种与众不同的上锣鼓呢?村里人有两种说法 。
一是为了祈福 。东雷村村东原先有一座规模很大的三官庙,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三位神灵,东雷村的人对水官礼拜最勤,是因为村子仅靠黄河 。靠水吃水,村里的人自然要祈求神灵保护,四季平安了 。于是出社火前,村中南北两社的"社火头儿"由老者作证,在村中土地庙前烧香祭奠,献上供品,热热闹闹的敲打一番,以此献媚与神,盼望神灵赐福与小民百姓 。
二是为了驱鬼 。东雷村东临大河,南北均是大沟,在黄河魂看东雷,凸出的一块土崖极象一个伸出的乌龟头 。老先人说:东雷村座落在"乌鬼头"上 。在村里的老人的爷爷的爷爷辈上,口耳相传的说法是东雷很邪门,如果一年不敲锣鼓,村里的年轻人便会横死、惨死、暴死 。按照风水上的说法,村子扎在五鬼头上,村外老有那些不安分的鬼魅伺机加害与人,每年开春如果不上锣鼓,不在激烈的争斗中留点血让那些家伙们瞧瞧,镇镇他们,村子便不得安生 。据说有一年元霄节村子里没有上锣鼓,不出正月便连续死了八九个年轻人,和十多条牲口,村里人惶惶不安,赶忙在二月二龙抬头那天上锣鼓,此后村里果然平安了 。
东雷上锣鼓表演的装束都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有的人用核桃皮钻个孔,做成"眼镜",涂的红红的,虽然不带面具,但和面具有同样的效果;也有的光头带个牛笼嘴,上面插一根红萝卜,红萝卜上再插一根鸡毛;很大一部分人用颜色开脸,没有固定形式的脸谱,完全随心所欲,涂绿摸红,不成章法 。
上锣鼓从表演形式到鼓点以及使用的鼓钹和演者的装饰都与周边村庄相异,更与外地不同 。它不讲究鼓的阵势,只使用一大一小两个鼓 。大鼓略比外村常用的鼓小点,鼓面直径约有60厘米,鼓高在85厘米左右 。铙钹要专门到外地去订做,比其他村的大一倍还不止,有七八斤重,用槌击之声音洪亮,可以传得很远 。因为颜色发黑,村民们都亲切地叫它为"黑老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