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三明每年春节都会举办一些民俗活动,而更多的民俗活动已然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我们一代代传承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明这些春节传统民俗,一起品品他们的“味道” 。
三元
草洋板凳龙
板凳龙又称梅竹灯,是起源于江浙地区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在集体所有制以前普遍存在于我国南方各省市的年度盛大活动 。这一元宵节习俗至今已几个世纪 。这一种汉族舞龙舞蹈,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 。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 。龙舞还有“干龙”、“湿龙”之分,“干龙”多为娱乐,“湿龙”则为求雨 。“龙”到之处,百姓必泼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湿 。
文章插图
松阳迎火把
松阳村有自己独特的闹花灯方式--“迎烛桥” 。烛桥有的一户一板,也有几户合一板的,其制法大体相同:分别在长约2.5米的厚木板两端钻孔为叉板,板上插好香烛,另制木抬杠(中间钻一圆孔)和木叉轴,表演时将桥板两两相连,便成烛桥,抬杠须固定于桥板各衔接处 。传说松阳村先主南朝公打退外患凯旋回村时,因路途较远,得知其进村天色已暗,乡民为迎接他早早地将蜡烛固定于桥板之上,串接而结队,并精心地将干竹片包裹油柴制成三四米长的大火把,伴以笙萧鼓乐,出队迎接 。迎接的烛桥灯因此流传下来,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松阳村精心制作的烛桥都会引起村里人的轰动,周边数里外的群众都要赶来瞧一瞧迎烛桥灯 。
沙县
际核过火龙
过火龙是流行于凤岗街道办际核村的一项民俗活动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晚上,烧炭火在地上铺成一条宽约1.5米、长约10米的火路,表演的人打赤脚从火路的这头跑向那头,以去掉一身霉气,换来来年福祉 。同时,在附近将砖头放入火中烧得通红,用手掏出,表示“抱金砖”获富裕的愿望 。据说,表演过火龙和抱金砖者,需斋戒并不近女色七天,否则,会烫伤手脚 。此民俗也许是源于先民对火的一种崇拜 。
夏茂鱼灯
舞大鱼俗称舞鱼 。传说在五百年以前由江西民间艺人来夏茂做工时所传教,至今在夏茂一带流传长盛不衰 。每年春节正月初一到十五,各村发起舞鱼队,举着用竹蔑扎绑骨架、用五颜六色纸张裱糊的鱼灯,在锣鼓乐中走街窜户,滚动穿梭,鱼光飞溅,表示祁福,象征年年有余 。鱼灯有鲤鱼灯和鳌鱼灯两种,表演花样却有百种以上,皆模仿游鱼的动作 。
大田
板灯龙
每年正月起,大田县许多乡村有迎龙的习俗 。“大田迎龙源于唐,而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今 。”可谓历史悠久,迄今已千余年 。大田板灯龙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统舞蹈类中的龙舞名单 。大田板灯龙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四部分组成 。龙由一人持龙珠引路,在乡间或街巷穿行,沿途房子主人均放鞭炮或烟花迎接,至开阔处“穿龙”、“跑龙”,几百节上千节龙疾走穿行,景象极其壮观,寓意深远,韵味无穷,既激励每个龙子张扬个性,又强调整个龙队的团队精神;舞起龙来千姿百态、挥洒自如,或扛或托、或提或摆,忽起忽落、忽左忽右......大田板灯龙保留了民众“龙信仰”的民间文化传统,它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刻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融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以广场性、广泛性、惊险性为其主要特征,是地道的百姓文化,具有民俗、历史研究价值和民间工艺传承功能,在闽中一带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
- 福建福州民俗:“做半段”
- 福建三明各地婚嫁习俗
- 福建建瓯水南塔
- 福建邵武傩舞
- 福建南平婚嫁习俗
- 福建建瓯挑幡
- 福建建瓯民间绝活“伞技”
- 福建政和:以茶代酒新娘茶
- 福建延平的“添丁节”和“添丁酒”
- 烛桥灯 福建延平蛇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