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茶百戏有一千多年历史,其特点是仅用茶和水为原料,通过在茶汤(泡沫)表面注入透明的水就能使其变幻出图案,不同于咖啡拉花采用不同颜色叠加(即在咖啡表面添加白色的牛奶形成图案),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
所谓的茶百戏,就是仅利用茶和水,使得茶汤纹脉形成文字和图案的古茶艺 。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 。发展到现代,茶百戏能使得茶汤中的图案显现、消失,如此反复变幻多次 。
茶百戏历史上深受皇帝和文人的推崇并盛行于福建闽北武夷山一带,清代后失传 。经茶学专家章志峰二十多年研究于 2009年恢复重现,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章志峰是目前唯一代表性传承人 。
文章插图
茶百戏始见于唐代,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到了宋代,由于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的推崇把茶百戏做到了极致 。宋徽宗不仅撰《大观茶论》论述点茶、分茶,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 。许多文人如陶谷、陆游、李清照、杨万里、苏轼都喜爱分茶,留下了许多描述分茶的诗文 。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描述了分茶的情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陶谷在《荈茗录》中记载:“百茶戏……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 。”元代后分茶逐渐衰落,清代后至今未见分茶的详细文献记载 。
文章插图
【闽北茶百戏】 茶百戏是我国珍稀的文化资源,是再现古代点茶、斗茶文化的重要技艺 。章志峰1984年从福建农大茶学专业毕业后致力于茶文化研究和交流,1997年到日本冲绳留学茶叶技术,通过日本茶道初步了解了点茶法 。
2004-2005受外交部选派,作为中国首位茶学专业的国际交流员到日本讲授中国茶文化期间,系统地学习了一年的日本茶道里千家流,从日本茶道的点茶法和点茶工具得到启发 。
文章插图
2005年起通过对团饼茶制作、抹茶加工和分茶技巧五年间进行几百次的试验,终于在2009年春,初步恢复了分茶技艺,可以在茶汤中现出文字和图像 。
茶百戏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是液体表现字画的独特艺术形式,由于茶汤显现纹理丰富自然灵动,同时,在同一茶汤可以变幻图案多次 。茶百戏以其独特表现力表现了中华艺术的意境美、线条美和朦胧美,其新颖独特的表现力特别适于表现中国传统风格的山水花鸟图案,对观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适于游人观赏、品饮、体验,适用于各种接待和大型庆典活动,可以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和文化旅游的档次 。
文章插图
茶百戏是欣赏和品饮兼备的新型茶产品,具有独特的品饮价值,即可用抹茶通过点茶法欣赏和品饮,亦可用团饼茶冲泡品饮,是跨越时代的艺术珍品 。
茶百戏是独具保健功效的茶产品,可以丰富中国的养身文化 。茶百戏采用点茶法,将茶汤连茶末一同饮用,较之现代的泡茶法人体可获得更多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如谷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等,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保健功效 。分茶以其新颖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适用于各种庆典和展会活动,较好地提高活动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
文章插图
- 闽北建阳民间饮酒文化:猜拳行令
- 闽北的饮食文化
- 福建邵武傩舞
- 闽北大干村和卜空村的传说
- 沿袭千年的政和茶习俗
- 福建政和:以茶代酒新娘茶
- 天水罐罐茶
- 碧螺春茶的美丽传说
- 象窝禅茶的传说
- 茶具的“五行”相生相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