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 , 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 。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兰州羊皮筏子分大、小两种 。最大的皮筏用600多个羊皮袋扎成 , 长12米 , 宽7米 , 6把浆 , 载重量在20至30吨之间 。) 。这种皮筏一般用于长途水运 , 从兰州至包头 , 每天顺流行进200多公里 , 12天可抵达包头 。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 , 适于短途运输 , 主要用于由郊区往市区送运瓜果蔬菜 , 渡送两岸行人等 。
兰州市因黄河穿城而过 , 这独特的地域特征滋生出独有的水上运输工具———羊皮筏子 。自2006年羊皮筏子被省文化厅正式确定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 , 七里河区文化局又开始了羊皮筏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 。
皮筏分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 。黄河流域的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牛羊成群 , 为制作皮筏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最初是用牛皮胎进行水运 , 以后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 将牛皮袋捆在木排下制成皮筏 , 发展到后来 , 由于羊皮有材料多、制作简便、便于组筏、轻便、易充气、易搬运等特点 , 而兴起了羊皮筏子 。
历史起源
羊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 , 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也是古代沿习至今的摆渡工具 。古代劳动人民“缝革为囊” , 充入空气 , 泅渡用 。唐代以前 , 这种工具被称为“革囊” , 到了宋代 , 皮囊是宰杀牛、羊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 , 不再是缝合而成 , 故改名为“浑脱” 。浑做“全”解 , 脱即剥皮 。人们最初是用单个的革囊或浑脱泅渡 , 后来为了安全和增大载重量 , 而将若干个浑脱相拼 , 上架木排 , 再绑以小绳 , 成为一个整体 , 即“皮筏” 。它是黄河上游的主要运输工具 。古诗:“纵一苇之所如 , 凌万顷之茫然” 。就是指皮筏破浊浪 , 过险滩的情景 。
中国的皮筏历史悠久 。《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 , 王遣兵乘船(即皮筏)南下水 。”《旧唐书.东女国传》:“以牛皮为船以渡 。”《宋史.王延德传》:“以羊皮为囊 , 吹气实之浮于水” 。兰州羊皮筏子 , 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 , 据守兰州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判乱 , 西宁总兵官王进宝奉命讨伐时 , 曾在张家河湾拆民房 , 以木料结革囊夜渡黄河 , 大破新城和皋兰龙尾山;六月 , 王辅臣兵也造筏百余 , 企图渡河以逃 , 王进宝率军沿河邀击 , 迫使王辅臣兵投降 。可见 , 至少在320多年前 , 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筏的读音是:发第2声 。
皮筏制作
制作羊皮筏子 , 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 , 从羊颈部开口 , 慢慢地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 , 不能划破一点毛皮 。将羊皮脱毛后 , 吹气使皮胎膨胀 , 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 , 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 , 经过晾晒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 , 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 。民间有杀它一只羊 , 剥它一张皮 , 吹它一口气 , 晒它一个月 , 抹它一身油即可 。用麻绳将坚硬的水曲柳木条捆一个方形的木框子 , 再横向绑上数根木条 , 把一只只皮胎顺次扎在木条下面 , 皮筏子就制成了 。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 , 吃水浅 , 十分适宜在黄河航行 , 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开之后携带 。
皮筏价值
从光绪年间至今世代沿袭 , 羊皮筏子连续不断承载了几十代人的劳动、生活、交通运输的历史使命 , 这是它的历史价值;羊皮筏子造型美观、独特 , 很具观赏性 , 已被制作成雕塑、工艺品等 , 这是它的艺术价值;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是研究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项目 , 这是它的文化价值;它是食品的衍生制品 , 不消耗资源能源 , 制作容易 , 操作简单 , 无噪音、无污染 , 所以它还具有经济实用价值 。
但是 ,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和交通设施的便捷 , 它的货物运输和载人济渡的功能基本丧失 , 主要功能转向娱乐 。无法预测 , 也许若干年后会被其他丰富的娱乐项目取而代之 。因为需求量小 , 传承人越来越少 , 羊皮筏子处于濒危的境地 , 其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其运输功能丧失、旅游又尚未兴起时 , 就曾一度中断 , 处于消亡状态 。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 , 羊皮筏子漂流作为一种特色旅游项目 , 由民间自发组织才又重露头角 。所以 , 羊皮筏子的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
皮筏特征
兰州羊皮筏子由清光绪年间兴起 , 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 传承不断 。它是以兰州为中心的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皋兰县及省内的靖远县、永靖县、景泰县;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青铜峡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和青海省的循化县等地的重要水上运输工具 。它是以羊皮为囊 , 充气、扎缚 , 以木架捆绑而成 , 分为600个和460个皮胎的大型、360个皮胎的中型、330个皮胎的小型载货筏和13个皮胎组成的载人皮筏4种 。其特点是只能顺流而下 , 不能逆流而上 , 可谓“下水人乘筏 , 上水筏乘人” 。
羊皮筏子的驾驭根据筏子大小不同 , 由1名至8名筏工组成 , 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掌桨领航 , 其他筏工统一听从号令 。过去黄河水道既无水文资料 , 又无导航设备 , 运送过程十分凶险 , 所以形成了很多禁忌 , 如每次开筏前 , 筏客们都要沐浴净身 , 选好“黄道吉日” , 然后杀鸡宰羊 , 祭祀河神或龙王 , 他们十分忌讳讲“破、沉、撞、没”等字眼 , 只许乘客称呼他们为“掌柜的”或“把式” , 不许称呼“筏子客”或“航家” 。路过一些“事故多发地点”时 , 禁止乘客询问地名 , 漂流途中每见河神庙或龙王庙 , 都要停下来进庙烧香磕头 , 祈求一路平安 。
保护意义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倡导 , 羊皮筏子的保护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羊皮筏子采取保护措施 , 首先是保护传承人 , 将其制作工艺、驾驶技术、人文的生存状态保存下来 。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成立专门保护机构;配备专门保护人员;列入名录形成档案;拨出专项保护经费 。七里河区文化局开展了羊皮筏子的普查工作 , 主要是对其分布状况、运营情况及传承人的普查 , 同时请有关专家进行调研论证 , 并指定保护责任人 , 撰写相关材料、申遗 , 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 。
【羊皮筏子】 兰州羊皮筏子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是经费问题 , 二是民间行为的运营方式缺乏管理和指导 , 今后应成立羊皮筏子保护协会 , 对其技术、制作、驾驶及运营等进行规范管理和文化意义上的保护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羊皮筏子走到今天的境况 ,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如今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 , 满足了现代人的文化生活需要 , 仍是黄河文化的一部分 , 为黄河风情线增光添彩 。它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实用功能 。而将这一凝聚着古代文明的工具保存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