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亦名伏灵、伏菟、松腴,是一种菌类中药,为多孔菌科茯苓的干燥菌核,主要寄生在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 。茯苓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7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把它列为上品 。伏灵之名出于《史记·龟策列传》,传云:“所谓伏灵者,在菟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 。”
【“茯苓夹饼”的传说】 《淮南子》也载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 。”
茯苓过去以云南所产品质最为上乘,故有“云苓”之称 。安徽省安庆一带所产的茯苓以硕大著称,称为“安苓” 。现今以湖北省产量最大,罗田县被称为“茯苓之乡” 。
茯苓药用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利小便 。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记载有113方,其中用到茯苓的处方多达40余个 。茯苓入药时又有茯苓皮、赤茯苓、茯神等品种: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外皮,一般认为其利水消肿作用较强,且功专皮肤水肿;赤茯苓为茯苓内肉色红者,一般认为其清湿热、利小便的作用较强;茯神为茯苓菌块抱松根而生者,一般认为其养心安神作用较强;除此之外,在治疗心悸怔忡、恍惚健忘时,一般使用朱砂拌的茯神——称为朱茯神,其安神定惊作用更显著 。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经,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是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惊悸健忘的要药 。《用药新法》载:“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 。
相传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战时,小雨连绵不断地下了好几个月,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染上了风湿病,眼看兵败临城,成吉思汗十分着急 。后来,有少数几个士兵因偶尔服食了茯苓,风湿病得以痊愈,听说此事后,成吉思汗大喜,他急忙派人到盛产茯苓的罗田县运来大批茯苓给将士们吃,兵将们吃后风湿病好了起来,成吉思汗最后打赢了仗,茯苓治疗风湿病的神奇功效也被广为传诵 。
历代医家及养生学家都很重视茯苓的延年益寿之功 。早在两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即有记载,说“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到了魏晋时期,服茯苓以求长寿已成风尚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辞官退隐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赐给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饵”(《梁书·陶弘景传》),可见当时已把茯苓视为延寿珍品 。
唐宋时服食茯苓也很普遍,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就很会做茯苓饼 。他曾指出,做茯苓饼“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据说苏东坡年已六旬还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强健的身体,可能与他常吃自制的茯苓饼有很大关系 。明清时代,茯苓作为高级滋补食品更为世人所珍爱 。
据说,慈禧太后为了保健养身,对“茯苓夹饼”特别厚爱,使“茯苓夹饼”盛行于世,成为京都名食,饮誉至今 。
- 恒山飞石窟的由来
- 邳州丧葬习俗
- “一盏茶”、“一柱香”及“一顿饭”是多长时间
- “七江炭花舞”:梅山文化中独特的民俗舞蹈
- 河南“鬼节”习俗
- 中原民俗:“踩药渣”
- 豫西民间婚礼“打花脸”习俗来历
- 寿宁人的“乞丐节”
- “新四大发明”塑造中国创新形象
- 宣威“玉美人”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