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是我国淮河流域,特别是淮北一带农村十分盛行的歌舞形式 。相传,最早的花鼓灯只是跑跑队形,做几个简单的动作,扭两下身段 。到了后来,淮河的水灾消退,庄稼丰收,人们便开始大闹花鼓灯 。于是花鼓灯从自娱性向表演性方向发展,丰富了舞蹈动作和表现力 。解放后,优美多彩的花鼓灯再次受到舞蹈工作者的重视,通过不断的交流提高,使花鼓灯从原来的民间广场演出形式发展成为舞台表演艺术,并加以完善 。
花鼓灯歌舞艺术包括舞蹈、歌唱和小戏 。歌时不舞,舞时不歌 。在民间人们给花鼓灯艺人起的绰号有“小金莲”、“小白鞋”、“草上飞”等,就不难看出花鼓灯舞蹈非常讲究脚下工夫 。动作溜得起,刹得住,放和收十分鲜明,既有速度、力度的对比,又有拧倾、刚柔、动静的对比 。舞蹈中男子还要有精彩的翻筋斗 。花鼓灯中女子叫兰花,男子叫鼓架子 。男女在表演上十分细腻,手绢和扇子是花鼓灯舞蹈的表演道具,运用十分奇妙,在诸多同样道具的汉族民间舞中特别突出,使得它既有北方的刚劲古朴,又有南方的灵活秀丽 。
花鼓灯艺术是我国民族民间优秀艺术,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中国汉民族舞蹈的杰出代表和中国九亿农民艺术代表,在世界舞蹈艺术中有独特地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资源,被誉为“东方芭蕾” 。
2006年5月20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花鼓灯美丽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期,在淮河岸边的涂山氏国,禹的后人为了纪念大禹和女娇,在涂山上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都赶禹王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据说从此就有了花鼓灯 。
但花鼓灯真正有史可考应源于宋代
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怀远、凤台一带” 。事实上,宋代以来,用音乐、舞蹈、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简单的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已成为汉族民间歌舞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 。花鼓灯把情节性的双人歌舞与情绪性的集体歌舞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的出现应该符合宋代汉族民间歌舞的发展潮流 。说花鼓灯源于宋代应当比较符合实际 。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花鼓灯流行区域逐步扩展,逐渐形成了以蚌埠怀远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二十多个市、县 。特别是1932年,淮河流域人民为了庆祝大灾后的丰收,大闹花鼓灯,这一时期,花鼓灯的表演艺术有了很大发展,舞蹈动作更丰富 。
花鼓灯在民间流派众多 。就流传地域和表演风格上来看,大致可分凤怀两派 。凤派讲究男女角色的传情,动作小巧玲珑,优美细腻,怀派讲究动作轻捷,风流洒脱 。
【安徽花鼓灯】 凤台花鼓灯
凤台花鼓灯流行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凤台及周边地区 。凤台花鼓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及人文环境 。凤台古称州来,又名下蔡,位于淮河中游,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
凤台花鼓灯历史悠久,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萌芽到成熟阶段 。凤台花鼓灯起源于宋、元时期,至清代中叶已初具规模,趋于成熟,深受人民喜爱,成为流传甚广的民间艺术;二是清末民初阶段 。花鼓灯在凤台基本形成自己的流派特色,为解放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阶段,花鼓灯登上了高雅艺术的殿堂,被誉为中华民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四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阶段,花鼓灯艺术受到重视,重获新生 。
颍上花鼓灯
颍上是花鼓灯的故乡 。颍上花鼓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且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淮河流域广大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 。颍上花鼓灯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著与向往 。颍上花鼓灯除在题材、形式、音乐、舞蹈等方面与淮南、蚌埠两地区的花鼓灯有相似之处外,亦有自身的特点 。它舞蹈动感特强,节奏紧促有力,动作韵味十足,速度快捷敏锐,架势变换频繁,表演场面炽热欢腾,演员情绪欢快激昂,唱腔粗犷高亢,整个演出气氛堂皇富丽,地方特色浓郁 。颍上花鼓灯表演者由数名鼓橛子、腊花对偶组成,通常由领首的第一个鼓橛子(叫杈伞把)领舞出场,主要有大花场(跑大场)和小花场(跑小场)等段落 。
颍上花鼓灯大多即兴演唱,多用锣鼓敲击(常用鼓、锣、镲、小锣等四件),锣鼓经无谱,常用凤凰三点头、长流水、小五番、十八番、大刹点、小刹点等,大多即兴变奏,随舞蹈变化而变化 。音乐多采用民族五声音阶,常用宫和羽、徵混合调式 。颍上花鼓灯有《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一批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和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 。
蚌埠花鼓灯
蚌埠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超常度高,时间差大,瞬间舞姿复杂多变,这些构成了花鼓灯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使花鼓灯成为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优秀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
花鼓灯的舞姿和动作很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有变化 。蚌埠地区出现了冯国佩、常春利、郑九如、石经礼、杨再先等一批花鼓灯名家,还产生了《游春》、《抢扇子》等一批有影响的节目,形成了"千班锣鼓百班灯"的鼎盛局面 。
- 安徽民俗文化
- 丹凤县民俗:路灯会
- 苹果6S来电闪光灯,iPhone6S来电闪光灯怎么设置
- 澄海南砂乡“营灯”习俗
- 丹凤县民俗:送灯
- 安徽麒麟镇的来历及“麒麟送子”的传说
- 潮州歌册:百屏花灯歌
- 温州塘下湗村民俗 抢排殿猪
- 温州瓯海泽雅闹“挑灯”
- 河南“灯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