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七月半”

农历七月初至十六日 , 是中元节 , 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 , 也称“鬼节” , 是旧时民间祭祀祖先的节日 。据传 , 农历七月不敢迎娶 , 以为中元节开了鬼门关 , 恐中邪招灾;晚间孩子要早入房 , 怕冲鬼邪 。七月半最重要的习俗是“送纸” , 凡是已嫁的女子 , 娘家父或母逝世的 , 必须备办祭品 , 十五日之前回娘家致祭 。这期间 , 家家户户都在祭拜先祖 , 准备的祭品有:饭团(也可用长馒头替代) , 鸭子(也可猪脚等替代) , 茶 , 酒 , 香 , 烛 , 棋盘 , 斗钱 , 冥币等等 , 祭祀祖宗 。
仙游人在过去遇到“七月半”来临 , 就忙开了: 民谣云:“初九初十 , 金水滴滴;十一十二 , 金粿赏味;十三十四 , 挑来挑去 。”初九日起 , 家家忙着做“薄荷糕”和“金粿” , 金龟(金粿浆)滴滴;十三日祭祀祖先 , 俗称“接公妈”;持续至十六日“送公妈”始止 。
“薄荷糕”的做法是:以上等冬米舂细、过筛、拦上白白糖、压实后 , 置于蒸笼中蒸制而成 , 同时还加上少量薄荷 , 故名薄荷糕;“金粿”的做法是:用干旱稻草、干黄豆枝叶烧成灰 , 冲水过滤后 , 成为含碱的“金水”和糯米磨粉搅拌成浆 , 蒸成带金色的米粿 , 也有用小米磨粉拌“金水”蒸成金粿 。把糯米浸水后磨成浓米浆 , 加适量食用碱制成 , 蒸成后形如圆盘 , 色呈金黄 , 故名“金粿” 。金粿是莆仙民间过中元节的主要供馐 。金粿质粘软 , 不用刀切而用线割 。
【仙游“七月半”】所谓“挑来挑去” , 是指女子回娘家祭奠已殁的父母 。七月十五日主祭日 , 亦称“接公妈” 。这一天 , 不少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和在外省市工作、打工的亲人 , 赶回家乡 , 全家人聚集一堂 , 共祭祖先 。这个时节 , 因为天气炎热 , 莆仙百姓俗称“公妈热” 。各家祭品 , 一般以素菜、干果为主 , 避免食物霉变 。所以 , 主祭品主要是金粿和薄荷糕 。中元节晚上 , 莆仙一些寺庙还举行普度和孟兰会 , 沿海民间也有“放水灯”的风俗 。所谓“放水灯” , 即用白纸叠折成各种花朵、船只 , 在中间点上蜡烛 , 放飘水上 。七月十六日 , 各家举行“送公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