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立夏风俗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
节气起源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而“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
客家立夏的风俗
客家人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因此,客家的传统节日习俗,往往也带有明显中原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那么,经过这么久,客家人自己的习俗还在流传吗?一起来看下客家人立夏习俗:
一、吃鸡肠面
客家人很喜欢吃鸡肠面,在永定太平里,每逢立夏,家家都有吃鸡肠面的习惯,每人都要亲手揉制鸡肠面 。这时,老人会念叨说:“长长鸡肠面,人人都要食;立夏吃了面,人人脚骨健 。”家长们希望家人吃了鸡肠面,都会变得精力旺盛,身强体壮,无病消灾,干活起劲,寿命变长等 。
二、吃立夏饭
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 。
三、煮蛋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忙着烧茶叶蛋 。女孩子们早就在比谁心灵手巧了,她们拿着已裁好的十多根毛线,自己亲手编织出细巧的蛋袋 。喷香的茶叶蛋烧好了,小伙伴们就会选几个外壳硬的茶叶蛋,装进已编好的蛋袋中,围在一起进行碰蛋比赛 。
四、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讲着吉利话 。秤人这一风俗的由来,民间的传说虽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与刘备的儿子阿斗有关 。
五、忌讳坐门槛
立夏日有忌坐门槛的说法,特别是孩子 。俗传立夏坐门坎,夏天里会疲倦多病,且一年精神不振 。
立夏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 。心为阳脏,主阳气 。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
“暑易伤气”,“暑易入心” 。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 。因此,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主 。
饮食
【客家立夏风俗】 在饮食上,常吃坚果能够有效强心护心 。如常吃干果、杏仁、山核桃和花生等坚果,都有助于保护心脏 。而由于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造成前文所说的“苦夏”,所以夏季应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如白菜、苦瓜、丝瓜等 。
夏季养心补心,除了多吃清淡食物,还应多吃些赤色或苦味食物,以养心安神,如小枣、莲子、百合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早晚餐时喝粥和汤类对身体也大有好处,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可健脾祛湿,补养身体 。
养神
夏季除了饮食养生外,贵在养神 。《素问·上古大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养神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进入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往往心躁不安,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症状 。所以在精神调养方面,夏季应静心养性,清心寡欲,戒大喜大悲 。多静心养神,少贪心杂念 。
运动
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 。中医养生中讲究“冬藏夏放”,也就是说冬季要注意营养和能量的积累,而夏季就要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所以,晨练是不错的选择 。大家应早睡早起,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