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宴席曲

回族宴席曲 , 是回族人在婚礼、喜庆、伊斯兰节日演唱的民歌形式之一 。又称“家曲”、“菜曲儿” 。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 。分为表礼、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等五类 。这些宴席曲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 , 可以说是全景式表现回族历史的音乐史诗 , 是研究回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的重要资料 , 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口头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列为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回族宴席曲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 , 是纯粹的回族音乐 。宴席曲由元代回族中流传的“散曲”演变而来 。宴席曲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调的色彩 , 同时 , 又吸收了中国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 , 其曲调风格几乎涵盖了西北民间音乐的特点 , 并且保留着元、明、清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歌舞小曲的古老风貌 。
回族把结婚办喜事称为“吃宴席” , 专门在婚宴或其它喜庆场合演唱的曲子叫宴席曲 , 也叫“菜曲儿” 。演唱宴席运用的是娓婉、细腻、活泼、优美等声腔 , 有时竟至哀婉凄切 。演唱时一般不要乐器伴奏 , 全凭丰富的声音、表情 , 载歌载舞 , 伴有舞蹈动作取得感人的效果 。宴席曲既长于抒情 , 又善于叙事 , 优美朴素 , 人们参加回族的婚礼 , 喜庆伊斯兰节日 , 或在回族同胞家中作客 , 常常会听到优美的回族宴席曲 。
宴席曲的曲调大都婉转又而柔和 , 歌词优美而又动听 , 节奏欢乐而又轻快 , 气氛喜庆而又热闹 。演唱者边歌边舞 , 有时唱到动情处不期然间众人会齐声而合 , 使每个参加婚礼的人都如痴如醉 , 其乐融融 。为新婚典礼锦上添花 , 喜中加乐 。除了欢快、风趣、喜庆的一面 , 宴席曲的灵魂在于它所携带的浓浓的忧郁 。
宴席曲的曲调近似“花儿” , 但是不同与“花儿” , 可以说是“花儿”的姊妹歌 。
许多人把宴席曲和“花儿”混为一谈把宴席曲归入“花儿”的范畴 。“花儿”和宴席曲首先在叫法上就是有区别的 。临夏地区的各族群众把“花儿”叫做“野曲” , 把宴席曲叫做“家曲” 。所谓“野曲”包含有以下几种含义:
1、“花儿”是在野外唱的曲子 , 不准在家里、村庄里唱;
2、“花儿”大部分属于情歌 , 内容比较“野” , 在家里唱或在村庄里唱人们都认为是“有伤风俗” , 不伦不类;
3、“野曲”是“花儿”的原始名称 。所谓“家曲”就是允许在家里、村庄里演唱的歌曲 。但凡是“花儿”家乡的人们 , 都知道这些规矩 , 都讲究这个风俗 。就是宴席曲 , 一般也是在喜庆的日子里 , 才能进行演唱 , 平常随便不唱;
4、“花儿”和宴席曲的歌词结构也是不同的 。“花儿”的歌词结构有四句式、五句式和六句式三种 , 它的格律严密 , 结构独特 , 例如四句式的“花儿”如下:
上河里洗的是绿白菜 , 下河里水绿者下来 。想起了阿哥的大身材 , 不由己泪滚者下来 。
前两句比兴 , 后两句抒情;一、三句结构相同的叶韵 , 二、四两句结构相同的叶韵 。五句式、六句式的“花儿”也是四句式的发展 。而宴席曲不论是四句式、五句式还是六句式都与同句式的“花儿”不同 , 如四句式的宴席曲《王哥》:八月里到了八月八 , 我连王哥拔胡麻 , 王哥一把我一把 , 王哥不拔我不拔!
“花儿”的一、三两句式单字尾 , 二、四两句式双字尾;中间的衬词、虚词是根据“令”的不同而变化的 , 各不相同;而这首宴席曲是单字尾 , 中间没有衬词、虚词 , 四句都是叙事 。此外 , 宴席曲中还有两句式和多句式的歌词 , “花儿”中是根本没有的;
5、在曲调上“花儿”和宴席曲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花儿”的曲调高亢豪放 , 起伏不平 , 带有拖腔长而自然 , 旋律独特 , 乡土气息很浓 , 只要熟悉各种“令”调就可以做到一首旋律用多种歌词来唱 , 节奏不适合舞蹈;而宴席曲的曲调婉转柔和 , 优美轻快 , 潇洒抒情 , 节奏性强 , 很适合于舞蹈 。所以 , 能否舞蹈也是区分宴席曲和“花儿”的重要标志之一;
6、在内容上“花儿”和宴席曲也有不同之处 。“花儿”是在野外歌唱的 , 它的词义明朗 , 可以直接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情;宴席曲却不是那样的 , 歌手只能演唱传统的爱情故事 , 要是歌手的言词不正规 , 就会遭到主人的指责 。
宴席曲的由来
宴席曲产生的时代像“花儿”一样无史料可查 , 我们只能顺沿着我国诗、词、曲的发展历史以及回族形成的历史背景 , 来追溯它的渊源 。
回族形成的时代 , 正是我国唐诗、宋词、元曲产生并十分昌盛的时期 。当时的民歌对词、曲的产生和发展其影响应当是十分重大的 。早在南北朝和唐宋时期的文化大交流中 , 已有外域少数民族的许多民歌与音乐流传内地 , 很快与中原民歌合流 , 成为一种崭新的音乐体系 。后来 , 这种民歌音乐传入宫廷 , 因为主要用于宴饮间的歌舞 , 故称“宴乐—燕乐”者便是词的渊源 。
到了宋末元初 , 我国南北方流传的民间小曲更为兴盛 , 它不但具有词的特点 , 而且音调豪放跳跃 , 旋律欢快热情 。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 , 引起了许多诗人、词人、曲人的极大注意 , 他们从这些民谣小曲中 , 吸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 经过加工提炼、筛选并创作出很多著名的曲牌 , 构成了斑斓夺目的“元曲” , 依据词、曲的发展和现在残存的宴席曲曲调、曲文来看 , 回族宴席曲就是产生于当时的一种民族民间“散曲” 。
说宴席曲是一种民族民间散曲的依据是它只有唱词、舞蹈动作 , 没有人物故事 , 不分场次 , 没有乐曲伴奏 , 纯属清唱 。它既不同于一般只唱歌不跳舞的民间歌曲 , 又不同与戏曲杂剧 , 而是一种特定条件下载歌载舞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 。另外 , 在部分宴席曲中还有类似“花儿”一样的衬词、虚词 , 这一方面说明了它与“花儿”有着相同之处 ,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同名家写曲的不同特色 , 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的民族民间散曲的艺术风格 。
宴席曲的分类
宴席曲大致可分为四类:叙事曲、说唱曲、酒曲、散曲 。
1、叙事曲 。这种类型的曲多分为两句式和四句式 , 多句式的也有 , 但是并不常见 。其中内容大部分是唱爱情故事和历史故事等 。除了多句式的叙事曲不能换调外 , 两句式、四句式的叙事曲都可以换调演唱 。
2、说唱曲 。又名“打调” , 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说唱形式 , 它的曲文有三部分组成 , 起头、正文、结尾 , 起头起着一种承上启下和起韵的作用 , 正文叙故事或即兴创作(例如:夸奖主人 , 新郎、新娘、陪客以及宴席场景等) , 结尾中和曲文的句子长短不齐 , 流畅自然;语言生动活泼 , 诙谐风趣 。内容既有传统的唱段 , 也有即兴创作 。说唱曲从内容上说 , 它所反映的生活面及其广泛 , 有反映农民的反抗精神的 , 如《打帐主》;有反映农民生产劳动的《庄稼人》;有反映旧社会黑暗统治的 , 如《韩起功抓兵》;有用夸张手法讽刺懒汉的 , 如《懒大嫂抓虱子》;有反映菜园知识的 , 如《园子家》等等 。
3、酒曲 。这种曲名很多 , 规矩复杂 , 曲调优美 , 歌词有趣 , 每首都洋溢着艺术的风采 。临夏地区流传的酒曲有十多首 , 比较著名的有《尕老汉》《飞凤凰》《数麻雀》《担杯》等 。
4、散曲 。上述三种之外的宴席曲叫做散曲 。散曲曲调很多 , 反映的生活面广阔 , 一般是一词一曲 , 固定不变 , 曲文结构各具特色 。
宴席曲的演唱形式
由于民族、地域、风俗的不同 , 演唱形式有所变异 。就拿回族来说 , 主要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随唱、问答、独唱加合唱、对唱加合唱等 , 形式灵活多样 。
1、独唱 。在演唱中间 , 为了让“唱把式”(即唱宴席曲的歌手)们有点休息的机会 , 在休息的时候有一名“唱把式”出场演唱 。
2、对唱 。这是最普遍的演唱形式 , 每次出场的“对对”(一对歌手) , 声嗓和唱法基本一致 , 这样唱出来的曲调好听 , 若是声嗓和唱法不一致 , 效果及其不好 。声嗓有几种叫法 , 一般分为“苍音对”(男中音)、“尖音对”(男高音)、“囊音对”(鼻音) 。演唱时 , 不化妆 , 无道具 , 二人边舞边唱 , 动作简单朴实 , 潇洒豪放 , 各地有别 。每唱完一段 , 大家一起唱后一句 。
3、合唱 。当每个村庄的“唱把式”们来到主人门前 , 大家合唱“恭喜曲”(有的地方叫“讨喜曲”) , 这种演唱形式很少见 。有的地方 , 先由两个“唱把式”唱完一段 , 再由相随的人们合唱第二句 , 有时 , 歌手们先后到来 , 就在院中连舞带唱 , 作为开场曲 , 祝贺主人 。
4、问答唱 。由主人(或客人)一问一答 , 相互说出祝辞 , 作为祝贺 。
宴席曲的规矩各地有别 , 大同小异 。一般是歌手们自发传唱 , 到有喜事的家里去演唱 , 有些家境宽裕的人 , 为了使其婚礼体面一些 , 就打发人去请周围著名的“唱把式”来演唱 。唱完后热情招待 , 披红赏钱 。家境一般的人 , 起码要用好茶、好烟等招待 。若有拒绝或冷待“唱把式”人家 , 他的名声在村庄里就会一败涂地 。在规模较大的宴席场中 , “唱把式”较多的情况下 , 由各村庄成体系的“唱把式”们轮流演唱进行比赛、学习和交流 。听众大部分是本村庄歌手和随同歌手而来的爱好者 。
对于临夏回族风俗而言 , 需要说明的是:宴席曲都是由男的演唱 , 妇女不能参加;从内容上看 , 回族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 加上回族舞蹈形式以及曲调和自己的风格 , 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宴席曲 。以上所述 , 都是以回族风俗而言 , 其他如撒拉、保安、东乡族的风俗 , 另有特点 。
宴席曲的表现形式
在临夏 , 每当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时 , 亲朋好友们和唱把式赶来祝贺 , 他们先在大门口唱起宴席曲进门曲:
“恭喜恭喜大恭喜 , 没拿个茶叶(者)空讨喜 。你打个调来我唱个曲 , 欢欢乐乐恭上个喜 。”
东家将乡亲们迎进院内 , 大家自动围成圆圈 , 唱起赞曲来:
“我父母好比江河里的一股水 , 水深(呀)浪大(者) , 水里头养鱼(者)哩 。我兄弟好比大海里的一只船 , 水帮船(呀)船帮水 , 哥哥的亲兄弟 。我姐妹好比花园中的白牡丹 , 随开(者)随败(者) , 绿叶子扶持(者)哩……”
他们以悠扬的歌声 , 轻盈的舞步来祝贺家庭的和睦 , 亲戚的团结 。表演时一般有双人 , 后更多的偶数男性相对歌舞 , 演唱末句时 , 全场男女老幼伴唱 , 把气氛烘托得更加热烈 。舞蹈间歇息时 , 由一名歌手开始打调 , 说唱性强 , 舞蹈动作比较自由 , 不受节奏的约束 。它和杂技中的幕间滑稽一样 , 是即兴演唱长短句的诙谐歌 , 传统曲目有“抓虱子”、“大刘三”等 。这类有风趣的诙谐歌 , 使大家捧腹大笑 , 百听不厌 , 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乐观主义精神 。紧接着又以闹公婆、哥嫂习俗为主题 , 把演唱推向高潮 。歌声此起彼伏 , 舞蹈热烈欢快 , 笑声、喊声交织成立体的婚礼舞 , 直至深夜 , 尽兴而归 。
舞蹈动作有摇头、动摇 , 扭肩和依据内容而即兴创作的表演动作 , 脸部表情有眼神对视、喜怒哀乐的变化 。头部动作有摇头、摆头的区别 , 还有不同速度的要求 。两人以上的扭肩动作讲究前、后、左、右、头、眼、腰等部位的谐调配合等 , 具有古朴、诙谐的表演特点 , 动作虽较单调 , 但贯穿在宴席曲舞蹈的始终 。
宴席曲的艺术特色
音乐
音乐和舞蹈是孪生的姐妹艺术 , 它和宴席曲舞蹈唇齿相依 , 不可分割 , 音乐的旋律、节奏和舞蹈的舞情 , 构图是相一致的 。宴席曲的调式大多是商徵性和角羽性的五声音阶 , 音域不宽 , 多用真声演唱 , 旋律流畅舒展 , 表现力强 , 能从多方面表达思想感情 。在宴席曲中 , 一词多曲和一曲多词的情况比较常见 , 这和口头创作的特性与演唱者的爱好分不开 , 因而 , 从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和神态上显得生动准确 。
宴席曲多为复拍子 , 也有单拍子、混合拍子 , 它没有打击乐 , 也没有道具 , 节奏变化大 , 尤其是虚词部分的无限延长音 , 是别于任何民族和地区歌舞音乐的一个特征 , 这对自由潇洒的舞蹈动作 , 不受严格节奏的束缚 , 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
舞蹈
舞蹈是人类形体动态美的造型艺术 。头部有节奏、有幅度的摇动 , 诙谐幽默、泰然自若 。手足拳术式的动作 , 刚健、潇洒 , 朴实大方 。它不是简单的人类情绪抒发 , 而是以真、善、美来表现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操的艺术 , 千姿百态 , 丰富多样 , 它的发展与民俗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回族的风土人情 , 喜怒哀乐 , 直接间接地融化到宴席曲舞中 , 使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许多回族群众用简练的语言、形象的手势作配合 , 来表达人和事的现象 。当赞美一个人时 , 双手翘起拇指 , 微笑点头 , 老人们往往是抬起下颚 , 先用左手的食指、中指夹住胡须 , 从鬓角自上而下的将胡须快速的捋三下 , 然后将胡须梢噙在嘴里 , 眉开眼笑的点头称赞 , 将这一习惯动作 , 节奏化后 , 便是最有个性的舞蹈语汇 , 能与传统戏剧中的吹胡子瞪眼的程式技巧来比美 。歌手们在山野里唱“花儿”时 , 有用右手点耳托腮的姿态 , 这是在即兴演唱时思索的生活习惯 , 在舞蹈中则夸张了 , 手掌举在耳后 , 造型潇洒 。宴席曲的民族风格 , 主要表现在头、臂、手、足四个部位不同动作上 。
摇头有好几种 , 而且贯穿在整个舞蹈 , 随着音乐本能的上下点头 , 碰到长音时 , 头部变作抒情的左右摇摆 , 脸部脉脉含情 , 升华了意境 。当歌舞达到高潮时 , 头部随着欢快的音乐 , 协调的向右上方大幅度摇动 , 显示了强悍、奔放的民族精神风貌 。双臂的大回环 , 手掌上下翻动 , 拳术式的挥舞 , 落落大方 , 刚健豪迈 。双腿的屈膝起蹲 , 足尖的跑跳步转 , 腰背前倾后仰 , 有机的随动 , 脚下富有弹性 , 勾勒出挺拔、健美的造型 。
【回族宴席曲】 宴席曲的基本动作有“老爷抽刀”、“燕落平沙”、“鹞子翻身”、“犀牛望月”、“凤凰点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