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蓝衫: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千百年来,大家对客家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宣传、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对于保留有千年汉文化特色的客家服饰——蓝衫,却研究、宣传、传承得相对较少 。蓝衫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和载体,承载了客家人节俭、朴素、勤劳又包容的性格特质,表达了客家人的民情风俗 。
客家蓝衫,又称 “大襟衫”、“长衫”、“士林衫” 。客家“大襟衫”在客家女性千年的历史中,是典型的符号和图腾象征 。通过客家蓝衫实物和研究客家蓝衫文化,可以从中可窥见客家服饰系列里所有细节的奥妙与风格,成为研究客家民俗文化研究的实物证据 。
蓝衫式样
【客家蓝衫: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蓝衫之所以称其为蓝衫,是因为布料大都为蓝色和黑色,其代表服饰“大襟衫”则是指衣服开襟的方式,早期传统的客家服饰的开襟形式主要有 “大襟”、“琵琶襟”、“对襟”三种 。所谓“大襟”是衣襟弯曲向右开口一直延伸至右腋下,然后顺着肋边与小襟重叠扣合,是早年汉族妇女服装的主要开襟形式 。“对襟”就像古建筑的大门两片对开的形式,通常为一般男性的外衣或大褂的开襟样式 。
“琵琶襟”大多用于背心类的服装或者冬装,男、女、老、幼均有使用 。客家男子大都是对襟衫、袍褂和大裆裤;女子都是大襟衫、大裆裤,这已经成为客家人的常服 。这种常服,客家人居家休闲时穿它,赴亲戚朋友家作客,也是这样穿着,外出到公共场合也这样穿着 。客家地区一般有墟日,即如北方的赶集,五天一墟日,以农历计,每逢一五、或二六等为墟日 。一到墟日,所看到的人们都是形制样式相同的服饰 。
客家蓝衫式样简洁而不失传统,经千年基本格式不变,过去的新媳妇几乎都要学会如何制作各款式的服饰及女红手艺,因为新嫁娘初入婆家,婆婆都会去检查新媳妇带来的嫁衣等陪嫁物品 。传说客家蓝衫的肋边与袖下缝口,在制作时有一定的倒向规定,肋边开叉以上部份的缝口必须倒向后片,让整件衣服的前身片平顺地向前中心方向伸展,如果缝口倒向错误则称为“反骨”,被认为会给婆家带来不顺与灾祸 。然而依照现代服装制作的习惯,衣身肋边的缝口若不是左右烫开,则一般都是向后片倾倒,在过去没有机械衣车处理布边的年代里,以贴边包缀缝口时,若将贴边缀缝后片,则衣身的前身片就不会看到缀缝的针脚,是一种较为美观的做法 。
客家蓝衫的裁剪制作其实看起来简单,实则有相当大的学问,古代的蓝衫与女红物品几乎成为客家文化精神重要的代表性符号之一,不论它的构造、制作甚至穿着形态,都透露着客家人对生活特有的态度以及讲究机能、崇尚简洁的服饰美学 。
客家蓝衫是客家人精神的最佳诠释
服饰在人的一生中是最长久、最贴近的物品,不论在文学创作中或在绘画作品里,都一直不断地展现它独特的地位 。透过服饰可彰显一个族群的兴衰,也可透过织染工艺了解一个地区的风土气候与产物,通过不同织法及染印的异同,观察不同族群彼此间的交流 。蓝衫虽无言,却让我们对先人的智慧、浪漫情怀、规范秩序产生无限的遐想 。
在客家人的历史中,蓝衫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象征,尤其在客家人开荒垦地的年岁中,吸汗不怕脏的蓝衫,正是客家人坚毅、勇敢、奋发、吃苦精神的最佳诠释 。客家妇女被外国学者称为 “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典范”,不论在客家史籍资料或近代的文学作品中,客家女性温婉坚韧的性格,一直受到无比的赞扬,这从客家蓝衫中都可找出端倪 。由此可见,客家蓝衫不仅是一种服饰的代称,更是客家精神的涵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