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物之名命名的傣族舞蹈


以动物之名命名的傣族舞蹈

文章插图
【以动物之名命名的傣族舞蹈】 鱼舞
傣语叫“戛巴” 。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县,解放后才逐渐流传到其它地区 。
据说在傣族发现了鱼并学会捕鱼的时候起,就跳起模仿鱼儿的舞蹈 。鱼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舞者身上套鱼形道具起舞 。鱼舞比其它傣族民间舞更为柔和、细腻,灵巧而活泼 。主要表现在起伏、柔和的屈膝半脚掌碎步动作上,小跳敏捷活泼,表现鱼儿在风平浪静的水中漫游时,常采用全脚或半脚掌屈膝碎步行走,没有起伏,双手和上身只向左右摆动 。在表现鱼儿戏水或与急流搏斗时,常采用小跳、小蹦子、小翻身等跳跃性动作,形象生动逼真 。
鱼舞多采用鱼形手式(一手以手心盖于另一手的手背之上,大拇指伸展),或以双手向外划圆和双臂在后摆动为典型动作 。鱼舞的鼓点比较缓慢、轻盈,丰富的鼓语不亚于孔雀舞 。

以动物之名命名的傣族舞蹈

文章插图
大鹏鸟舞
傣语叫“戛伦” 。是傣族人民在盛大的节日里跳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 。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 。
相传很久以前雨神跑了,傣族地区不下雨,大地一片枯焦,大鹏鸟置抱蛋的妻子于不顾,和雨神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数日后,大鹏击败了雨神害使其降了雨,但大鹏鸟的妻儿早已饿死 。傣族人民为了表达对大鹏的敬意,遂产生了大鹏鸟舞,流传至今 。
大鹏鸟舞矫健、粗犷,动作大而有力 。舞蹈主要表现大鹏鸟与雨神搏斗的动作和不畏强暴的气质 。动作变换快速有力,造型时间较长“三道弯”舞姿棱角突出 。如:出场动作一般是大跳接一个大的舞姿造型,表现大鹏鸟从空中迅猛疾下的气魄 。多用爪式手型(手指张开成扇形)和掌式手型,这些手式加强了动作的力度 。大鹏鸟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 。过去舞蹈时带大鹏鸟型道具和面具,现多已弃之不用,使舞蹈动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鼓点异常丰富,鼓声深厚有力 。

以动物之名命名的傣族舞蹈

文章插图
鹭鸶舞
傣语叫“戛央”、“戛洛央” 。是青年人在喜庆佳节时跳的集体舞蹈 。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潞西县一带 。
过去,舞者要身着雪白的衣裳,双肩披上两条鲜红的绸带起舞,现在已不多见 。在傣家村寨附近的竹林里或水田中,常见到雪白的鹭鸶鸟 。关于鹭鸶舞的来源民间传说不一,有一种讲:古时有一个很穷的小伙子,每天劳动不止 。鹭鸶非常喜爱他,为他跳起优雅的舞蹈,以后小伙子就与鹭鸶亲切地对舞起来 。后来,人们把这一舞蹈编成了青年人的对舞 。又说:一种叫“央”的民族曾到过德宏一带,此种舞是表现他们在田间劳动的过程 。

以动物之名命名的傣族舞蹈

文章插图
鹭鸶舞一般以对舞为主,动作相对,队形多是两横排分左右出场,相遇后变成两竖排、四排、两个圈等 。常由一人指挥变换各种动作和图形 。鹭鸶舞的动作简单、优雅 。舞步的节奏处理与其它傣族民间舞不同,弱拍时双膝快速弯曲,动力腿敏捷地抬起,重拍时双膝韧性伸直,动力腿同时轻盈地全脚掌落地,形象地模仿了鹭鸶行走的动作 。有双手在胸前拍掌及拱胸等特殊动作 。鼓点轻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