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嫁习俗
解放前,婚嫁受到“门当户对”和“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约束,男女青年的婚姻不能自主,基本上都要经媒人撮合 。双方能不能成婚,不是看感情基础,而是要合“八字”,看是否五行相克、阴阳相合 。一些地方或家族流行过“姑表婚”、“姨表婚”,称为“侄女干姑,亲上加亲”,所以常有两家和两姓几代连续通婚的老亲世戚 。此外,还有“兄亡弟娶嫂”、“姊亡妹填房”的习俗 。
七八十年代后,打破了一些陈规旧俗,此类习俗基本被革除,但由于人们的交际范围较小,男女青年的结合大多还是靠媒人撮合,人们称之为“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双” 。经媒人撮合的婚姻,女方要“看人家”,如意才能定婚 。结婚要择吉日 。男方要求恳、报期、过礼 。这一时期,青年人的视野相对开阔,自由恋爱,结婚成家已占相当的比例 。只不过还是要按传统习俗办理相关的礼节 。
婚礼当日,女方要请未婚女陪姑,亲戚们要为出嫁的姑娘放“压箱钱”,有的是“上花”(送陪嫁之物) 。离家出走时叫“发亲” 。发亲时辰由女方择定 。发亲时间一到,新娘在新郎的邀请下由众人簇拥含泪步出闺房,这叫“姑娘出闺房,好事也要哭一场” 。出大门外,大炮手开道,按照媒人、新娘、新郎、送亲客、接亲人员的顺序上路 。送亲客很有讲究,一般为两男四女 。亲娘不能相送,因为“娘送女,穷到底” 。接亲人员到达女家时,往往被女方姑舅老表戏弄,即关上大门,拒之门外,要新郎求情、媒人说和后方才开门 。男方做得不周全的地方,女方可以“直言”,这叫“抬头嫁姑娘,低头接媳妇” 。
婚期当日,男方要请大炮手放三眼铳,请吹鼓手助兴 。大炮手、吹鼓手里应外合,迎送客人 。吹鼓手一般都坐在大门外的屋檐下吹奏粗、细乐迎客迎菜迎亲 。有言为证:“吹鼓手,吹鼓手,坐阶沿,喝冷酒” 。男方早晨开席时先要陪郎,即用两张八仙桌打厢,请童男儿(未婚青少年)坐席作陪 。陪郎时,鞭炮阵阵,唢呐声声,上花吹花,好不热闹 。陪郎后,新郎在接亲人员的陪同下随媒人、大炮手去娶亲 。家里则要安排儿女双全的女人铺床 。黄昏时分,娶亲的队伍在众人的观望下风光归来 。此时鞭炮齐鸣,吹鼓手将新娘迎进门 。事先安排的晚辈便递上洗脸水请新娘洗尘,新娘要给“利市” 。稍顿之后,便被请入新房,送亲客一同进入 。接着开席,陪送亲客是重中之重,不可怠慢 。酒席完后,一般要举行结婚典礼 。结婚典礼由一人司仪,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送亲客在大堂上方就坐,中间用红漆桌子打厢,点上红烛(或罩子灯),摆上香烟喜糖,新郎新娘并排站在下方听候发落 。
典礼后,新郎新娘在鸣炮奏乐声中入洞房 。新娘要向公婆交钥匙,公婆开箱要说“四言八句”,如“手拿钥匙响叮铛,我为媳妇开宝箱,开金箱,开银箱,开得金银福满堂”等 。开箱后,新娘拿出香烟、喜糖,泡上一壶细茶,准备迎接众人闹房 。闹房“三天无大小”,不分年龄大小、辈份亲疏 。公爹、伯佬(夫兄)往往被捉住推进新房被戏弄,高潮迭起 。围观者前呼后涌,哄堂大笑 。闹房者三五成群,自由组合,接连不断,通宵达旦 。闹房主要突出一个“闹”字,有文“闹”也有武“闹”的,文闹的是用灰谐的语言对四言八句,武闹的则是用推、拉、抱、压等手段整治新郎新娘 。不论文闹武闹,闹房的人一般都处于先发制人的态势,新郎新娘则要处于绝对服从的被动地位,目的在于让新郎新娘“解放思想” 。
次日早上,要吃鸡蛋 。鸡蛋是娘家准备的 。东家将鸡蛋煮熟,摆上桌席,请所有前辈食用(一人两个) 。新郎新娘则挨桌挨人敬烟筛茶,用茶盘收取“鸡蛋钱” 。因有众人围观,碍于脸面,前辈们一般都出手不凡,因为他们是有备而来的 。如今,吃鸡蛋的习俗依然存在,不过对象已扩展到所有坐席就餐的人 。在酒店举宴、上菜之前先吃鸡蛋 。
次日吃过早饭,新娘要回门 。新娘由新郎陪伴,送亲客一同返回 。临走前,公婆要交待:“早点回来” 。因为回来晚了,婆佬妈的眼睛(视力)会不好的 。所以,新娘在娘家吃了中饭后,娘家父母并不挽留,催他们上路:“早点回去” 。
这些习俗,在改革开放前要相对简朴一些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习俗逐步恢复 。
二、生育
民间有女人怀孕后,男人不得乱钉乱挖、不得插堰剅桩、不得堵眼的习俗,认为会给女人带来难产 。当女人“发作”(临产)时,家人不得张扬,尽量不让旁人知晓,因为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个时辰,孕妇就多一份痛苦 。小儿出生后,家里遇到的第一个人叫“逢生人” 。逢生人的性格往往决定小儿的性格 。生了儿子,做爹的免不了要被别人打屁股,这是众人为之恭喜的举动 。因为“生了儿子打破磬,生了姑娘三天闷” 。
生儿育女后,做爹的都要向女方娘家报喜,接岳父岳母做“家公”“家家” 。男方要择日“洗三”,“家家”要准备“送祝米” 。“送祝米”大米是必不可少的 。“月母子”吃的有鸡蛋、红糖、油条、麻花、面条、糯米粉子和鸡物之类;小儿穿戴的有亮帽、涎兜、衣服、鞋袜、面巾、斗蓬等 。“送祝米”那天,“家家”要挑箩筐,舅妈要提盖篮,男方要等“家家”到了才能开席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送祝米”一般送礼金、摇床、童车之类 。“月母子”一月之内不得到邻居家去窜门 。满月后,要到娘家去“出窝” 。“家家”要为外孙子给“打发”,赠送索线之类,贵重者有银项圈,配有长命锁 。在婴幼儿阶段,小孩若“吵瞌睡”(夜晚蹄哭不止),大人们便用纸条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夜睡到大天亮”,让过路人去念 。
一年后,小孩要“抓周” 。“抓周”是为小孩做的一岁生日庆典 。当天吃过午饭,大家要用簸箕(或在地下)放上书、笔、算盘、粑粑之类的东西让小孩去抓,小孩抓到什么就预示着他的前程 。小孩长到10岁,其父母还要为其举办“十周岁庆典” 。
三、丧葬习俗
宜都历来有土葬习俗 。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火葬 。到90年代中期,市政府将全市划分为火葬区和土葬区 。由于传统习俗的影响,除国家工职人员亡故后实行火葬外,其他人员亡故后基本以土葬为主 。
宜都的丧葬习俗十分讲究 。后辈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孝顺,往往以厚葬为荣 。在死者临终前就已进入相关程序 。如断气前,要推倒蚊帐,唯恐死在网层里而不得翻身 。死者断气后,不得放声嚎哭,据说嚎哭被屋场菩萨视为破口大骂,拿人的他会把死者倒拖起来跑 。孝子们要强忍悲痛,先烧“落气纸”,然后在大门外燃鞭炮报丧,接着请人为死者“抹澡” 。
抹澡一般三幅,一幅抹面,一幅抹身,一幅抹脚 。抹澡后,对死者进行“装殓”(即为死者穿戴衣帽鞋袜) 。穿戴的衣帽鞋袜要是全新的 。衣服称为“寿衣”,寿衣要穿单数,一般为9件,也有11件的 。与此同时,要安排专人为亲人送信 。“三请”是必不可少的,一请阴阳先生择日安葬,看风水宝地(因为宜都通行棺木土葬) 。阴阳先生则要根据死者的落气时间,对照主孝们的生庚时辰测出忌日与吉日,由此来决定停丧时间的长短;二要请“十盘鼓”送葬;三要请八大金刚“抬重” 。
负责丧事统筹的人叫“督官”,所有为丧事服务的人均在“督官”的安排监督下各行其事 。因为有“人死众家丧”的习俗,这些人都是主动帮忙不讲代价不计报酬 。即便是死者生前与人结下仇恨,活着的人也不计较,照常前来祭奠,称为“生不记死仇” 。装殓后的死者要“入材”(安卧在棺木里),抬出房门时,切忌碰到墙壁和门框 。在外面断气的则要从后门(或侧门)抬进中堂,不得从大门直接进入 。停丧棺木的摆放不得犯忌,男丧应停在门向的右边,女丧则停在左边 。棺木的大回(头部那边)不得超过中樑 。棺木用两条板凳搁放,小回前置一方桌,供上灵牌、香碗和灯亮,两边夹着“寿签筒子” 。
【宜都婚丧嫁娶习俗】寿签筒子的数目与死者的年龄相同 。棺木的底下(地面上)放一器皿或木盆,里面放上点燃的油灯 。入材的死者脸上盖有一张纸钱,这叫“阴阳只隔纸一张” 。停丧时间1~5日不等,有的时间更长 。无论在家停柩几日,孝男、孝女须轮流守灵,至亲好友也有陪守的 。停丧阶段有很多环节,诸如升棺、绕棺、打丧鼓、闭殓、出殡(有的叫出柩) 。出殡须由死者之子或孙一人在前面捧灵,前引者为一人提斗“丢买路钱”,跟随者有执幡、举挽联(祭幛)的,有捧花圈、寿签筒子和遗像的,还有乐队之类 。出殡之后有抬重、打井、下世、掩棺、回灵、安灵、扫堂等 。埋葬的第二天清晨,孝家及其亲友要到死者坟前烧香、化纸钱、燃放鞭炮,称为“复山” 。第三日,孝家还要去给新坟培土、植树,叫做“圆坟” 。与此同时还要为新坟连送三晚灯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