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村的中秋佳节,有与其它地方一样的习俗,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情 。
团圆饭 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欢聚视为极其珍贵 。迫于生计,人们平日总是四处奔波操劳,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 。榆村人在“花好月圆人团聚”的中秋节晚上,家家户户都要举办家宴,男女老幼围桌而坐,欢欢乐乐吃上一顿“团圆饭” 。这顿饭很重要:象征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象征着家庭和睦、吉祥如意、美满幸福;旅外的家庭成员,除非万不得已,都要日夜兼程返回家中“圆月”,让自己,也让全家人都能尽情享受这温馨而又甜蜜的天伦之乐 。既然谓之“家宴”,菜肴必然较之平日要丰盛得多,其中当然有全鸡(大吉)、全鱼(有余)、方肉(福气)、圆子(团圆),但尤其特别的是,不管家道贫富,家家的餐桌上都有一道土得掉渣的风味菜——烩芋头 。
中秋节吃芋头是有来由的:榆村的芋头为旱芋的一种,既可当主食,也可当菜;由于芋头为母子群生,且母壮子多,都为圆形,吃芋头寓意人丁兴旺、阖家团圆 。另有一说:玉帝一次与土地神探讨世间事物时,土地神主张天下人人丰衣足食,但玉帝却主张富得可以富上天,穷得可以穷断粮;土地神认为太过份了,民以食为天嘛,于是就暗中教穷人种芋头以抵半年粮;人们为了感谢土地神的恩德,每逢中秋节都要用芋头来祭祀他 。团圆饭的菜肴,不仅品种要多,份量也要足,端上桌时都要盘满碗满堆了尖的;各聚其家,各掩其门,各自品味弥漫于菜香酒香之中的幸福时光 。吃团圆饭时,杯筷可以多摆,全家不足八人或十人的,也要摆个足数,谓之“满福满寿”;外出未归的亲人,也要替他留出座位,布一份餐具、饭菜,以表示殷殷思念之情;大家围桌而坐,据台饮嚼,大快朵颐,其乐融融;团圆饭这道“精神大餐”吃的就是这种亲情氛围 。
祭月·拜月 “八月十五祭月神”作为一种信仰民俗,殷周时就有“击土鼓吹《幽雅》”、“祭月以西”、“祭月以坎”等仪礼,明代刘侗也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之说 。榆村地区祭月风俗也很古朴 。旧时的大户人家每逢中秋夜,便在庭园里、天井中设置香案,摆上锡制烛台、香筒和香炉等供器,供桌中间立有一块衬底的木架,上面放着一个特制的大月饼,四周摆满了供菜及时令新鲜瓜果;待到玉兔东升之际,高烧红烛,焚点檀香,全家人按辈份长幼依次祭拜月神,以祈求福禄寿喜 。一般农户祭拜仪式虽然简便,但祭品毫不逊色:从树上摘几只雪梨、或几只石榴,从架上摘一个带叶的嫩南瓜,从地里挖几个带皮的子芋头,都是新新鲜鲜的,圆圆溜溜的,再加上月饼,分别装入一个个圆形瓷盘内,届时恭恭敬敬地祭月神,祈丰收 。
在中国的风俗史上,流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因为月神被认为是女性神,恐男子拜月会亵渎了女神;但在榆村地区,祭拜神灵时这种“男女有别”的禁忌似乎并不存在,不仅男子可以祭月拜月,腊月廿四妇女也同样可以祭灶送灶;此俗的嬗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也是“祭月”这种信仰习俗过渡到岁时习俗的具体表现 。
月饼·赏月 月饼是中秋佳节的传统食品 。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月亮一样,寄托着人间团圆的美意,故月饼又美其名为“团圆饼” 。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是如何兴起的呢?民间有种种说法,有说是唐明皇游月宫时带了象征圆月的甜饼,有说是朱元璋借用月饼传递起义信息……其实,月饼是古代人们祭祀月神的一种供品,在祭月仪式结束后,人们或分而食之,或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久而久之,月饼成为“中秋”、“团圆”的代名词 。
现代人吃月饼很随意,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就多少,而古俗却很有讲究;据榆村乡程浓川老人生前回忆,旧时吃月饼要在中秋节晚上祭拜月神仪式结束以后,而且还有一个分月饼的礼节:先由家庭主妇持刀分切月饼,要算好家中有多少人,在家的,外出的,如有孕妇算两个,有多少人月饼就要切多少块,不能多一块也不能少一块,而且每块大小要一样,不能或大或小或破碎一角,总之,合起来是一个整圆形;月饼切好后分装在小瓷盘内,先敬长辈,依次类推,大家都接到了月饼,才能品尝,谓之吃团圆饼;月饼给人们的感觉不仅是美食,还有吉祥、幸福、美满、欢乐或者更多的含意 。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中秋赏月,古今之时尚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坐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这是宋代民间赏月玩月的盛况 。榆村地区广泛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白兔捣药、玉蟾生辉以及唐明皇梦游月宫等神话;
中秋之夜,人们喝过团圆酒、吃过团圆饼后,往往全家人聚集在庭院里、桂树下,面对着皎洁的中秋满月,听老人历历如画地讲述发生在广寒宫里的传奇故事,使孩子们对无限的宇宙产生了久久的遐想 。客居他乡的赤子,“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天上月圆,人盼团圆,于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
舞香龙 俗话讲,八月中秋定收成,舞香龙无疑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旧时农村缺乏水利设施,田地多为“望天收”,收成皆由天定;五谷丰登,舞香龙成为人们庆祝丰收的盛典;旱涝年头,舞香龙又成为百姓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礼;总之,无论收成如何,榆村地区的农民都要在中秋节的晚上舞香龙,其中以榆村和富溪的规模最大 。
香龙其实是草龙 。中秋日下午,村中的农户便家家献出新鲜的干稻草,人人参与香龙的制作 。龙身全部用稻草一层层迭裹而成,外面用草绳一圈圈压紧;每隔八尺左右支一撑扛,以供舞者把持;龙头龙尾由篾扎纸糊彩绘而成,内燃蜡烛,眼能放光,嘴能喷火,样式极其威武 。香龙长短没有定规,村子大,舞的人多,龙身就长,最长的可达一百多米 。舞动时上面插满点燃的棒香,所以又名“香龙” 。
是夜,喝过团圆酒的农民便敲起欢快的锣鼓,舞动着香龙庆贺丰收 。当舞至各家各户时,龙头总是对着大门左摇右晃;于是,男主人就以鞭炮相迎,女主人便将点燃着的棒香恭恭敬敬地插在龙脊上,并以红烛供奉龙头;鞭炮越响,舞者越狂;香火越旺,观者越欢;龙行之处,鼓乐喧天,香气弥漫,烟雾缠绕,其氛围带有七分火爆三分神秘……当香龙游到社坛广场,舞者更是如虎添翼,他们纵横腾跃,不断变化出“望月”、“献月”、“盘月”“追月”等造型,把一条原本简陋的草龙摆弄得灵气横溢、出神入化 。
舞香龙明显带有事神的性质,故也有一些禁忌规约,如:一个村只准舞一条香龙,因为“龙多不治水”;香龙巡舞时要游遍村中所有的农户,但不准舞出村界,为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香龙所到之处不得阻挡、冲撞;龙头不许女人触摸;龙珠不可落地;龙身不得跨越;龙灯不能吹灭……对舞龙者也有特殊要求:舞龙头者必须是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有德之人;持龙珠者必须是品行端庄的“童男子”;其余舞者也不得有劣迹 。更有意思的是,舞至夜阑尽兴后,必须把香龙送到水口外,并抛入溪河之中,使之回归大海,以佑来年五谷丰登 。
摸秋 摸秋是征兆民俗的一种遗存 。古人出于对征兆的信仰,认为某些植物是有意识、有感觉、有人格,甚至是有魔力和神力的,能对自己的某种意愿有所昭示 。榆村人称摸秋“碰运气” 。在月华如水的深夜,有意摸秋的人便开始神秘地行动了 。他们分别潜入别人家的菜园,慌慌张张地摸到一种瓜果蔬菜后随即返回家中预卜福祸 。如:摸到了南瓜认为有福气;摸到了羊角(豇豆)认为有寿源;摸到了对生的豆荚,未婚者昭示将走桃花运;摸到又长又青的丝瓜,有意仕途者将能做个长长久久的“清官”(榆村方言“瓜”与“官”同音);“摸到鹿苏(茄子)一手刺”、“摸到冬瓜一身毛”,若摸到这两样东西,就意味着流年不利要倒运 。然而,不同身份的人对摸到同一种东西,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理解,比如,婚后未育的女人摸到冬瓜,她的感觉不是“一身毛”而是“一肚子”;冬瓜多籽,主子嗣,是个好兆头,于是欢欢喜喜地把冬瓜抱回家,为它裹上一件红衣裳后放进被窝里,俗信第二年就会喜得贵子……
“摸秋”,说到底是在月光下去偷人家的瓜菜,尽管约定俗成,总不能光明正大地行事吧?于是,有关摸秋的一些禁忌就产生了:摸秋时只能独行,不许结伴;未摸到瓜菜前被人发现,摸秋即刻停止;摸秋仅限于中秋夜,通宵不禁,但只能摸一次,一次只能摸一样,否则被视为盗窃;被摸走瓜菜的人家不能骂人,违者将会失去人心……如此说来,要想摸到一件称心如意的“秋”还真不那么容易呢!
【休宁榆村中秋节习俗】好在“最终解释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出门,多少都会得到一些慰藉和满足,这也是摸秋这种习俗得以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 。说来也有意思,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摸秋这种前兆迷信也不那么相信了,但每到中秋夜,总还是有人去碰碰彩头;尤其是在那些个饥荒的年头,“摸秋”这种古俗真不知让那些食不果腹的人们感恩了多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