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 , 即古代礼书上所称的“复” , 是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初丧之俗 。严格来说 , 治丧始于招魂之前的“属纩” 。一般在病人垂死之际 , 家人将其移入正室 , 躺在正寝的床上(“寿终正寝”即源于此) , 静候其咽下最后一口气 。在亲人初亡时 , 先要属纩 。属为放置之意 , 纩是丝棉新絮 。由于新絮很轻 , 稍有空气流动就会摇动 , 所以人们将其放在死者口鼻上 , 察验是否真的断气 。一旦新絮不动 , 证明死亡属实 , 家人大哭 , 丧葬的各种礼俗由此而始 。其中 , 招魂仪式首当其冲 。虽然经过属纩检验 , 亲人死不复生 , 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 家人一时难于接受 , 故属纩验生死 , 招魂盼其活 。
古人有很深刻的灵魂信仰 , 他们认为人由魂魄组成 , 二者合则生 , 分则死 。死者新亡 , 灵魂刚刚离开身体 , 如果向天召唤使其回来 , 或许还可以起死回生 , 返回人间 , 招魂应运而生 。招魂 , 古礼称为“复” 。复有返还之意 , 依古人解释“复 , 尽爱之道也 , 望反诸幽 , 求诸鬼神之道也 。”即表示生者不忍心亲人离去 , 祈求鬼神开恩 , 让死者的灵魂重返人世 。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无奈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招魂丧俗起源很早 , 在先秦时代就已盛行 。如在当时的古书《仪礼》中就记载有士招魂礼:招魂者头戴官帽 , 身穿朝服 , 从正屋东边的檐角登上屋顶 , 手里持着死者生前所穿衣服 , 一手执领 , 一手执腰 , 拉长声音 , 向北方呼喊死者名字 , 云:“某某 , 你回来呀!”招呼亡魂归来 , 连喊三遍 。然后把服卷起从屋顶投下 , 下面有人接过衣服 , 将其盖到死者身上 。
招魂以后 , 亲属要再次观察死者鼻孔前属纩新絮 , 摸其心脏脉搏 , 确认是否死亡 。这种仪式表达生者对亡者的一种依依不舍之情 , 更多的是叫魂不来 , 只好面对亲友已亡的悲苦现实了 。于是招魂礼之后 , 主人就可以正式办丧事了 。如沐浴、饭含、入检、报丧、吊唁等 。
从古至今 , 民间丧礼中也有招魂仪式 , 与上述的士招魂礼大同小异 。死者尸体安排就绪 , 家人在门前挂起招魂幡(死者为男子 , 立在门左;女子立在门右) , 幡上缀有纸钱串 , 钱数与死者年龄相等 。家属拿着死者衣服 , 站在屋顶上 , 面向代表幽冥世界的北方 , 挥动死者衣服 , 同时拉长声音高喊其名字 , 呼唤灵魂归来 。招魂仪式一般在正室举行 。客死他乡的人 , 则在临终所在地举行招魂仪式(但客死于私人家的例外) , 让死者魂魄合一 , 免当孤魂野鬼 , 当然也有生者对死者的挽留之意 。
由于古人有深厚的灵魂信仰 , 所以在整个治丧过程中 , 除了招魂之外 , 还有拘魂、礼魂、送魂等相关的丧俗 。中国地域广阔 , 人口繁盛 , 各种风俗 , 异彩纷呈 , 招魂仪式也不例外 。如在渔民之中通行一种“潮魂” 。一般渔民不幸葬身大海 , 往往无法找寻回尸体 , 他的家人就以稻草人代替尸体 , 穿上死者生前的衣服 , 在家里摆设灵堂 。同时 , 在村外的海边 , 请道士为死者招魂 。招魂通常选在夜间潮水初涨时进行 , 亲属要先在海边搭个帐篷 , 内有做法事的“蘸台” , 供桌上摆放稻草人 , 身上贴着死者的生辰八字 。在晚上涨潮之时 , 红烛高照 , 道士坐在蘸台上 , 敲动钟磬铙钹 , 嘴里念念有词 。蘸台前后篝火雄燃 , 死者家属 , 披麻戴孝 , 提着有字的灯笼 , 髙呼死者名字:“某某来呀!某某来呀!”然后 , 由一个孩子或者亲属答应道:“来喽!来喽!” 一呼一应 , 直到潮水涨平 , 才由道士引魂回家 。
到了第二天 , 亲属把稻草人放进棺材 , 送到山上去安葬 。这种招魂仪式就叫做“潮魂” 。
再如在中原和江南一带曾经通行以鸡招魂之俗 。当地人认为公鸡有驱邪通天的神性(这种以鸡为避邪吉物的信仰在传统民俗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 可以超度死者抵达极乐世界 。一般在死者过世后 , 家人在棺木下放一只白公鸡 , 称为“引魂鸡”;或者在寿枕上绣“童子打灯 , 金鸡引路”的图饰 , 意思相同 。唐代诗人李贺在《致酒行》写有“我有迷魂招不得 , 雄鸡一声天下白”的诗句 , 虽是夸张的譬喻 , 但很可能反映了当时以鸡招魂的风俗 。
【招魂之招呼亡魂归来】当然 , 在经济文化发展日益加快的现代文明社会 , 丧葬礼仪从简的习俗得到大力提倡 , 招魂在很多地方渐渐消亡 。但这种丧俗曾经流行两千年之久 , 它表达了死者对生者的挽留和祝愿 , 缓解生离死别给亲人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压力 , 其历史功用不可忽略 。
- 菠萝蜜怎么剥不粘手
- 中国神秘文化之《周易》
- 中国神秘文化之《太极图》
- 财神旺财的九大讲究
- 九五之尊究竟啥意思
- 天主之母节
- 达斡尔族:曲棍球之乡 通向神灵的萨满
- 正确水煮鸡蛋的做法
- 广东清远凤城之名传说
- 中国最美民居之乔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