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阳历的8月23日前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是终止的意思,所以“处暑”意味着炎热的暑气即将过去,秋高气爽的天气来临 。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 。一般情况下,处暑前后即为农历的七月中旬,此时民间会有祭祖的民俗活动 。已经过去的 “中元节”即是处暑前后的重要节日 。中元之日,人们以果蔬布施祭祖,追思先贤,祈祝安康 。
【处暑时节的习俗与养生保健】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时节,在中国广大北方地区的早晨和夜晚,已可以明显感觉到丝丝凉意 。而此时的晴空,也可见天空澄澈,湛蓝如洗,即使有云彩也会疏散有致,飘逸成趣 。所以,处暑节之后,正是外出游玩的大好时节 。而民间也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中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
民间也有处暑吃老鸭子的传统,而且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 。据说一般在处暑这天,老北京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 。因而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以祈祷平安,渔利丰收 。
以上讲的是处暑时节的一些流行习俗 。而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处暑节气的养生保健也非常重要 。因为处暑“暑气止,天始凉”,处在气温变化交替的节点,所以,特别容易引起人的身体机能的失调,从而导致一些诸如感冒、痢疾等疾病的发生 。所以,处暑时节的养生保健也同样不可忽视 。
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 。易出现肺燥津亏之象,即口干、鼻干、干咳、便秘,皮肤皱纹增多甚至乏力、消瘦等 。对此,就应“燥则润之” 。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 。而饮食一些粥类,诸如薏米、银耳、莲子、百合等,也有清肠润燥、健脾养胃之效 。
“一场秋雨一场寒”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 。而每逢雨后气温则下降明显 。因此,对应这种气候特点,在早晚时间还要注意酌情添衣 。但忌多忌捂 。俗话说:“春捂秋冻”,就是说在秋天时间不要一次性添加太多衣物,而是随着天气的慢慢转凉变寒酌情加衣,以增强自身抵御寒冷的能力,进而能很好地适应冬天的严寒天气 。
- 红心节
- 壮观的潮俗:中秋“烧塔”
- 七月初七“涝屎节”
- 凶狠凌厉的泰拳腿法教学-冲膝动作要领图解
- AJ31实战测评
- 冬季游泳有哪些误区?冬泳的时间多长合适?
- 防止猝死的运动常识
- 萨满教的传统文化
- 客家人的服饰文化
- 有趣的客家亲情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