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夫家”习俗


“不落夫家”习俗

文章插图
“不落夫家”又称“坐家” 。是中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中至今还在流传的习俗 。这种习俗在婚俗中是比较特殊的 。
“不落夫家”是一种很古老的习俗 。在中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一些民族中普遍流行 。这一婚俗的表现形式是:婚后新娘不在夫家居住,而是回到娘家长住 。只是在农忙或节日期间返回夫家,帮助干一些农活,过后又回到娘家 。这种“不落夫家”的生活 。一直要坚持到怀孕或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才回到夫家 。
“不落夫家”的习俗,不仅在少数民族中流传,在汉族中也曾流行 。50年代前后,中国福建省和广东省的许多汉族地区,就流行这一习俗 。如福建惠安地区的妇女,出嫁后的第三天即返回娘家长住 。只在逢年过节时到夫家暂时居住 。以后如果怀孕才可长住夫家 。据人类学家林惠祥先生的调查,这一地区新婚后女方长住娘家的时间,少则二三年、五六年,多则一二十年 。长住娘家的妇女到夫家的时间大都很短促,而且是傍晚至家,次日天不亮就离开 。因此有的夫妻结婚多年还互不相识 。有些地方,妻子回到丈夫家,不得与丈夫同居,否则会遭到女方同伴的讥笑 。这种不合理的婚姻陋俗造成许多悲剧,有的女伴们甚至相约集体自杀,表示反抗 。“不落夫家”盛行的汉族地区,大都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很深 。所以民间尚未出嫁的姐妹常建立自己的女儿组织,如“十姐妹”、“金兰会”、“自梳妹”等组织,就是“不落夫家的妇女组织起来的 。

“不落夫家”习俗

文章插图
在中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中,如壮族、侗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哈尼族、阿昌族、普米族、布郎族等民族也流行“不落夫家”习俗,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广西平果乐尧山区自称“布陇”的壮族,新娘出嫁时不着新装,只穿平日的衣服,腰上必须带一把柴刀,头上戴一种特制的尖顶竹帽 。这种帽子在“不落夫家”期间,如偶尔回婆家帮忙时,作为一种标志必须戴上 。在乐尧壮族中,娶亲的当天举行完婚礼后,稍事休息,吃过饭,新娘就与前来送亲的伙伴一道返回娘家 。第二天,新娘独自再次去男家 。去时拿三柱香,三枚铜钱,到水边挑一担水给男家 。过后又返回娘家 。一个月后,选择吉日到夫家住一晚上 。这之后,只有农忙时,才回夫家帮工,住一两晚 。等到生了第一个小孩后,才回夫家长住 。
广西隆胜地区的侗族中,流行一种叫做“接纺车”的习俗,也是“不落夫家”的一种婚俗 。侗族姑娘出嫁时,按照传统习俗,要陪送一辆纺车做嫁妆 。可是这辆纺车在姑娘出嫁时并不送往男方家 。要等到姑娘出嫁两三年后,当“不落夫家”生活结束时,举行一定的仪式,将纺车接回男家 。这时新娘才开始在男家长期居住 。接纺车时,由男方家派出几位妇女,带上几包糯米饭到女方家去 。女家请几位妇女相陪,打油茶招待客人 。纺车接走时,女家要回赠几包糯米饭作为礼品 。纺车接到后、当晚试车,家里的妯娌、小姑和寨子里的嫂子、姐妹们都来参观新娘的手艺 。一番嘻闹之后,新媳妇才算真正成了婆家的人 。
云南省哈尼族支系叶车人,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不同房 。而是由新娘的女伴陪同 。住在村寨中专为未婚青年男女建造的“公房”里 。第二天清晨,新娘天不亮就起床,抓一把白米,在伴娘的陪同下到村外的井边去背水 。到了井边,将白米撤入井内,表示新娘已经成了喝这口井水的人 。背回水之后,请全家老少都喝一点水,表示从此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但是当红日从东方升起时,新娘却在伴娘的陪同下返回娘家 。即使是情投意合的夫妻,也要遵循这一古老的习俗 。

“不落夫家”习俗

文章插图
在“不落夫家”的初期,新娘每隔十二天左右到男家住一两天 。以后次数逐渐增多 。这样过了一两年,就不再回娘家了 。在“不落夫家”期间,男女双方都享有社交自由 。
居住在贵州省的布依族,婚后也实行“不落夫家”习俗 。在结束戴假壳的仪式是群婚习俗的表现,其实不然 。

“不落夫家”习俗

文章插图
布依族的“不落夫家”习俗,历史悠久,至今还在有的地区流行 。一般在婚礼结束后的当天,新娘就跟随前来送亲的人一道返回娘家 。有时虽然在婆家住两三天,但随时都有伴娘陪同,晚上也不和新郎同宿 。三天过后,男家派人带上糯米耙耙将新娘送回娘家 。到了第二年的农忙季节,男方家带上鸡、糖等礼物,到女家把新娘接回来 。到了第三年,新娘的父母才让女儿长住婆家 。
过去布依族实行早婚,姑娘十几岁时,就已许人或举行了婚礼 。在这种情况下,“不落夫家”的时间就要相对长一些 。七八年,十几年不等 。等到女儿长到十七八岁时,才考虑到夫家长住 。
在布依族中,婚后的妇女要结束“不落夫家”的生活,可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在“不落夫家”期间,男方家要请的勤 。农忙或节日期间都要派人去请新娘,表示男家的诚意 。如果夫妻感情好,就可早一些结束“不落夫家”的生活;另一种方式是向新娘强制施加一种仪式,迫使她结束“不落夫家”的生活 。如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布依族中,流行一种强迫新娘“戴假壳”的仪式 。所谓“假壳”,是一种形似菠箕的帽子 。新婚妇女如果婚后一两年还不到夫家落户,无论她对这桩婚姻满意不满意,都要给她“戴假壳” 。男方家准备假壳的事,是秘密进行的,不能让新娘知道 。每年的八九两月或次年的四月,新郎的母亲、嫂嫂带着一只鸡和假壳到新娘家去 。他们的行动非常隐蔽,要乘新娘不备时,将假壳戴在她的头上 。如果戴假壳时被新娘挣脱,那就要等到来年再戴 。凡戴上假壳的新娘,两三天内就要到婆家去 。到婆家前要“哭假壳”,表示对娘家亲人的依依不合 。

“不落夫家”习俗

文章插图
“不落夫家”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较为普遍流行的习俗 。作为一种特殊的婚姻现象,民俗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很重视,并不断探讨它的产生原因 。有人认为“不落夫家”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度期的遗留风俗 。“不落夫家”是妇女对父系制的一种反抗:有人认为,“不落夫家”习俗是由包办婚姻造成的 。在这种制度下,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于是她们用“不落夫家”的方式进行消极地反抗;也有的学者认为,“不落夫家”是早婚现象的产物 。由于早婚,“不落夫家”生活时,要举行一种“戴假壳”的仪式 。有人认为这种女方的年龄很小,可以通过“不落夫家”的方式,使姑娘到成婚的年龄再与丈夫同居 。还有的学者认为,在许多少数民族中,姑娘出嫁时,都有自己的“私房钱” 。“不落夫家”期间,她们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耕作、可以做私房积累;还有的学者认为,“不落夫家”习俗是和一些民族的青年男女婚前社交自由分不开 。“不落夫家”带有群婚习俗的残余等等 。

“不落夫家”习俗

文章插图
【“不落夫家”习俗】 普米族中曾流行一种“审新娘”习俗 。当姑娘结束“不落夫家”生活,回到男家时,丈夫要对妻子在“不落夫家”期间的活动,特别是夫妻生活行为进行审问 。有时甚至动用刑具 。这一方面是对群婚制的否定,另一方面也表明由母系制向父系制的过度,斗争是很残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