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三合乡防风山的防风庙,始建于西晋元康年间(291-299年),“邑令贺循建” 。梁任昉的《述异记》中不仅提到“防风庙”是“土木作其形,龙首牛耳,连眉一目”,也最早记述了祭防风之情景,“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 。
防风庙会是防风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与防风神话息息相关 。相传当年大禹为表彰防风氏治水有功,特赐封山禺山,方圆百里,立为防风国 。其主要封地位于今德清县三合乡境内 。
在本土的防风神话中,防风氏是一位治水英雄,同时也是一位帮助大禹制订中国第一部法律《夏律》的文化英雄 。在同属太湖流域的苏南神话中,他不仅教民治水种植庄稼,而且也是水稻栽培的始祖神 。他是一个中国古代具有民族特征的治水兼具其他农艺专长的极富民族生活气息的英雄人物,同时也是古代亚洲乃至世界神话史上罕见的战斗性强的劳动英雄 。可见他是一位全智全德的神话英雄人物,自然受到世代本土子民的尊敬及膜拜 。
防风山南麓的秋祭防风活动,在旧历八月廿十五前后各一天(即廿十四、廿十五、廿十六)举行,历代官民都十分重视 。秋祭防风,先由官祭,经过“埋眚”、“起眚”、致祭等仪式后,出殿巡行 。各社各就各位,旌旗招展,集合于庙会广场;老龙在前,青龙在后,台阁、高跷、马灯,摆开道子;“四弟相公”前有硬牌执事;钢叉开道,鸣锣放铳;巡行队伍中还有各种龙灯、渔灯、马灯,称为“龙灯会” 。街上三处拳会,表演钢叉、顶缸与各路武术 。巡行至桂花厅,则用当地土产的熏豆茶“坐茶”、“供茶”;有的地方还要搭浮桥而过 。连演三台社戏,乡民也在这几天走村串户,“做客人”喝“烘豆茶” 。街上各地商贩货摆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
【浙江德清防风氏庙会】整个庙会,乡亲们“做客人”、“摆摊头”,祭防风,说防风,喝防风茶,祈祷田蚕茂盛,灾难永绝 。
1996年,德清县加大了对防风文化的保护力度 。投入巨资修复了风山灵德王庙,恢复中断多年的祭祀和庙会,配套建设了下渚湖风景区等 。
2007年4月,浙江省文化厅公示 “防风庙会”为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月,被推荐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 浙江湖州饮食习俗
- 浙江富阳古亭锣鼓
- 浙江温州拦街福风俗
- 浙江东沙出大会
- 浙江嵊泗渔岛生育习俗
- 浙江温岭独特的七夕文化—箬山“七夕小人节”
- 浙江玉环文旦节
- 浙江金湖荷花美食节
- 浙江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
- 浙江杭州端午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