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饮食习俗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 。人们以种植、狩猎和采集为主 , 饮食习俗一般由所处自然环境及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 。独龙江中下游一带 , 种植有少量水稻 , 中上游一带以种植旱地作物、杂粮为主 。
独龙族的主食多以玉米、小米、稗、荞、青稞、马铃薯、芋头和黄豆为主 , 辅以少量稻米及野生动植物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 。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 。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 , 也用各种野块生植物的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 。
用野生植物块根或果实制作淀粉时 , 多将采集到的食物如野山药、野板栗用火烧熟 , 再用水漂洗2—3天 , 去掉苦味 , 晒天捣成粉后收藏 , 随用随取 。野生的植物阿吞和董棕 , 都是当地的一种树 , 在长成后 , 木质变成淀粉 。食用时先将其茎咂碎 , 然后用水浸泡 , 滤除渣 , 澄清为淀粉 , 用蜂蜜拌匀做成甜食 , 味似藕粉 。
独龙族民间仍然保留许多古朴的烹调方法 , 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一种特制石板锅烙熟的石板粑粑 。烙制石板粑粑时 , 多选用阿吞或董棕树淀粉 , 用鸟蛋和成糊状 , 然后倒在烧热的石板锅上 , 随烙随食 , 别具风风味 。
独龙族日常菜肴有种植的洋芋、豆荚、瓜类 , 也有采集的竹笋 竹叶菜及各种菌类 , 食用时通常都是配上辣椒 野蒜 食盐后一锅煮熟而食 。冬季是独龙族地区狩猎的旺季 , 猎获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 。食用野牛肉时 , 都先把牛肉风干 , 然后微火烘烤 , 再捣成丝状 , 做成肉松或切成小块 , 密封在竹筒内保存或随身携带 。
独龙江还盛产各种鱼类 , 以鳞细皮厚的鱼居多 。独龙族食用鱼时喜用明烤制或煎焙后蘸调料吃 , 并常把烤制的鱼作为下酒的小菜 。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 , 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 , 与常食蜂蛹有关 。独龙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头 烧酒焖鸡 吉咪等 。
【独龙族饮食习俗】人们喜爱饮水酒、喝茶、抽旱烟 。独龙人酿酒的方法奇特 。在地上挖一个土窖 , 四面用芭蕉叶围住 , 把煮熟的玉米或米饭拌好酒曲 , 放进窖里 , 盖上一层芭蕉叶 , 用泥土封口 , 在上面烧火加温 , 三五天后 , 将土坑钻一个小洞 , 如有浓烈的酒气 , 便酿造成功了 , 扒开封口泥口 , 把玉米或米饭掏出 , 放在盆里揉搓捣烂 , 滤出的汁液 , 就是食用酒 。
无论饮酒 吃饭和吃肉 , 独龙族家庭内部都由主妇分食 。客人来也平均分一份 。一般每个家庭都有数个火塘 , 每个子女结婚后便增加一个火塘 , 做饭由各个火塘轮流承担 。
独龙族民间互相邀请的方式十分独特 , 通常都是用一块木片做为邀请对方的请柬 , 把木片送到要邀请的客人家 , 在木片上刻有几道缺口就表示几天后举行宴请仪式 。被邀请的客人要携带各种食品以表示答谢 。客人进入寨门后 , 要先与主人共饮一筒酒 , 然后落座聚餐 , 并观赏歌舞 。入夜后男子在火塘边喝酒念祝词 , 然后将酒碗抛在火塘上的竹架上 , 以碗口朝天为吉兆 。
独龙族性情淳厚 , 即使路上相逢 , 也要置酒相待 , 认为有饭不给客人吃 , 天黑不留客人住 , 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 。凡建屋盖房 , 婚丧嫁娶 , 都要主动相助 , 遇猎物或杀猪宰牛 , 都要邀请远亲近邻聚餐 , 并在聚餐结束后主动馈赠礼品 。特色食品:
夹馅荞粑 , 将苦荞烤焙成饼 , 夹上野韭菜和煮熟的鱼、鸡、猪肉等 。这类干食 , 便于携带 , 食前在火上烤一烤即成 , 是山地劳动中最主要的食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