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梆子


河南梆子

文章插图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腔,为河南省最大剧种 。现代豫剧,主要有两大支派:豫西调、豫东调 。豫西调,也叫"西府调",因洛阳曾长期为河南府治所在地,而豫西调正是在洛阳一带形成的,故名 。西府调唱腔多用真嗓,音调较低,宫调式,称为"下五音",道白以豫西方言为基矗这与唱腔多用假嗓,音调高亢、徵调式、"上五音"的豫东调相比,特色十分鲜明 。
据有关资料介绍:古时洛阳的宫廷乐舞与散乐百戏,在宋代形成了杂剧 。明代中期以后,流行于洛阳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逐渐与杂剧合流 。而源于荆楚(泛指湖北等地)的清戏(也称湖北高腔,流行于湖北黄冈、襄樊一带)传入洛阳后,和前者融合、同化,形成了一个叫"罗戏"的新剧种,后流行于豫西地区 。

河南梆子

文章插图
至清代初年,罗戏将越调(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的剧种)的板腔、秦腔(起源、流行于陕西一带的剧种)和蒲剧(也称蒲州梆子,流行于山西南部、豫西、陕东一带的剧种)的唱腔相掺和,保留罗戏的道白、引子及一些曲牌,并以梆子击扣节拍,于是"梆子腔"就形成了 。再后来,又把襄樊一带的黄戏(即二黄,相传因源于湖北黄冈、黄陂而得名,通常和西皮声腔并用,称皮黄及今天的汉剧)调门吸收、融合,并将黄戏的表演、武打等搬用过来,最终形成了豫西梆子,即豫西调 。

河南梆子

文章插图
比豫西调稍晚或大体同时,且各自独立存在的,还有豫东调(形成于商丘一带)、祥符调(形成于开封一带)、沙河调(形成于沙河流域的淮阳等地),它们都可视为豫剧的前身,最后合流成为现代豫剧 。
清代豫西调剧目,多是以生、净为主角的历史故事戏,如《斩蔡阳》、《反徐州》等,曾涌现出不少著名演员 。进入民国,豫西调继续发展 。先后涌现出文武须生杨小德、大花脸纂金声、旦角燕长庚等 。上世纪30年代初期,有文武老生老盛三、老生张同庆、老生王遂朝(艺名狗尾巴)等 。
上世纪30年代中期,常香玉、汤兰香和"十八兰"开始登上舞台 。常香玉,巩县(今巩义市)人,本为豫西调演员 。她在舞台演出实践中,吸纳豫东调、祥符调的高音特点,将豫西调的音域扩大,研创了既有豫西调浑厚圆润,又有豫东调华丽高亢的新声腔艺术,加工、整理了《白蛇传》、《西厢记》、《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目 。
【河南梆子】
河南梆子

文章插图
汤兰香也为豫西调演员,尤善演悲剧人物 。著名的豫剧"十八兰",系周海水培养的18位豫剧演员,因名字中均有兰字而获此美称,如崔兰田、毛兰花、罗兰梅、郭兰芝、郭兰凤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崔兰田,成名于洛阳 。她以豫西调为基础,融合豫东调唱法,唱腔委婉优美,做工含蓄,塑造了不少封建社会受苦受难的妇女形象,代表剧目有《秦香莲》、《卖苗郎》、《桃花庵》等 。

河南梆子

文章插图
马金凤,山东曹县人,5岁开始学艺,后入开封卢殿元戏班,师承河南梆子第一代女性演员马双枝学习豫东调、祥符调 。抗战时期,她在豫西得到豫西调著名演员、豫西梆子旦角行当一代宗师燕长庚的真传,后辗转各地,广泛吸纳豫剧不同唱腔特点,上世纪50年代入籍洛阳,创立了具有独特风格、韵味的马派艺术,代表剧目有著名的"一挂二花" (《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等 。

河南梆子

文章插图
阎立品,封丘人,自幼师从杨金玉、马双枝学祥符调,后师从豫西调老艺人史景春,学《香囊记》等戏,技艺大长,代表剧目有《秦雪梅》、《藏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