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戏

正字戏,广东地方戏,用中州话演唱,因粤东闽南称中州话为“正字”或“正音”,故名正字戏或正音戏 。流行于以海丰、陆丰为中心的粤东和闽南地区 。1975年,潮安县从古墓中出土的明宣德七年(1432)六月的手抄本《刘希必金钗记》卷末题:“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卷终下 。”“正字”,即指正字戏 。可见距今500多年以前,正字戏已在当地流行 。
正字戏是元明南戏的一支,从闽南传人粤东 。主要曲调有正音曲、昆曲两种,也有部分杂曲、小调 。其正音曲曾受弋阳腔、青阳腔、四平等腔影响,一唱众和,且多滚白、滚唱,常出现大段的“畅滚” 。乐调分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类,并有头板、二板(中板)、三板(快板)、牵句等节奏变化,常用曲牌有[山坡羊]、[四朝元]、[驻云飞]、[锁南枝]等 。昆曲分笛曲与唢呐曲,常与“正音曲”混唱,曲牌有[梁州序]、[刮地风]、[泣颜回]、[铁莲灯]等 。杂曲包括福建调、道士调、乱弹和吹腔 。福建调来自闽南七子班;道士调即师公调,出自粤东;乱弹和吹腔,来自广东西秦戏班,小调多为民歌俗曲,有[青铜宝镜]、[花鼓调]、[一匹绸]、[琵琶词]等 。伴奏乐器“正音曲”以龙舌兰壳制的大管弦为主,配以三弦、竹弦等;昆曲、杂曲等以笛和唢呐为主 。
该剧种的传统剧目分文戏和武戏两类 。文戏著名的有4大苦戏:《琵琶记》、《白兔记》、《荆钗记》、《葵花记》;4大喜戏:《三元记》、《月华记》、《五桂记》、《满床笏》;4大弓马戏:《马陵道》、《千里驹》、《忠义烈》、《铁弓缘》 。武戏大都为连台本戏,如《三国》、《隋唐》等 。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为《槐荫别》、《百花赠剑》、《张飞归家》、《金叶菊》、《换乌纱》等,并改编演出了《琼花》等现代戏 。
正字戏的角色行当分红面、乌面、白面、老生、武生、正旦、花旦、白扇、公末、帅主、婆、丑12行 。专业演出团体有陆丰正字剧团 。名演员有陈宝寿等 。
新中国成立后,复活了这个古老剧种,成立海丰永丰正字剧团和陆丰双喜正字剧团,大力抢救遗产,先后整理了《百日缘》、《百花赠剑》、《张飞归家》、《古城会》、《金叶菊》、《五台会》、《杜王斩子》等十多个优秀传统剧目,1960年两剧团合并成立汕头专区正字戏剧团 。1963年后,又改编上演了《焦裕禄》、《芦荡火种》、《杜鹃山》、《琼花》、《社长的女儿》等现代剧,并从多方面进行改革,特别是尝试用昆腔表演现代剧;在戏曲语言上,突破舞台官话的局限,改用普通话和地方语言演出,这一尝试为正字戏上演现代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如《焦裕禄》、《杜鹃山》等剧,很受群众欢迎 。
正字戏过去一直是全男班,新中国成立后才吸收女演员,经过几年的努力,培养了一批青年男女演员,使正字戏后继有人 。海陆丰两个正字戏剧团合并为汕头地区国营剧团后,进行艺术革新,老树开新花,深受群众欢迎 。1969年,汕头地区正字剧团被解散 。打倒“四人帮”后,正字剧团才再次恢复建制 。
【正字戏】正字戏的流行,以广东的海丰、陆丰为活动中心,东至潮汕各县以及福建闽南的平和、南靖、漳浦、漳州一带;西至惠州;北至五华、紫金等县 。
明清数百年,粤东、福建都流行正字戏,据潮州田元帅庙碑文记载,正字戏居首位 。潮州田元帅庙,名“喜庆庵”,建于清顺治年间 。有石碑记文:“咸丰九年八月初三,祖庙被狂风折毁,社、里同众梨园子弟重修庙宇 。十年梨园会议:正音班每年班银二元……敬神 。”地方史志和文人笔记有记演昆戏的 。《潮州府志》清乾隆辛巳(1761年)版本有昆戏上演的记载 。清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张心泰《粤游小识》也有记载,王定镐《鳄渚摭谭》记:“潮州菊部,谓之戏班,正音、白字、西秦、外江凡四种 。”清末以来,正字戏以海陆丰为基地,组织班社到潮汕闽南各地演出 。迎神赛会,仍被聘居正棚,以庙台、草台演出为主 。粤东沿海地区海陆丰一带,自明代以来,戏曲艺术甚为昌盛,正字戏、潮剧、白字戏、西秦戏、竹马戏、木偶戏、皮影戏、粤剧、汉剧等先后流行 。正字戏由于艺术遗产丰富,为当地人民喜闻乐见 。新中国成立前,还有一些戏班曾到泰国和南洋群岛等地方演出,受到海外侨胞及当地民众的欢迎 。
正字戏剧目,分文戏和武戏两种,文戏包括南戏系统声腔、昆腔、杂曲小调三种剧目,共一百七十多个;武戏即提纲戏,约两千四百多个 。文戏中不少剧目音乐及表演艺术较丰富,有三十六出真本戏,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十二本,称“十二真本戏”,即:
四大苦戏:《琵琶记》、《白兔记》、《荆钗记》、《葵花记》
四大喜戏:《三元记》、《月华记》、《五桂记》、《满床笏》
四大弓马戏:《马陵道》、《千里驹》、《忠义烈》、《铁弓缘》
这十二真本戏,有的是全用昆腔演出,有的则用正字曲戏声腔演出,也有少量是曲、昆混合使用 。正字戏的传统剧目,除十二真本之外,如《彩楼记》、《断发记》、《蕉帕记》、《金貂记》、《金印记》、《玉簪记》、《百花记》、《三关记》、《槐荫记》、《侠义记》、《鹦鹉记》、《荆州记》、《连环记》、《蝴蝶梦》、《烂柯山》、《樱桃记》、《孽海记》、《千金记》、《蓝关记》、《十义记》、《十五贯》、《访友记》、《乌驴记》、《罗帕记》、《玉环记》、《桃园记》、《金丸记》、《疯僧扫秦》、《草庐记》等等,都是南戏名剧 。其中一些本子,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仍然按照明代的本子演出,如《槐荫记》,全按明顾觉宇《织锦记》第二折《槐荫分别》原本演出;《潘必正偷诗》、《陈妙嫦追舟》等锦出,则与《六十种曲》明高廉《玉簪记》中的《词媾》等折相同,仅因年代久远,文字以讹传讹较多,没有《槐荫记》保存得那么完整 。昆腔剧目《马陵道》原本六折,今北昆只存二折,而正字戏竟能演出四折,弥足珍贵 。
新中国成立后,整理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其中《槐荫别》、《张飞归家》、《金叶菊》等五个剧目,分别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和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槐荫记》写董永与仙女七姐结婚百日,被玉帝强令分开,在槐荫路上惨痛分别的故事 。剧本文学性强,唱工做工优美,是正字戏的细工戏,曾获广东省优秀剧目奖 。《张飞归家》是《草庐记》的一段,这出戏集中表现和刻画张飞的粗鲁、骄傲、目空一切,但又勇于改正错误的率直性格,有较好的表演 。《金叶菊》是从提纲戏改编过来的,剧情跌宕,是一出较吸引人的悲剧 。
正字戏保持明清南戏古老质朴的演出风貌,具有敦厚、质朴和粗细两兼、雅俗并存的艺术特色 。
(1)武戏慷慨激昂,气氛热烈 。以擅长袍甲戏见称,表演情绪激昂的场面时,善于运用头甲缨子、翎子、肩上佩旗、身上袍甲的抖动功夫,配以面部肌肉、眉眼的活动以及须髯的技巧表现人物的外貌形态、内心活动以突出人物的英豪性格 。短打主要是南派武功,拳宗少林,打起来逼真、紧张,近于惊险 。
(2)文戏唱做并茂,以做见长 。南戏声腔系统剧本,文字较通俗;昆腔剧本,文字雅丽 。这两类戏,大都有较细致的做工 。如《百花赠剑》,百花公主回宫,嗅到酒气而多方观察江花佑,通过饮茶、按怀,观察江花佑是否饮酒等一连串富于生活气息的细节表演,把人物的精细性格刻画得十分生动 。就动作和舞姿而言,往往柔里寓刚,粗中见细 。生旦表演,在情绪紧张之际,动作特别夸张 。如《槐荫记》中董永和七姐,在被玉帝迫离时,七姐飞上天,董永拼命追赶的场面,舞蹈经过夸大的艺术处理,有如天旋地转,给人以刚健、柔美之感 。昆腔剧目,曲牌丰富,舞蹈性强,像《翠屏山》一类剧目,唱和舞紧密配合,既丰富又严谨,半点不得逾规 。
(3)音乐丰富多彩,既能抒情,又善豪壮 。南腔音乐优美清丽,间以豪壮沉浑;小调音乐轻松活泼;昆剧音乐清脆悠扬,缠绵动听 。提纲戏则以大锣大鼓、大唢呐和“叭地虎”见长,声调极喧 。在古典袍甲戏中,两军对垒,人嘶马叫,善于用音乐描摹出悲凉凄厉的古战场气氛 。
(4)脸谱独特多样,朴素而有古风 。正字戏的脸谱有一百多种,常用的颜色主要是黑、白、红、绿 。勾划的线刚柔并存,既夸张又富装饰味 。各种脸谱和兄弟剧种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构图,如张飞的脸谱,两颧的线条如葵叶下垂,同是红脸的关羽,其眉宇的勾划却更注重稳重 。全国各剧种的脸谱都是为了突出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但同中有异 。正字戏在用色、造型方面,除了个别神怪脸谱背离生活轨迹外,各种人物脸谱的造型显得更为朴素而具古风 。
正字戏保存着较丰富的艺术遗产,历史上造就了不少有才能的老艺人,一些艺人有“戏状元”、“活曹操”、“活吕布”等等称号 。近数十年来,文武生陈宝寿老艺人的表演,饮誉粤东,他戏路很广,动作洗练,功力极深,初习文武生,后改扮老生,所扮演的董永、吕布、石秀、武松、马应龙等角,做工细致,刚柔得体,性格栩栩如生 。
正字戏音乐牌子颇丰富,正音曲牌和昆腔曲牌(包括两者的吹打牌子)据不完全统计,约三百个以上 。
(1)正音曲,乐调分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几类,有散板、头板、二板(中板)、三板(快板)、牵句等节奏变化,结构较为灵活自由 。除有为数颇可观的伴奏弦诗外,曲牌一百个以上,常用的有:[哭相思][山坡羊][四朝元][驻云飞][石榴花][步步娇][小桃红][新水令][锁南枝][红衲袄][水底鱼][太师引][皂罗袍]等 。领奏乐器用龙舌兰壳自制的大管弦配合三弦和竹弦,以后增加二胡、扬琴、月琴等乐器 。武场配用大锣鼓、大唢呐;文戏配合小锣鼓、管弦乐演奏 。
(2)昆腔牌子也在一百个以上 。分横笛昆、小唢呐昆和大唢呐昆三种 。横笛昆配以板鼓、云锣、小钹及三音响盏等;小唢呐昆用小唢呐代替横笛伴奏,其余音乐与横笛昆大致相同;大唢呐昆,用大唢呐配合大锣鼓、响盏、云锣等伴奏 。常用曲牌有:[古伦台][雁儿落][晓晓令][黄莺儿][穿山甲][黄龙滚][梁州序][刮地风][落山虎][风入松][浪淘沙][玉芙蓉][羞江南][泣颜回][火焰序][醉仙子][铁莲灯][锦毛令][陆幺令][折桂令]等 。
(3)杂曲小调:分为小调、福建调、道士调、乱弹和吹腔 。小调是明、清时期民间流行的民歌、小调和民间小戏曲调,调子有青铜宝剑、锦上添花、凤阳歌、花鼓调、赏花调、一匹绸、五更段、琵琶词等三十多个调子 。福建调来自闽南的南曲,用大管弦等配合小锣鼓伴奏 。道士调,又名师公调,出自粤东庙堂音乐,用笛子等配合小锣鼓伴奏 。乱弹和吹腔,来自西秦曲调,有正线、西皮、二簧之分,为数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