靰鞡鞋的传说


靰鞡鞋的传说

文章插图
作为东北人特有的民俗物品 , 靰鞡鞋制作工艺已消失了近半个世纪 。
据清代文献记载:鞠牛皮为履 , 名曰渥腊 。此渥腊就是靰鞡鞋 。《黑龙江外记》记载:土人著履 , 曰靰鞡 , 制与靴同 , 而底软 , 连帮而成 , 或牛皮 , 或鹿皮 , 缝纫极密 , 走荆棘泥淖中 , 不损不湿 , 显亦耐冻耐久 。
靰鞡是中国民间古老的鞋子 , 是满族先人创造的 。关东一带十分寒冷 , 所以靰鞡鞋是这里人们的主要防寒用具之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 , 靰鞡鞋就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而且靰鞡鞋制作工艺已经处于绝迹 。曾经是人们必需品的靰鞡鞋已成为一种历史 , 一种文化 。目前他们在保护和继承这份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希望使之成为城市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 。
靰鞡鞋的样子十分特别 , 是用厚厚的牛皮缝制的 , 鞋面抽成一圈均匀的褶儿 , 在褶儿的后面有一个向上凸起的舌头 , 鞋口周边再窜上细细的牛皮带子 。再续上事先砸好的靰鞡草 , 靰鞡草要用草榔头经过反复颠砸才会变得柔软 , 然后絮在靰鞡鞋里既温暖又舒服 。即便是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在外面劳作一天也不会冻脚的 。
来到吉林 , 人们往往会去坐落在乌拉街和吉林市内的几处“鞋铺”老作坊参观 。当然 , 这儿的鞋 , 已不是穿在脚上的真鞋 , 而是一种参观和留作纪念的民间玩具鞋子 。
这种鞋叫靰鞡鞋 。在关东民间有一条谜语:老头老头你别笑 , 破个闷儿你不知道?什么解下它不走 , 绳子一绑它就跑?
这条谜语的谜底就是靰鞡 。靰鞡(wula)是东北民间用牛皮做成的一种鞋子 。靰鞡本是满语 , 是指北方满族先民发明并制造出的鞋子叫“靰鞡” 。因这两个字不好写而常常写成“乌拉” 。而用来垫这种鞋的一种关东小草 , 民间称“靰鞡草” 。
靰鞡是中国民间古老的鞋子之一 , 同时也是东北亚冰雪文化的物产之一 。关东一带十分寒冷 , 冬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摄氏零下35℃—42℃在右 , 高寒地带无霜期仅有120天左右 , 所以靰鞡鞋是这里人们的主要防寒用具之一 。传说靰鞡又是“皇封”的鞋 。
传说有一年 , 乾隆皇帝东巡来到关东地区 , 一看这里的百姓脚上用一块动物皮裹着 。乾隆帝问:“这是什么?”百姓答:“鞋 。”乾隆是位聪慧有学识的帝王 , 他说:“此鞋独到奇特 , 又倍受边民喜爱 。既然没有名字 , 干脆就叫它乌拉鞋吧!”这下 , 这种鞋可就出了名 。因“乌拉”是地名 , 而这种鞋又是皮革所制 , 所以就以“靰鞡"二字来代替 。
传说终归是传说 , 但东北民间称靰鞡是皇封的这种说法很普遍 。卖鞋时就这样吆喝:“买吧!买吧!皇上封的鞋 , 穿上暖和!”
说这种古老的靰鞡鞋是关东的独特产物一点也不过分 。当年在关东对靰鞡的制作十分讲究 , 一张牛皮只能出4一5双靰鞡 , 而一到四五排靰鞡之间最好的是二排靰鞡 。头排取皮在尾巴根那儿 , 称为“糟门”皮;二排取皮在牛屁股和脊骨处 , 是最好的位置 , 所以二排靰鞡价格最贵 , 往往比头排和三四排贵三四倍 , 鞋也特别耐穿耐磨;三排是腰骨处 , 皮制打横 , 制作不出优质靰鞡了 。只有二排靰鞡叫“十字花骨" , 是优等货 。
当年 , 鞋铺的学徒一进铺 , 先要拜传说中的靰鞡鞋铺祖师爷孙膑 , 然后开徒 。学徒早上起来先收拾铺子 , 然后再学刮皮子 。刮皮子用“大铲" , 先把皮里子上的肥肉刮去、拉平 , 然后是下剪取皮 。做靰鞡要练手指和手腕儿上的劲儿 。靰鞡不分左右脚 , 但手活一定要靠 , 用单线别褶 , 别一针透一个 。上脸别褶都是讲究的工艺 。皮子熟完叫“白皮桌" 。做靰鞡的皮子要用谷草熏 。东北的谷草 , 经霜梗硬、叶厚 , 点燃后烟大 。用谷草熏后的牛皮干温适度 , 抹拉得体 , 上针不抽不走 。拿完褶、上完脸 , 还要在后跟上钉两个扁钉 , 为的是抓地稳 。
关东靰鞡分大褶靰鞡和小褶靰鞡两种 。大褶靰鞡产于乌拉街一带 , 一般是8个褶 。小褶靰鞡产于辽宁海城的牛庄 , 一般是10个褶左右 。关东人喜爱靰鞡 , 就好像喜爱自己的儿女一样 。民间俗话说 , 出门在外脚不冷 , 人身就不易得病 。关东地区冰天雪地 , 人们在与严寒的抗争中自然选择了靰鞡 , 所以我们说靰鞡是关东人的最亲密的伙伴 。
【靰鞡鞋的传说】靰鞡的鞋底软乎 , 冬天走在雪地上不起“丁脚” 。“丁脚”是指鞋后跟上冻起的冰土疙瘩 。北方气候寒冷 , 冬天在外作业的人 , 最怕鞋子下边长“丁脚” , 长了“丁脚”则走路发滑 , 抓不住路 。而穿靰鞡就不打“丁脚”并且不累脚脖子 , 不勒脚趾头 。又由于鞋里塞进了足够的靰鞡草 , 脚套在里边 , 又暖和、又舒服、又宽松、不劳累 , 还不长脚气 , 真是东北民间人人喜爱的一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