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绣起源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松江(今中国东部上海市)地区的顾氏家族 。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1~1567年)松江府的进士顾名世 , 晚年在上海建筑了一座林园居住 , 取名“露香园” 。顾氏后裔精于刺绣 , 绣品精美典雅 , 技法独到 , 常用于家中陈设和馈赠亲友 , 因此称之为“顾绣” 。“顾绣”素来享有“画绣”的美誉 , 是中国织绣工艺中的奇葩 。
顾绣由明代松江府进士顾名世家族女性眷族创造、发展和传播 。其最见精妙之处是以针代笔、以线为墨;以名迹作蓝本、以丝线作丹青 , 观其作品 , 山水、人物、花鸟 , 无不气韵生动 , 细腻无匹 , 时人誉为“画绣” 。出于顾绣创始人缪氏之后的《东山图》正凸现了其画绣的特点 。
顾绣是江南唯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 , 其技艺历经明代万历、天启、崇祯三朝20年的磨砺 , 成为了有别于日用工艺 , 纯观赏性的针刺技艺流派 。崇祯《松江县志》称:“顾绣斗方作花鸟 , 香囊做人物 , 刻画精巧 , 为他郡所未有 。”
清初松江府状元戴有祺著作《寻乐斋诗集》“露香园缪氏绣佛诗注”曰:上海顾绣始于缪氏(缪氏是顾汇海之妾) , 尤其擅长山水人物 。顾绣 , 作为绘画中的一种特别形式 , 早就引起了有祺的关注与兴趣 。“顾绣始于缪氏”之说 , 是戴有祺第一个指出的 , 这是他悉心研究顾绣后的结果 。
据传顾氏的绣法出自皇宫大内 , 绣品使用的丝线比头发还细 , 针刺纤细如毫毛 , 配色精妙 。绣制时不但要求形似 , 而且重视表现原作的神韵 , 且做工精细、技法多变 。仅针法就有施、搂、抢、摘、铺、齐以及套针等数十种 , 一幅绣品往往要耗时数月才能完成 。所绣的山水、人物、花鸟均精细无比、栩栩如生 , 受到官府和民间的广泛推崇 。
明代还先后出现了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顾绣”名手 。韩希孟是顾名世的孙媳 , 在“顾绣”诸名手中最有代表性 。她具有很高的艺术素养 , 认为刺绣不应只是衣裙装饰的从属物 , 而应以它的独特风格 , 显示出独立的艺术地位 。其绣品大多以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的名画为题材 , 她充分运用针锋特技来表现画面的神韵 。所绣人物神采奕奕 , 呼之欲出 。韩希孟的精湛技艺确立了"顾绣"的卓越地位 , 她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 , 苏绣也受她的影响很大 。
明末顾氏家道中落 , 是顾绣脱离士大夫家庭 , 外传民间的转折点 。松江民间妇女争相传习 , 顾绣之专称已成为了江南刺绣之通名 , 影响遍及苏、宁、杭、湘、蜀 。顾名世也因此被江南绣业尊为“绣祖” 。
到了清代(公元1644~1911年) , 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开始设立刺绣作坊 , 广收门徙 , 传授“顾秀”技法 。自此“顾秀”在上海附近地区流传开来 , 民间妇女争相仿制 , 商人开设绣庄 , 收购绣品 , 顾绣之名传遍江南 。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1年)以后 , “顾绣”逐渐衰落 , 几至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 , 这项绝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
顾绣”从一开始就有别于苏、粤、湘、蜀四大名绣 , 它专绣书画作品 , 成为独特艺术 。它把宋绣中传统的针法 , 与国画笔法相结合 , 以针代笔 , 以线代墨 , 勾画晕染 , 浑然一体 , 为祖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增添了异彩 。
明代后期 , 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顾绣 , 为高雅的刺绣艺术 , 对后世影响很深 , 清代四大名绣皆得益于顾绣 。明代顾绣秘笈主要在于作者的文化艺术涵养、题材高雅、画绣合一、用材精细、针法灵活创新、择日刺绣与锲而不舍的精神等六要素 。以韩希孟为代表的顾绣传世实物 , 文化艺术内涵颇深 , 皆是文物珍品 , 被各大博物馆所收藏 。
- 月晕集会
- 梅花大鼓
- 津门曲艺-单弦
- 凤阳庙会
- 鱼类|现代原始等级裂腹鱼类 可能起源于青藏高原北部
-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真空冷冻干燥机的起源和原理
- 人类并非起源于非洲?“夏娃理论”被质疑,中国发现的化石很关键
- 鱼类|研究发现草鱼起源于3300万年前中国西部
- 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宇宙是外星人在实验室创造的?哈佛科学家新理论,A级文明可造出婴儿宇宙
- 起源|芥菜14000年前起源于西亚 沿三条独立路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