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文章插图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
1、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 。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
2、吃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

腊八节习俗

文章插图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 。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 。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 。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 。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 。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 。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 。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
3、腊八蒜
老北京人家,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

腊八节习俗

文章插图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 。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 。”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 。
4、腊八豆腐

腊八节习俗

文章插图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
5、腊八面

腊八节习俗

文章插图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
【腊八节习俗】 6、祭祀

腊八节习俗

文章插图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
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 。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 。部分地区很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