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管弦乐团:一场15年前元宇宙狂想( 三 )


然后就像历史书里告诉我们的那样 , 当改变欲望足够强的群体 , 进入传统色彩足够薄弱的环境 , 生产力解放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
阿凡达管弦乐团:一场15年前元宇宙狂想
文章图片
2007年3月 , AOM在第二人生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次公演 , 作品是13thVicky'sMosquitos 。 瑞典人MiulewTakahe担任编导 , 演出成员遍布整个西欧 , 包括身在德国的MaximilianNakamura、身在荷兰的FransPeterman、身在法国的HarsHefferman和身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乐队PomodoroBolzano 。
阿凡达管弦乐团:一场15年前元宇宙狂想
文章图片
其中PomodoroBolzano乐队成员BingoOnomatopei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里世界(inworld , 指在“第二人生”的世界里)乐器aviophones 。 按照官方博客的说法 , aviophones“不仅能发出声音 , 还能找到声音” 。
阿凡达管弦乐团:一场15年前元宇宙狂想
文章图片
(aviophones长这样)
这样的描述多少有些抽象 , 结合AOM成员WirxlFlimflam的博客所描写的演出经历 , aviophones可能更适合描述为“声音样本模拟器” , 能够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全看它之前的采样——有可能模仿吉他、二胡、唢呐演奏出来的“哆来咪” , 也可能取材菜市场或者洗澡堂 。 在2007年5月 , 也就是初舞台的两个月后 , AOM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发现声音”的创作活动来进一步诠释创作理念:
他们在德国雷根堡的Haidplatz广场设置了一个实体版aviophones(用集装箱卡车改造) , 录制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的日常经常能听见”““无处不在 , 以至于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声音小样 , 然后上传到“第二人生” 。 身处里世界的乐团成员们通过行走、跑动等方式触发aviophones , 人越多越能产生交响乐效果 。
阿凡达管弦乐团:一场15年前元宇宙狂想
文章图片
与此之类的还有Onomatophone , AOM将其描述为一款真三维乐器 , 原理是在虚拟空间里设置6个用于发声的“小球” , 人们通过不断地穿梭其间、改变接触面积来创造不同的声响 。
阿凡达管弦乐团:一场15年前元宇宙狂想
文章图片
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成员尝试按照这种思路把自己变成一个乐器 , 即设计一套动作捕捉算法 , 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能发出声音 。 也可以用这种思路来联动演出环境里的景观和建筑 , 景观和建筑的形状和颜色会跟着声音(动作)的变化而改变 。
合奏阶段强调的是“即兴创作” , 不一定要按照“乐谱”进行演奏 , 更多时候鼓励成员们进行“涂鸦” 。 “涂鸦”的概念借鉴于英国即兴演奏家约翰·史蒂文斯 , 他经常使用这个词来指代“不受大脑控制的快节奏即兴创作” 。 约翰·史蒂文斯去世之后 , AOM还为其在2010年10月举办过一次纪念专场 , 主题是“声音艺术的新冒险” 。
阿凡达管弦乐团:一场15年前元宇宙狂想
文章图片
说到这里 , 其实也就不难理解开头那段AOM的演出视频 , 整体效果为什么会那么魔性 , 因为他们所做的就是彻彻底底的“实验音乐” , 哲学式的表达远远多于抒情式的表达 , 而粗糙的“第二人生”又“恰巧”能还原哲学家们内心世界里不断地矛盾与质疑 。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 即使发展到后期已经成为音乐节、电影节、艺术周的常客 , AOM也一直没有尝试商业化 。 更多时候他们对一些迷之领域表现出了迷之热情 , 例如心灵感应 。 2020年10月 , 他们就和心灵感应团队BreathingPwRHm合作 , 进行了一场名为“呼吸在赛博空间”的直播活动 , AOM演示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创造聆听、感知、共鸣 , BreathingPwRHm致力于探索通过赛博世界影响“身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