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于哪年

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位于河北省最北侧,介于东经116°32′~118°14′,北纬40°35′~42°40′东、西、北分别靠近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多伦县,西南与丰宁满族自治县、龙华县接壤,总面积9219.72平方公里 。2019年,户籍总人口53.65万 。共有少数民族37个,少数民族357116人,占总人口的66.6% 。其中,满族27988人,蒙古族75853人 。截至2021年10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所辖12镇、25乡 。
【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于哪年】民国元年(1912年),围场县建成 。1989年,围场县被撤销,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被建立 。围场县是2013年京津沙尘治理先进集体、中国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第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围场土豆和围场胡萝卜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2020年2月,河北省政府允许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撤出贫困县 。

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于哪年

文章插图
发展历程
商周,属燕地,称为“鬼方” 。秦朝,西部水(今滦河)流域属于渔阳县,东部索头水(今伊逊河)流域属于右北平县 。汉三国,为鲜卑地 。隋唐,隋时属奚地;唐时,属河北道,北侧为契丹地,南侧为奚地 。辽、金、辽时县境北边属上京道,是辽帝避暑打猎的地方,东边是中京道松山州松山县,西南边是北安州益民县 。金时,属于北京路大定府 。元代,东部属大宁路松州,南部为惠州,西部属上都路兴州兴安县 。是羽林军屯田的地方 。明朝属开平左屯卫,后为诺音卫,后划入乌梁海,成为鞑靼人牧地 。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四月,正式设立“木兰围场”,直属朝廷理藩院 。光绪三年(1877年),开设围场粮捕同知和司狱 。落款日粮捕厅(又称围场厅),是围场建设的开始 。光绪31年10月(1905年),粮食捕捞厅改为抚民厅,承德府划入直隶省,属于口北道宣化府,张家口、多伦诺尔、独石口为口北四厅 。民国元年(1912年),围场正式改为“围场县”,属热河省 。1956年1月1日,热河省建设撤销,围场县划入河北省承德地区管辖 。1989年6月2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准,撤销围场县,成立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行政区不变,不增加机构和编制 。
扩展阅读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凤凰北路福满家生活广场负一层简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金玉缘玉石店成立于2019年05月15日 。
塞罕坝所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自清代以来蒙古族、满族、汉族等各民族杂居 。各民族间的文化互相影响、互相熏陶,使得当地百姓受蒙古族传统影响,更为重视保护自然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人民就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保护起了仅剩的少数天然林地,并于1950年组建起了武装护林队,负责塞罕坝残存林区的护林防火工作 。1953年护林队撤销后,围场县又先后在阴河、大唤等地建立林场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后,当地百姓与林场干部职工一道,承担起改造荒原的重任 。受崇敬自然、爱护山川草木的地域文化影响,当地百姓的血脉中融进了绿色,他们想要绿色、信仰绿色,所以成为植绿护林的重要力量,是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共同创造者 。
承德柏豪萤石加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山湾子乡红葫芦村5组28号,该公司主要从事萤石加工销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