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巨头“困在”社区团购里

团购|巨头“困在”社区团购里

文章图片

团购|巨头“困在”社区团购里

曾几何时 , 社区团购曾是互联网的必争之地 。 但时过境迁 , 社区团购如今已经成互联网巨头的“鸡肋” 。 从“不设上限”地“ALL IN” , 到如今收缩止血 , 降低优先级 , 巨头对社区团购的180度转弯 , 只用了两年时间 。
在当下 , 即使是行业身位最为领先的社区团购玩家 , 也开始逐渐退出部分省市 , 并且优化社区团购的员工 。 而身位靠后的玩家 , 则基本已经放弃了社区团购 。
巨头收缩社区团购战线也不难理解 , 过去一年 , 不管是业务规模还是盈利表现 , 社区团购都没有达到巨头预期 。 业绩不达预期的根源在于 , 巨头高估了社区团购的规模 , 低估了盈利的门槛 。
市场起初认为 , 社区团购将是万亿级别的起步市场 , 但随着行业发展 , 社区团购创始人和部分研究机构认为 , 其规模在3000亿-5000亿左右 。
市场规模不及预期的原因在于 , 社区团购更多是零售业态的一种补充 , 其覆盖的市场有限 , 且在其履约体系中 , 中心仓和网格仓的分拣时间被压缩至以小时为单位 , 使分拣次数存在上限 , 而相同商品数量 , SKU越多 , 分拣次数越多、分拣效率越低 , 导致SKU扩充存在上限 , 进而影响市场规模的增加 。
高估规模的同时 , 巨头也低估了供应链建设、商品标准化等业务环节的难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成本 。 以商品标准化为例 , 社区团购将生鲜打包成标准品售卖 , 但农产品很难标准化 , 比如重量 , 生鲜很难精准把控每一份的重量 , 基于用户体验 , 商品重量只能多 , 不能少 。 而这将导致额外10%的商品成本 , 进而影响平台盈利 。
虽然社区团购失去了想象力 , 但对于已经投入上百亿的巨头来说 , 已经骑虎难下 。 抛弃互联网的高举高打 , 回归到零售逻辑 , 通过供应链建设、精细化运营提高效率实现盈利成为了巨头最好的的选择 。
/ 01 /
业绩不达预期 , 巨头收缩战线
按照此前互联网的剧本 , 领先者一旦确定了领先优势 , 便会继续猛冲猛打 , 直到一统市场 。 但我们却并未在社区团购看到类似情况 。 2022年以来 , 巨头纷纷选择收缩社区团购战线 , 即使是领跑者也不例外 。
据不完全统计 , 某个社区团购领跑者仅从4月20日至今 , 就已退出5座城市 。 领跑者尚且如此 , 跟随者“跑”的更快 , 某互联网巨头原本在20多个省份展开业务 , 目前只剩下最后4个 。
不仅关停了部分城市 , 社区团购部门也成为巨头优化“重灾区” 。 此前36氪报道 , 开年至今 , 各大厂的人员变动中 , 均对社区团购业务线进行了较其他业务比例更大的人员调整 , 没有一家例外 。
巨头收缩社区团购的直接原因是业绩表现不佳:既完不成年初制定的业务规模 , 而且距离盈利也遥遥无期 。
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 , 行业TOP2 , 2021年GMV目标均为1500亿 , 但其最后分别完成了1200亿、800亿 。
GMV目标未能完成与外部变化相关 。 监管要求 , 全面禁止C端补贴 , 让巨头以低价策略培育用户心智的补贴打法完全失效 , 使平台培养起用户消费习惯 , 做出规模效应的时间节点被大大推后 。
虽然减缓补贴影响了规模增长 , 看似利好对巨头在社区团购业务上的盈利能力 。 但事与愿违 , 即使如此 , 巨头社区团购的盈利表现也并不理想 。 按《晚点》说法 , 刨除配送、佣金、员工等成本后 , 巨头社区团购业务净利率在-20%到-40%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