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流量滑坡!退货率30%!广告成本激增40%!爆红两年后,跨境电商需要新解法( 三 )


“温水煮青蛙的阶段 , 也许还有很多人没醒悟过来 。 ”他感慨道 。
事实上 , 进入2022年来 , 跨境电商行业的“遇冷”肉眼可见 。 一位亚马逊服务商透露 , 除了大盘流量的疲乏 , 今年新卖家也少了很多 。 “亚马逊招商经理的动作明显比去年更多 。 新卖家的进入和老卖家多开店 , 这两个渠道都没见得那么好转起来 。 ”该服务商表示 , “我们判断 , 今年行业规模不会下降 , 但也不会有太高增长 。 ”
该业内人士指出 , 事实上 , 跨境电商当下的问题并不是规模性不好 , 而是盈利难 。
“内部产品竞争力不足 , 加之供给大幅增加带来的降价和毛利率下降 , 还有外部的物流成本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站内外营销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 。 ”嘉御资本投资总监任广如此评价跨境电商企业当下的困境 。
零一创投分析师陶洋峰曾在一份公开分享中指出 , 2018年之前 , 铺货大卖家是跨境卖家们的“局部最优解” 。 因为 , 过去中国供应链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性价比上 , 在“廉价+单品爆款”的逻辑下 , 铺货效率是很高的 , 不管是亚马逊平台卖家 , 还是独立站卖家 。 一大批卖家也因此很快速有了体量 , 并做出一定的盈利 , 但无论是产品的品质 , 还是品牌故事和市场营销的质量上 , 都做得远远不够 , 最终陷入“有订单无用户”的状态 。 当流量红利期收缩和外部环境变化时 , 就会频繁陷入困境 。
峰瑞资本投资合伙人陈石也向亿邦动力直言 , 跨境电商难盈利的本质原因在于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 。 互联网20多年的结构性大变革已经完成 , 数字经济红利接近尾声 , 跨境电商在商业模式缺乏多样性的背景下 , 极致性价比的打法造成同质化恶性竞争 。 “大家普遍的挑战是 , 业务经营上做得比较浅 , 依赖于广告投放的ROI打法 , 产品以拿货、配货为主 , 粗放的用户运营等 。 ”他谈道 。
换句话说 , 大家没什么差异化 , 只有价格这一个武器 。
在陈石看来 , 跨境电商的下一步发展必须逃离性价比的红海 , 要研究如何把产品卖出溢价;同时 , 必须克服流量思维 , 努力研究和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 , 提供更好的服务 , 并抓好老用户复购 。 在此基础上 , “打好群架”——跟中国先进的数字化经济周边设施抱团出海 , 也是非常重要的 。
03品牌化转型谈何容易?品牌化转型——这是过去一年至今 , 行业里被提得最多的话题之一 。
“其实 , 卖货也好 , 做品牌也好 , 都是一种生存方式 , 无所谓高低贵贱 。 ”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 。 只不过 , 想要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 走品牌化路线几乎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方向 。
智能家居出海商家Lisa非常肯定这一点 。 “能不能做成真正的品牌暂且不说 , 但目前对抗流量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归理性、转变经营方式 。 比如 , 以往大家对待用户并不是把他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 他就是一个流量 , 然后轰炸式的给他灌输信息 , 但现在 , 大家必须要重新思考这件事 , 要真正开始有用户思维了 。 ”她谈道 , 品牌化转型其实就是逼着自己去考虑更长远的事 。
电子产品卖家陈一达就表示自己正在尝试品牌化转型 。 目前 , 公司采用亚马逊店铺和自建站“两条腿一起走路”的经营策略 , 用不同的产品和品牌名来区分两个渠道 。
他很庆幸自己不仅在去年的行业内卷中活了下来 , 而且还有约50%的销售额增长 , 虽然利润率下降到比2019年还低 。 “如果产品价格偏低 , 利润率比较低 , 就不能去跟、去学别人 , 只能避开同质化竞争 , 找到自己的独特点 。 ”陈一达总结说 , “我们已经开始为品牌建设做投入 , 顺利的话 , 希望今年能见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