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穆胜近期|华为的“军团制”是如何实现的?( 二 )


值得一提的是 , 军团在华为地位颇高 , 与运营商BG、消费者BG、企业BG等同属一级部门 , 在经营上有很高的自主权 , 而且在调配中后台资源方面享有一定的优先权 。
另外 , 如果说华为以前的“集成产品研发团队”“销售铁三角模式”等组织变革 , 是单职能、小范围地贴近一线 , 那么 , 现在的军团制 , 就是全闭环、大规模贴近一线 。 小团队只能打小仗 , 大军团才能打大仗 。 要在全新的ToB业务里突围 , 显然需要更加先进的组织模式 。
2021年4月 , 煤矿军团成立;10月 , 智慧公路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智能光伏军团和数据中心能源军团这4个军团成立 。 随着2022年3月底10大军团的加入 。 华为目前拥有15个军团 , 覆盖了若干个瞄准的新兴市场 。
第二批十个军团分别是:电力数字化军团、政务一网通军团、机场与轨道军团、互动媒体军团、运动健康军团、显示新核军团、园区军团、广域网络军团、数据中心底座军团与数字站点军团 。
以煤矿军团为例 。 煤矿行业利润率高但相对传统 , 面临着自动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等时代难题 。 当下的行业热点是 , 如何利用5G技术给煤矿企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 从而实现智能化 , 走向少人化甚至无人化?华为的优势在于技术 , 但他们并未深耕煤矿行业 , 缺少对行业的深层理解 。 这导致其交付方案相对基础和标准化 , 自然难以回应上述诉求 , 必然失去市场机会 。
为了快速切入这一市场 , 华为把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产品专家、工程专家、销售专家、交付与服务专家全都汇聚在一起 , 组建220人左右的煤矿军团 。
为此 , 华为设立专门的“夜校” , 加入军团的所有科学家必须学习行业教程 , 人人都要考试且必须过关;另外 , “毕业”的各类专家亲赴一线 , 实地下矿井 , 切实深入了解行业 。 对此 , 任正非强调 , “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当将军 , 高级专家要下到一线去 , 充实一线队伍 , 要去打粮食 , 一线一定要兵强马壮 。 ”
目前 , 煤矿军团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效 。 其在多个矿区安装了5G基站 , 并在保证传输的基本要求下 , 部分实现了远程协同 , 有效地减少了井下作业人数 。
02、华为基业长青的秘密
中国最牛企业之一的华为 , 正用他们的方式解答一个时代命题——面对外部困境 , 优秀的组织模式能否帮助企业脱颖而出?探讨这个命题 , 也能解答中国学商两界一直关注的话题——华为基业长青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要探讨华为 , 就不得不对比它在国内的第一竞对——中兴通讯 。 1998年之前 , 华为更多是在混沌里摸索 , 其优于中兴通讯的业绩表现 , 更多来自市场的际遇和人才的强悍 。 期间 , 两个企业营收均在百亿以下 , 并未形成真正的差距 。
而在1998年之后 , 华为才开始真正起飞 , 与中兴通讯之间逐渐形成了量级差异 。 到了2019年 , 华为的营收已达到中兴通讯9.5倍之多 。
从曲线的趋势上看 , 华为似乎在上扬的曲线上埋下了一个个“涡轮增压器” , 每个阶段都有上升的蓬勃动力 。 而中兴通讯则一直在业绩上纠结 。
起点相当的两家企业 , 为何业绩差异巨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穆胜近期|华为的“军团制”是如何实现的?
文章图片
华为&中兴通讯营收(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华为年报、中兴通讯年报、穆胜咨询
一个主流的观点在将华为的势能归结于任正非的格局 , 认为其敢投关键资源 , 善于饱和攻击 。 这个说法似乎很有道理:
首先是人才上的投入 。 从人均人工成本和人工成本占营收比例两个数据上看 , 华为与中兴通讯显然不是一个量级 。 其人均人工成本一直高位运行并持续上升 , 仅在最近艰难的两年(2020-2021)才有所企稳 。 而在人工成本占营收比例这个数据上 , 华为近两年居然大幅上扬 , 与中兴通讯的相对收缩形成了一个“喇叭口”(见图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