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每单亏 1 块」的美团,到底是不是真很难?( 二 )


美团官方回应极客公园表示:此次单独披露餐饮外卖配送服务收入 , 并不是「文字游戏」 。 美团意在体现 , 平台从商户侧收取的费用中 , 相当部分直接给到了配送环节 。 根据财报显示 , 这些收入甚至不足以覆盖配送侧的成本 , 需要美团从佣金部分中再次补贴给配送侧才能平衡 , 配送相关成本中的主要支出是骑手收入 。
在美团、商家和骑手的三方交易中 , 商家支付佣金给美团 , 美团将其中的大部分支付给骑手 , 剩余部分则是美团组建的这个依托数字化和 AI 技术的庞大系统 , 获得的真正「技术服务费」收入 。
实际上 , 目前在美团的模式中 , 是商户和平台共同来支付骑手成本 。 而美国的外卖平台 Doordash 并不是这么做 。 Doordash 选择让享受配送服务的消费者 , 直接承担这笔费用 。
Doordash 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平台会向用户收取订购商品的美元总额、配送费用 , 以及任何过户付款 , 比如税 。 此外 , 消费者还需要支付小费 。 而商家只需要支付平台佣金 。
理论上 , 让消费者直接承担配送费会让事情变得简单 。 但有早期的外卖补贴大战在先 , 中国消费者的付费习惯仍在逐步建立 , 对外卖平台而言 , 针对消费者的提价想必也无法一步到位 。
客观上看 , 与其他互联网平台公司相比 , 美团的佣金率处于较低水平 , 并非美团天生境界高 , 而是其商业模型在互联网平台公司中 , 是较为复杂的一种模式 。
相较来看 , 比如滴滴只需要面对消费者和司机两方 , 消费者支付费用 , 滴滴抽取「系统价值」后其余付给司机 。 而在外卖模型中 , 平台则需要多一个环节 , 即面对骑手——消费者支付费用到平台 , 平台要继续付给商家 , 再支付骑手工资及其他成本 , 盈余部分才是平台的「系统价值」 , 也就是真正的利润 。
那么在市场存在真实竞争对手 , 且消费者可以承受的总费用又因为市场竞争、或消费力的约束下 , 这个更复杂的系统就面临着更复杂的分蛋糕问题 。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属于「中间商」 , 毕竟看起来是消费者付钱给平台 , 平台服务商户 , 自己抽取「佣金」作为收入 。 但在数字世界里 , 建设一个如此庞大且需要高效的平台系统(美团具备一年完成百亿级别的分发配送履约能力) , 不能简单套用传统商业的「中间商」概念——创造并运维这样的系统也需不小的成本 。 美团希望明确自己的「佣金」为「技术服务费」 , 即是想建立这一认知 。
目前 , 中国外卖平台的模型的确是薄利的——2021 年 5 月 , Doordash 也进行了透明化的费率调整 , 配送佣金达 25%、30%(美团目前为 7.7%) , 其高定价源于美国市场较高的人力成本——但需注意 , 中国市场的人力成本也在急速上升 。
究其原因 , 外卖系统中 , 商家要冒风险开店投入 , 骑手用高强度工作提升配送效率 , 这两方是不能够被过度挤占的 , 如果商家退出平台 , 骑手不干 , 外卖四方系统的平衡就会崩塌 。 而在中国 , 尽管美团因为「二选一」等违反反垄断法的动作被严厉处罚 , 但实际存在的市场竞争 , 让其为了维持市占率也不敢向消费者提价 。
因此 , 在这个四方系统中 , 任何理性的平台方 , 都不能先追求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 而需保持复杂且脆弱的系统平衡性 。 要自己多赚钱 , 不能靠争夺别人的蛋糕 , 必须依靠技术、规模化等去提升效率、扩大市场 , 将蛋糕做大 。
今天 , 美团用「技术服务费」补「外卖配送成本」看起来是赔本的 , 但也是它必须作出的平衡 。 理论上 , 如果美团不提供或者少提供配送服务(美团的服务中 , 商家可选择自配送) , 看似问题会变得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