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互联网医疗三巨头“输血”背后,第二增长曲线难寻

长春|互联网医疗三巨头“输血”背后,第二增长曲线难寻

文章图片

长春|互联网医疗三巨头“输血”背后,第二增长曲线难寻

文章图片

长春|互联网医疗三巨头“输血”背后,第二增长曲线难寻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
穿上了“卖药人”马甲 , 互联网医疗巨头们也难掩初心 。
3月28日 , 京东健康发布了2021年财报 , 亏损从172亿元大幅收窄至11亿元 。 一时之间 , 互联网医疗似乎又“行”了 。 与之对比 , “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好医生前几周发布的财报却“阴云密布”、亏损继续拉大 。 实际上 , “三巨头”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都在夹缝中艰难度日 , 自2020年创下市值神话之后 , 雄风不再 。
让互联网医疗万亿市值梦碎的不止一只“手”:公立医疗机构逐渐强势、医生在线问诊回报少动力不足、慢病领域复诊率低......都隐身其间 , 最关键的医保支付仍然遥遥无期 。 于是 , 问诊服务成导流工具 , “卖药”大行其道、撑起营收 。
有观点认为 , 互联网医疗在2020年高峰期已透支未来发展空间 , 2021年市值或将成为未来五年的顶峰 。 互联网医疗还能否重拾赋能传统医疗产业的初心?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在何方?无论如何 , 肯定不是卖药 。
01 互联网医疗难去“卖药”底色2020年12月 , 京东健康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 仅仅几个交易日后 , 股价比发行价上涨近2倍 , 一个月内股价最高达到198.5港元 , 半月内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港元 , 超过百度、网易 。 当时 , 市场疯传一家“万亿市值”公司即将诞生 。
据京东健康招股书显示 , 京东健康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 , 零售药房业务收入占总收入近九成(医药及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88.4%、88.8%、87.0%和86.7%) 。 显而易见:京东健康的主体营收来自卖药 。 “单单一个卖药的生意 , 如何撑起6000亿市值?”不少人表示看不懂 。
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 , 资金出口较少 , 医疗生物板块整体疯涨——这成为互联网医疗短期爆发的背后逻辑 。 2021年初 , 互联网医疗板块在冲高之后一路下跌 。 截至去年年尾 , 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股价惨跌七成 , 京东健康跌六成 。 截至4月1日收盘 , 各家市值分别为:京东健康1516亿、阿里健康671.83亿、平安好医生224.29亿 。

图/pexels
两年之后 , 据京东健康3月28日最新发布的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 , 京东健康的“医药和健康产品”:营收261亿元 , 占总营收的85% , 同比增长56.1% 。 京东健康的商品收入超过八成 , 仍然脱不开卖药 。 而外界期待的“医疗服务”业务不见明显起色 , 未达预期 。
其实 , 不止京东健康 , 互联网医疗三巨头里其他两家 , 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的底色也是如此 。
“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好医生于3月15日发布的2021财报显示 , “货品销售” , 也就是卖药收入总计46.7亿元 , 占比约64%;阿里健康最近一份财报(2021年11月24日公布的2022财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 , 营收占比中“医药自营业务”收入占86.8% 。 其中 , 以“阿里健康”品牌运营的自营药房中 , 药品收入占比64% 。
既然都是“卖药人”市值一路看跌 , 或许也就不足为奇了 。
对于“卖药”商业模式 , 前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曾称 , “在中国做互联网医疗的公司 , 那些不卖货的都亏钱 。 原因是医疗服务的价格在全民支出里面 , 没有达到它应有的合理水平 。 举个例子 , 医疗服务费的占比应该达到医疗总支出的20% , 但现在只达到了5% 。 达到20%时可以盈利 , 只有5%的时候是很难盈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