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8年未见车,苹果汽车上演蜀道难( 二 )
尤其是自动驾驶 , 泰坦计划就是自动驾驶的代名词 。 2019年 , 苹果收购自动驾驶公司Drive.ai , 自动驾驶里程也由当时的1万多公里 , 增加到去年的3万多公里 。
还有电池 。 有消息称 , 苹果汽车会采用苹果自主研发的“单体电池”设计 , 该设计去除了多余的模块 , 可以增加电池的体积 , 可以提高续航 。
不过 , 虽然苹果在汽车上取得了很多小成绩 , 但如何把这些技术落地成一辆汽车 , 却是当下苹果面临的严峻问题 。
问题根源:摇摆与高傲?
苹果不缺钱 , 也有自己的技术实力 , 按照通常的逻辑 , 造车应该再靠谱不过了 , 就连马斯克都一度认为苹果汽车将在2020年全面量产 。
如今 , 就连恒大汽车都已下线 , 有消息称恒驰5准备第二季度上市 , 而苹果的汽车连个草图都没看到 , 苹果汽车何以沦落至此?
通过梳理过去有关的事实和媒体的观点 , 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是摇摆不定的泰坦计划 。
2014年成立的泰坦计划 , 产品路线并不明确 , 内部一直有优先整车还是优先软件的两个方向 。 这种矛盾在泰坦计划成立第二年爆发 , 最后2016年初 , 整车支持者、原泰坦计划负责人史蒂夫·扎德斯基离职 , 内部很多人员被遣散 , 泰坦计划搁置 。
【造车8年未见车,苹果汽车上演蜀道难】2016年 , 苹果三号人物鲍勃·曼斯菲尔德负责泰坦计划 , 全面转向自动驾驶平台的研发 。 2017年 , 库克接受采访 , 首次公开苹果专注自动驾驶技术 。 2018年 , 苹果从3台测试车扩充到66台 , 成为美国第二大自动驾驶车队 。
但苹果在自动驾驶上取得的成果与投入不成正比 。 2019年初 , 苹果提交的“脱离报告”显示 , 苹果每千英里的脱离次数为871.65次 , 当时行业第一的Waymo是0.09次 。 从这个数据上看 , 苹果这两年的努力基本付诸东流 。
文章图片
装上了激光雷达的苹果自动驾驶测试车
看到自动驾驶毫无进展 , 这几年 , 苹果又有了先造整车的想法 。 不过这又暴露了苹果的第二个问题:高傲 。
有业内人士称 , 苹果曾多方寻找能够为自己代工的汽车制造商 。 2021年 , 苹果和现代起亚集团和日产谈起过合作 , 不过最后都不了了之 。
据路透社报道 , 苹果和现代汽车没谈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苹果希望从不同供应商那里采购零件 , 然后到现代那里组装 。 对于现代而言 , 苹果无疑是把自己看成了富士康那样的代工厂 , 这对现代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
这不是苹果第一次与车企合作失败的案例了 。
2014年 , 库克访问宝马总部 , 准备为宝马i3打造iCar , 但后来因为领导权和所有权归属问题没谈拢;之后苹果又找到奔驰 , 不出所料 , 也没谈拢 。
强调控制权的苹果 , 如果按照与富士康的那套合作模式来找车企合作 , 大概率是很难找到合作方的 。
车企不像手机厂商 , 相比手机 , 车企不仅有更高的制造能力 , 而且拥有自己可直接售卖的产品 , 它可以自成一体 , 形成业务闭环 , 他们并不必依赖苹果的订单 。
所以如果车企在苹果这里只是一个组装厂 , 没有足够的利润 , 就很难激起车企合作的欲望 。
尤其对于这些传统车企而言 , 苹果所拥有的财力、技术开发能力 , 都是他们所忌惮的 , 很可能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
前期摇摆的战略 , 加上现在难以找到合作的车企 , 苹果汽车的美梦就成了空中楼阁 。 那些跟随苹果汽车多年的高管对这些显然是心知肚明的 , 这时候选择离开也就顺理成章了 。
- 随着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的推文称“Applecar的团队已经解散|苹果造车的纠结与迷思
- 苹果造车“翻车”背后的激烈与摇摆
- 飞机|东航客机事故现场视频:视频中有折断的机翼和山火 飞机机龄6.8年
- 创业|三星笔记本时隔8年重返印度市场将于3月17日推出6款新Galaxy Book产品
- 苹果|保时捷暗示与苹果达成合作,但应该不是一起造车
- 保时捷暗示与苹果达成合作,但应该不是一起造车
- 8年时间过去了,特斯拉市值9357亿美元,是联想的80倍?
- 裁员|前员工爆料百度裁员:工作8年被裁,年终奖还没发
- 荣耀推Magic4继续冲击高端,CEO赵明:荣耀不会造车,手机业仍
- 造车,滴滴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