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谁还相信测评?( 二 )


2012年 ,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 , 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全面来临 , 个人测评博主的门槛进一步被拉低 。 竞争者的出现 , 也标志着测评博主们开始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 。
在这样的压力下 , 有测评博主宣布短期内停摆 , 寻找更合适的盈利模式;也有测评博主开始接受来自于厂商的投资 。 尽管接受投资的测评博主表示其独立和客观性不会受到影响 , 但这还是为测评行业的第一次“崩塌”埋下伏笔 。
2014年8月 , 由于锤子手机T1的测评争议 , 当时颇具影响力的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和Zealer的王自如进行了一场视频辩论 。

罗永浩王自如辩论 图/优酷
在辩论中 , 罗永浩虽多次有失风度地打断王自如陈述 , 却也将王自如接受多达四家厂商投资 , 难以保障“独立客观第三方”的关键问题公之于众 。 罗永浩还多次表示 , 王自如并非行业内人士 , 对行业不够了解 , 王自如亦数次承认自己的专业性和专业知识不足 。
这场辩论两败俱伤 , 却暴露出当时测评博主的两大问题:其一是生存压力下接受投资的选择面极窄 , 中立性很难保证 。 其二是大部分测评博主只是行业外人士 , 其知识面和专业程度终归有限 。
辩论结束后 , 厂商对测评博主的直接投资几乎消失 , 而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 , 却随着近些年来新平台兴起而进一步放大 。
老爸评测近来的疑似翻车 , 便与其专业知识的局限不无关系 。 2015年 , 凭借对市面上儿童用包书皮的剧毒成分揭露 , 曾经的检疫局产品检测和化学品毒理评估人员魏老爸 , 以“老爸评测”之名成为众多宝妈粉丝信赖的测评博主 。
起初 , 老爸评测的产品还局限在儿童使用的相关物品上 , 但很快 , 老爸评测的测评范围便扩大到日用品、电器、数码产品饮品、食品甚至药品 , 几乎称得上无所不测 。
纵使魏老爸本人有着产品检测的经验 , 但其终究无法对所有品类全知全能 。
在老爸评测之前的一个充电宝测评下 , 有专业人士指出其测评中对容量虚标的理解有误 , 且放错了点焊的示意图片;此前的防晒霜测评 , 也被一名美妆KOL质疑 , 使用PMMA板和紫外线探头时“操作方式业余” 。

美妆KOL质疑老爸评测专业性 图/知乎@卷福酱
具有极高知名度的测评博主专业度尚且如此 , 随着短视频和种草平台兴起浪潮而诞生的一众个人测评博主们 , 其专业度更是可以预见 。
除此之外 , 测评博主的主观喜好 , 也影响着测评视频中对产品的态度 。
常年关注数码测评的王博告诉我 , 早先的测评博主 , 如Zealer , 爱否科技 , 对苹果的产品测评时普遍会比较宽容;还有一些测评博主对华为/小米品牌各有喜好 , 便会在测评中对另一方的产品放大缺点 , 严加批评 。
而数码产品等科技类物品的测评 , 至少还有着跑分等相对公认的评判标准 , 化妆品、服装等产品的测评 , 则几乎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
与此同时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测评领域 , 测评博主们的生存压力相比以往丝毫未减 。 由于只有头部机构有望得到投资青睐 , 接受产品送测 , 并按照厂商的要求出测评 , 成为众多测评博主可选的道路 。
“恰饭”的快钱与无奈
接受厂商送测产品 , 然后按厂商的指南发布测评视频 , 或在视频中对产品进行植入 , 这一行为被王博这样的数码测评观众称之为“恰饭” 。
“如果你看到一个数码测评博主 , 在产品刚发布的当天或者是厂商的媒体解禁时间就发了视频 , 那他一定是拿了厂商送测的机器 , 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恰饭” 。 王博告诉我 。